对联格律以及自创联(附:学习古仄音八法)

对联格律,就是对联的声韵,字的平仄,在对联中也占有非同小可的地位,是点评欣赏对联的“敲门砖”,找到“起点位”准确无误,才能“深入研讨”“循环渐进”,否则将面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望联叹息。

例句:风动花自舞 平仄平仄仄

春入鸟独鸣 平仄仄平平

我们按领头字推断出句(出联)的格式应该是:平平平仄仄。按照这个格律我们再看出句。

出句是:平平平仄仄,也就是第2字“动”出律。

再看全句,由于“动”字出律,使得全句仄多平少,音律美感顿失,

对句:平仄仄平平,单独看此句,平仄音律正确,且句意优美,

如果出句格律正确,那么作为这个对联的对句应该是: 仄仄仄平平

我们修改下出句:风来花自舞 平平平仄仄

春入鸟独啼 平仄仄平平

修改出句后,对联的格律就正确了,上下联意境非常优美,一副春日图画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同感受春日浪漫风情,拥抱这个美好的季节。

一:平仄概述

对联与律诗一样,是讲究格律的,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就是对联在内容、词性和声律三个方面的规则,“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这四点讲的是对仗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关,意境相容”实质上是立意、意境方面的问题。而“平仄相谐”,即从声律、音韵方面对联句提出要求,目的是使对联更具音韵美与和谐美。

什么是平仄?怎样辨别平、仄声?古、今音平仄有何异同?

要了解什么是平仄,首先要了解新旧四声。新四声也就是现代普通话所分的四个声调,即阴平(比如:央)、阳平(比如:羊),上声(比如:养)、去声(比如:样)。而古汉语则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分布在新四声的各个声调里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联友经常问到的,一些联句中明明某个地方本来应该用仄声的,句中却用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属阴平或阳平的字,因为这个联句用的是古韵,那个平声字在古汉语里往往读入声。

例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拍”在现代汉语中读一声,也就是阴平,但在古汉语则是入声字,属仄声。至于现代汉语中哪些字属古汉语的入声,大家还可以参考《平水韵部》。

那么,什么是平仄呢?

平仄本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所谓平声,在音韵上表示没有升降的字音,而仄,按字典释义,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有升降的字音。

当前对联的格律应用上,并存着两套平仄系统:一是今音,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新四声作为划分平仄的依据。在以今音为基础的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仄声。二是古音。

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现代汉语中其他的阴平、阳平字多由古汉语中的入声字演变过来的);仄声,包括上、去、入声。这里多说一句,对于联句平仄应从今音还是从古音,目前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倡新者认为,对联的格律理论应当顺应历史潮流和语言的发展规律,要破旧革新,提倡用今音。

崇古者认为,传统的东西不能丢,而且对联本来与古诗词就密不可分,自然应当用古音。不过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在同一幅对联中,要么单用今音,要么单用古音,古今音混用是一大忌。

1 平仄在对联中又是怎样交错使用的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例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二)对联联句中平仄声的分布规律或规则是什么?或者说,如何排列平仄声,才能使联句具有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的美感?

在讲解平仄声律之前,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种格律分类的观点。这种观点把对联的格律分为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三种格律形式。所谓正格联,即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所谓仄起平收)。

在正格联中,又分为律联、组合律、宽律三种形式。变格联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传统的正格联不同,上联可以平收,下联可以仄收。变格联如是五字和七字的,也可遵诗联。所谓无格,也就是对联时根本不讲究平仄,随心所欲,只讲究词与意境的对仗,而不考虑平仄,这种联多见于技巧联文字游戏。

本人遵循正格联律,其它变格联不提倡使用,在初学阶段,建议大家以正格联为准。为了不误导学习方向,这里将严格按照正格联的声律规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尾字平仄规则、句中平仄规则、句脚平仄规则。

1:尾字平仄规则(上联仄起,下联平收)

一副对联,上下联收尾的各一个尾字,合共两个尾字,必须是一仄一平。在正格联中,这个原则是铁定的,不能更改.一般要求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当然,正如前面所讲,有些变格联,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则是平起仄收的,不过这在浩若烟海的古今楹联中,却是为数不多的。

例如:自题联----陈锷

事能知足心常惬;------尾字惬为仄

人到无求品自高。------尾字高为平

2:句中平仄规则

句中平仄,指的是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般规律是,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要互换平仄。如遇领字或意节特殊的或可能三字换平仄。(平仄交替规则)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平仄对立规则)----正所谓逢双必反,135不论,246分明。公式如下:(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内)

(1)一言联格律。

上联:仄

下联:平

例句:虎雨画墨

龙风诗泉

(2)二言联格律。

上联:仄仄

下联:平平

例句:上海 彩凤 绿叶 好友

宁波 金龙 红花 良朋

(3)三言联格律。三言联格律有两种:

a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例句:三尺剑

六钧弓

b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例句:

空中月

水底天

(4)四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例句:天明鸟语

月夕鸡栖 (夕字古仄)

b 上联: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

例句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杰字古仄)

(5)五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例句:残灯明市井

晓月辨楼台   

b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句: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6)六言联格律。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例句: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7)七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句: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白字古仄)

b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句: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臻绝顶我为峰

八言联也可以是二言与六言,三言与五言,四言联的组合。

九言联,一般是四五言(或是五四言)联相加。

十言联一般是四六言或五五言相加而成。

十一言联多为四七言相加,也有五六或六五相加组合而成,其余照此类推。一般八言以上(含八言)联的平仄可视节奏而定。

几点说明:

1:在联句格律上,目前联界并存着三种规则。允许在应对和撰联时只顾其一。

(1)“诗词格律”,五七言对联遵从诗词长短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不过不可滥用这条宽大政策,也就是说,放宽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的平仄要求,一不能包括尾字,二不能因此而出现孤平,三平尾等犯忌的现象.

(2)'马蹄韵'规则,即如上面叙述的一些规则。

(3)“意节说”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组合对联,一般为长对联,长对联出句,句脚也得遵守“平仄”相交,最尾一句必须是“仄”收。

2:字越少的联,如三字、四字的联,越要讲究平仄分明

二 自创对联以及对联欣赏

在对联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就不妨练习出句,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诗词写作能力与欣赏能力,“短句练诗,长句练词”,我建议初学对联的朋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到自己的对句与出句,一出场就博得满堂彩,要力求从“稳,工”入手,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每天对句不要求数量,要“少而精”,出句要从意境着手“新,奇”且要自出自对,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写作与欣赏能力。

对联的格调,第一取决于题材,第二是作者的情性,有人偏重短联,重在一气呵成:有人喜用长句,意在缠绵反恻;有人喜好宛转,巧于花心悟语;有人倾于豪放,旨在铁琶高歌,不一而足。有诗曰:“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能玲珑格调高”,“谐不伤雅,既雅且谐,格调才算高尚”。对联作品格调的高低,并不取决于风格,不能说豪放格调比婉约高。作品格调的高低是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决定的,只有作者具有高尚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方能写出格调较高的作品来。

对联的风格丰富多样,大致可归纳为典雅、清新、豪放、婉约等。这些不同的风格是由作者内在的“情性”,天生的“才”、 “气”和后天的“学”、“习”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风格虽各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而选择

对联出句讲究“行”美,“神”韵美,形美只是对联的“形”,意境美则是对联的“神”。好的对联并非是指它独特的形式美,而是指它匠心独运的意境美,寥寥数字,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就能浓缩作者无限的情怀。我们经常说的“意在工先之作”就是指对联的意境美。因此,我们在对对联时一定要弄清楚出句的本意,恰当的景物选择固然重要,而意境的衔接则更为关键,意境衔接得好,才能保持整体结构的完整和整体画面的和谐优美。要做到对联的意境和谐优美富有诗意,那么我们就要提炼意境。

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所表現的境界。而对联的意境就是对联所表现的境界。

对联除了讲究对仗工稳,声调谐协之外,也同样应该重视意境的创造。古往今来的许多名联,所以脍炙人口,历久犹新,首先倒不在于它的对仗工稳、声调谐协,而是在于它创造了一定的意境,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留下有余不尽的回味。

试举3例,以说明这点.

例句:(1)琴伴庭前月;

衣无世外尘。

此联景语只在上联,下联纯理语,且上下句毫无关联。

试将下联若修改下:

琴伴庭前月

 箫吹岭上云

上下联贯穿,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要勤于、善于运思、炼意,注意逻辑性、周密性,在对写景类上联的对句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沉浸在主题之中。纯写景的出句,很多不适合于反对法。具备一定基础后,注意力则不必全部集中在词性上了。

以写景为主的出句,对句时景物的选择一定要就近选取,时间和空间上比较贴近,如果跨度太大,就会使整体结构显得松散,破坏整体画面的和谐。同时,练字方面也尽量采用描写景物的字眼,感情色彩比较强的字眼尽量少用。

例句:(2)

出句: 清凉小院蝉声细

对句a:热闹红楼酒令粗

对句b:宁静荷塘月色幽

对句c:寂寞佳人倦意长

出句采用直描的手法,以写景为主,抒情为辅,寓情于景,以环境的清幽来衬托主人公恬淡的心境。清静凉爽的小院里,蝉声在枝叶间长吟不断,以蝉声的细长来烘托小院的清静。“细”乃点睛处,本来很平常的夏日乘凉图,用一“细”字而意境全出,令人颇堪细嚼,回味无穷,感觉蝉声是动听的,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若改用“噪”字,虽然能将主人公心烦意乱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却破坏了和谐的画面,美感尽失。

a对句揣意很不错,试图以灯红酒绿的喧嚣来反衬清凉幽静的小院,从而形成极大的反差。若单看对句,意境还是挺不错的,但上下联结合起来看,也就破坏了那美丽和谐的画面,主人公所有的闲情逸致顿然消失。试想,若小院旁边有座酒楼,粗野的酒令声直灌耳鼓,主人公不是一种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安闲了。衔接欠佳,整句景物接得太远了,结构松弛,同样会破坏那种和谐美。

b对句比较工整:一幅清幽的荷塘月色图。此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信手拈来,整句意境与出句衔接极佳,景物选择也比较恰当,进一步烘托了那种清幽、恬淡的意境,与出句可谓相得益彰,就像将一幅图画的下半幅进一步展开,从而让人看到一幅完整的图画:清凉的小院里蝉声悠长、轻细,皎洁的月色映照着旁边的荷塘,似乎闻到几许淡淡的荷香。主人公的听觉、视觉、甚至嗅觉都在活动,整个身心都处在非常兴奋、愉悦之中,一种恬淡、闲适的心境尽涌而出,自然、流畅,一挥而就。

c对句若作为宽对,揣意很不错,对仗较好。此对句以抒情为主,笔锋一转,由景写人,将人物呼出,整幅图画展开,读者看到的是一位佳人,因内心寂寞而疲倦不堪。至于寂寞的原因,没有明说,是芳心未许?是思念情侣?是被人误解?是谁知我心?等等因由,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整句意境不错,下笔很到位,力图以清幽、惬意的环境来反衬佳人内心的无限苦闷,悠闲的去处,她却无心消受。此对句立意不错,衔接也比较好,无限情怀尽在不言中,越嚼越有味,越品越有情。不足之处在于对出句本意的衔接上稍欠火候,另外“佳人”、“倦意”对得太宽了。

例句(3)

出句:江吞红日醉

对句:山枕彩云眠

此联采用比拟手法,描绘出一幅傍晚时的山水图,生动形象、充满生机,画面空阔、气势雄浑,景物选择跨度比较大,但整体结构的设计、画面的和谐、意境的衔接都恰到好处,给人以空灵、峻美的感觉。

如果将对句改为“舟载彩云回”,气势上要逊色多了,整体意境的衔接欠佳。

以上对以写景为主的出句进行对句时,景物的选择和整体意境的衔接作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对于那些以抒情、抒怀、言志、阐理为主的出句,为了进一步表达出句的本意,对句时景物的选择,通常时间和空间跨度比较大,但整体意境的衔接却恰到好处。

总之,对联的意境为先,整体意境的衔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对联整体结构的紧凑、画面的和谐、意境的吻合。因为对同一个出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所以对出来的结果也千差万别,但以整体意境的衔接良好为目的。

【附:学习古仄音八法】

一:凡是用b,d,g,j,z,zh五个声母的,并且现在今音中读为二声的,一定是仄音。

如:李白的白,回答的答,国家的国,疾病的疾,住宅的宅。

二:凡是d,t,l,z,c,s六个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管普通话读什么声调,都是古仄音。

如:得,特、勒、则,侧,瑟。

三:凡是声母是k或者四个卷舌音zh,ch,sh,t,而韵母是uo的话,它一定是古仄音。

如:阔,桌,戳,说,若。

四:凡是声母中,前面几个声母b,p,m,d,t,n,l这七个声母如果跟韵母ie来拼的话,不管普通话读什么声调,都是古代的仄音,只有“爹”这个字例外,

如:别,撇,灭,牒,贴,涅,列。

五:凡是d,g,h,z这四个声母,如果跟韵母ei来拼的话,无论普通话读什么声调,都是古仄音,

如:得,给,黑,贼。

六:凡是声母是f,而韵母是a或o的话,拼出来的是fa或是fo的音,不管普通话读什么声调,它一定是古仄音。

如:法,佛。

七:凡是韵母是ue的话,差不多都是古仄音,只有三个字例外:嗟、瘸、靴。

八:还有一种字,一个字有语音和读音两种,如果读音是开尾韵(没有韵尾,以元音结束),而它的语音是i或u韵尾,这种字都是古仄音。

如:宅,语音是zhai,但古代读zhe,如李白的白,古代读bo,北古代读bo,肉古代读ru,六古代读lu,药古代读yue。

(0)

相关推荐

  • 如果上联是:周日,那下联可以怎么对呢

    岀联"周日"既是特定的一日即星期天,也可看成周和日两个量词的组合.我对"午时"午时为特定时晨:11:00至13:00两个小时的时间.,午和时都可代表两个量词.上 ...

  • 绮阁诗话之二

    点小蓝字加关注! 对偶.对仗与对联 像比喻.反复.排比.借代.设问.比拟.夸张等一样,对偶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主要特色是词性相称(相同或相当),字数相同.上下句之间可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同一 ...

  • 刚才看了头条上的对联出句,...

    感觉至少有一半是乱来的.要么不懂联律,要么就是文字不通.比如,旭日惊飞鸟,旭日,如何会,惊飞鸟,纯属胡扯.对联和古典诗词曲一样,是我们的国粹.既有格律要求,又要诗情画意文字美妙.像"旭日惊飞 ...

  • 人间联话(81) 刘可亮 从著名“联话”看古人的对联格律观(下)

    [作者简介]刘可亮,湖南双峰人,就职于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学术委主任.潜心对联理论研究十余年,著有对联理论集<无情对论><对偶破缺论>,领 ...

  • 人间联话(80) 刘可亮 从著名“联话”看古人的对联格律观(上)

    [作者简介]刘可亮,湖南双峰人,就职于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学术委主任.潜心对联理论研究十余年,著有对联理论集<无情对论><对偶破缺论>,领 ...

  • 再谈对联与格律诗的对仗联

    几天前发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了对联和格律诗对仗联的关系,有人说讲的不详细,因先前讲过它们的联系,今天就以实例再来讲讲它们的区别. 先来看一位网友今年11月份在网上征对的一个出句:滴雨也思归大海.这个出 ...

  • 高平:关于格律新诗的思考(附《读后》文/万龙生)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吴忠盐池县创联汽贸宿舍楼空气能热泵供暖项目

    吴忠市盐池县创联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宿舍楼空气能热泵供暖项目,供暖面积1700平方米,室内供暖末端为暖气片,采用了2台30匹超低温宁夏空气能热泵供暖机组:

  • 创联精密: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来源:连接器世界网 [哔哥哔特导读]深圳市创联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是深连协的常务理事单位,那么,创联精密对深连协的发展有何期待?如何携手共同推进连接器行业的发展?创联精密今后有何发展规划?<国际线缆 ...

  • 初一是道坎,初二是个坡,初三是座峰!(附学习规划表,转给初中生家长!)

    来源 | 今日教育传媒(ID:education-today)  01  初一是道坎 经常给家长讲,孩子的小学时期是养成的教育,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初中的孩子,学习心态决定一切,不管小学时期成绩如何 ...

  • 梁宝川:如何制定anki学习计划?(附学习计划模板)

    每日写一篇文章的第2年66天 梁宝川:专注anki考研 anki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如果你准备用它来考研的话. 那么就是从目前截止到你考研结束,都需要通过anki进行学习. 一谈到长期这个关键词时 ...

  • Kubernetes 前世今生( 附学习导图 )

    虽然 Docker 已经很强大了,但是在实际使用上还是有诸多不便,比如集群管理.资源调度.文件管理等等.那么在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容器时代涌现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 Mesos.Swarm.Kube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