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读8本书就够了!一本建筑书他读了15年,还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有人说,一个人一辈子能找准八本书来阅读就足够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一本书都没找到。邱小石找到了他的那本书——《建筑模式语言》,一读就是十五年。这本建筑学的书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和价值观念,也是通过阅读这本书,他开始试着去建筑自己的生活模式。于是,有了“读易洞”,有了“阅读邻居”,有了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建筑自己生活的可能。

“读易洞”书店创办人

“阅读邻居”读书会发起人

邱小石

建筑你的模式语言

我叫邱小石,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段我个人阅读的经历。虽然我是开书店的,但是我分享的故事不是让大家去开书店,而是让大家知道如何用阅读让自己的生活或者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的充实和丰满。

1

一个节假日关门和看心情开张的的小书店

十一年前,我和我的妻子在我们居住的小区开了一个书店,我当时开这个书店的时候并没有做太多的调研,也不知道书店究竟怎么开,只是有一种愿望和念想,就开了这个书店。

我当时把这个书店定位为家庭经营的社区书店和生活为主的业余书店。怎么理解呢?家庭经营就是说,我这个书店没有招聘员工,就是我太太一个人值守。因为我们住在小区,我们希望这个书店跟我们的生活彼此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说是一个社区的书店。

而生活为主的业余书店就是,到国庆、五一这种最商业的时候这个书店反而是关门的,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书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因为这个书店的开放去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而我本人其实本职工作还在外面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生活为主的业余书店。

2

这个书店的名字叫“读易洞”

这样一个非常违背商业原则,也不像一个企业经营的书店在开业的十一年的过程中,其实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开这个书店?这样开书店会赚钱吗?

当然开书店这是一个潜在的基因,因为我没有说这个书店的名字,它叫“读易洞”。它是我老家四川一个小县城的一个书院,宋代就有这样一个书院,在我们老家应该说能够考上大学离开小县城,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梦想,但是必须通过读书才能够走出这样一个环境。

所以说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对读书有特别强烈的这种需求。而我到了北京之后,开这样一个书店用家乡的一个名字,本质上讲也是对家乡的一种纪念,或者是一种念想。因此为什么开书店,有这样一个原因。

3

一本建筑书一读就是十五年

但是说实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最根本的动因,今天我想分享的最根本动因可能就是今天我分享的一个最核心的主题。那就得更早一些,到大约2003年,我读到了屏幕上的这本书叫《建筑模式语言》,它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一本学术著作,比我年龄都大。

我是在2003年的时候开始阅读这本书,这本书给我非常强烈的刺激和震撼。当然40年后我曾经有机会遇到这本书的作者的学生,我问他40年过后这本书它是一种什么地位,他当时回答我这仍然是建筑学方面的一本最宝贵的一本学术著作。

这本学术著作为什么会让我产生非常强大的刺激和感染力,当然因为跟我的工作有关系,我一直也从事文化传播和商业创意这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对社区、对建筑、对城市有非常大的这种兴趣。

这本书有很多描写城市和建筑的方式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顿悟,它首先是通过社会学的判断,用生理学的方式去量化,最后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来表述出,应该怎么样去建筑这个城市或者这种社区。而这本书其实把建筑理解成一个人,当你跟这个人交流的时候,如果听懂了这个建筑的语言,你就能够跟它交流。

所以说虽然它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每天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场景和这样的空间之中,当我们理解建筑空间的语言的时候,或许我们能够跟它发生真实的对话。就像我们养一个宠物,你知道它怎么叫,你就理解它的语言,其实建筑也有语言,任何东西都有语言。而这本书就是把建筑分解成253个模式,通过字、词、句的这样一些分解,任意组合,形成建筑的一些模式,它的结构方法就是这样。

4

读懂建筑的语言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就是说它还表述出,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周期应该拥有怎么样的一些社区生活,这个给我非常大的启发。其中我举两个小小的案例,就是说它如何通过社会学的判断(比如说我们对于安全、对于社交的需求),和生理学的判断(人体的工程尺度)然后去理解建筑的尺度。

比如说它描述人不应该居住到超过四层的楼房,因为我们住在高楼里面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它的描述方法是说,当一个母亲在厨房做菜的时候,如果不能看见在楼下玩耍的小孩,她就会担忧和心焦。它这个语言的描述完全脱离了我们惯常的学术著作的那种严谨,而是有一些生活场景的描述和想象。

比如它还说我们如何去挑一个规划更好的社区,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喜欢社交的人的话,你最好选择那些社区里面有特别多丁字路口的社区,不要选择那些规划有十字路口的社区,为什么呢?因为丁字路口能够让你产生更多的跟邻居发生交流的机会,甚至有百分比,他做了很多这种调查。

5

这本书促使我搬了家

因此他这本书给我描绘出了一幅非常美妙的社区生活的场景,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甚至它影响到了我的生活。2005年的时候,我就从望京搬到了一个五方桥之外的一个小社区,这个社区就是一个这样的一种状态。

当然,在这个社区第二年我就开始创办了这家书店,这家书店跟我在这本书里面印证到的很多社区生活彼此之间发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甚至这个书店整体开办的过程都产生了非常多动人的故事,甚至一个长期存在的文化社区的公共客厅导致了很多人改变了生活的路径,包括傍晚遛狗的时候都要专门经过这个书店。

因此,它其实实质性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社区的生活方式,跟我自己开办这个书店的时候的社区公共客厅的那种念想是非常一致的。还有包括到了春节,甚至有一些募捐捐款的那种状态,这个社区居民都相信我们这个书店,把捐款交给我们,然后托给我们保管,因此它确实承担起了一个社区公共空间在一个社区里面的某种价值,而不单纯是一个书店的意义。

6

“阅读邻居”读书会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说书店开办六年的时候我和我的邻居杨早和绿茶创办了一个“阅读邻居”的读书会,杨早是社科院的学者,绿茶是一个媒体人,也是一个出版人,我们都在一个小区居住,因为书店的原因我们聚合在一起。我们一拍即合,就开始了我们这个“阅读邻居”,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年阅读之旅。

阅读邻居有自己特别独特的一些模式,首先我们有非常重要的理念。为什么我们叫“阅读邻居”?我们就希望能够非常便利的吸引到我们的邻居,然后到很方便的周末的时候散着步就能够来参加一场非常愉悦的读书会。我们的理念就是最小成本、最大乐趣,就是我们希望用我们最业余、最不用投入更大负担的这种时间能够去创办一个社区的精神活动。

就是刚才主持人讲到的,一个读书会能够持续下去很核心的原因就是它成本特别低,因为书店空间是我们自己的,然后我们让它的成本变得最小。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读书会的流程和形式,我们读书会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跟传统的在一个书店里面做沙龙讲座不同,我们要求的是参与读书会的人每个人都必须读书,并且必须在读书会上发言,这是一个门槛。可能这样的一种形式其实已经屏蔽掉了很多只是希望猎奇,只是希望参与一种偶尔的体验的这样一个群体。

因此我们用这样的一种形式去持续的把一本书读厚,分享不同读者对同一本书不同的经验、体验,因为我们阅读都有一种习惯,我们喜好的就跳入我们眼中,我们不喜好的就被我们无意中掩藏,但是通过这样的读书会的分享,很多我们可能在书中没有看到的东西都会不断的涌入我们的眼前,所以说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场所和一种读书的体验。

当然还有一些就是我们自己的一些硬性的要求,我们这个读书会必须是12到15个人,因为我们发现人一多每个人要发言时间包括交流的成本就会增加,我们交流的效果就会锐减,包括我们空间的大小。比如说大家看见这张图片,甚至我们觉得这个读书会的桌子都不能超过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桌子,一面只能坐四个人,后面再坐一排,为什么呢?我们发现桌子一长,两头的人就在开小会,其实就是刚才我谈到的《建筑模式语言》,这里面也有空间的语言。

我们理解一个读书会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模式,用这种方式去固化我们这个读书会的运营,很多时候看起来很轻描淡写的一些细微的行为其实决定了你做一个事情的质量和持久性,这是我们读书会的一些心得和体验。

7

“读邻”的故事

到今天,我们阅读邻居已经举办了59期读书会。每一期读书会之前,我们三个创办人就会一块探讨,当然我们的机制也在不断的改变,我们会讨论出我们究竟读哪本书。而且会创意一个主题,然后再提前发布这本书,大家去购买,然后大家一块儿某个周末报名就来参加读书会,到现在已经是59期了。

当然这样一个读书会因为它的深度和它对于一个真正阅读爱好者的持久的粘性确实影响了一些持续跟进我们读书的人。因为我们已经举办六年,想想一个大学可能也就读四年,然后读六年的阅读邻居如果你一直伴随的话,其实你已经是一个研究生的一种状态了。

画面上这个女孩叫舒婵,她参加“阅读邻”居的时候还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然后她因为参加了阅读邻居而关注社会话题,甚至她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都来跟阅读邻居进行探讨,并且在传媒大学举办了一个特别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社会问题的一次展览,包括采访全国一些堕胎女孩,赢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而且她毕业之后也如愿进入媒体做摄影记者。

她现在已经是一个三个月大小孩的母亲,画面中左面的这张图就是她带三个月小孩来参加我们上两期的读书会,这个小孩应该是我们这个读书会最小的一个读邻,我们都把阅读邻居叫做读邻。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IT的工程师叫王坤,他不仅把我们阅读邻居的这套流程和模式搬进了自己的那个公司,而且在自己的公司创办了一个图书馆,每个月定期去购书,同时他还在地铁里面拍摄那些阅读者,然后跟他们交换书籍,甚至拍了很多照片发在微博和朋友圈。后来他的这个行为还引起了媒体很好的反响,还采访他。

8

没有独特的生活哪来独特的创作

我就想这种阅读活动虽然可能它影响到的仍然是有限,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阅读的魅力和不断传播的力量,因此阅读邻居其实是一次阅读非常好的一次推广的实验,阅读邻居获得了很多褒奖。

外界是这样评价的,由学者、媒体、书店(可能学者就指杨早吧,媒体就指绿茶,书店就指我们创办的这个读易洞)三种专业力量共同构成的阅读邻居读书会体现了年轻知识分子的力量和公益心,阅读邻居的活动因为新颖别致、内容深刻、影响力大已经成为北京市知名的社科类读书会。

坦率的讲,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每个月都非常期盼这个月的某一个周末的一次精神聚会,对我的生活,包括我最初开这个书店希望它成为社区公共客厅是特别好的一个印证。总结一句话,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做创作工作的,曾经有一句话非常的打动我:没有独特的生活哪来独特的创作。或者说,你的生活都没有创造性,你如何给别人带来更多的这种创作?

而《建筑模式语言》的作者亚历山大也说到,他说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追寻特质是任何一个人的主要追求,是任何一个人经历的关键所在,或者换一句话讲就是我们追求空间的特殊性,我们理解空间的语言,我们也理解我们自己,我们理解自己的语言,我们都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模式,也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识别性和个性。

9

建筑你的模式语言

因此我总结就是,阅读是一个起点,通过读《建筑模式语言》,当然读书不只是一本书,有的人说一个人一辈子能找准八本书这辈子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读太多。但是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一本书都没找到,我应该说还是比较有幸能够看到《建筑模式语言》。这十多年只要别人说让我推荐一本书我首先就要推荐《建筑模式语言》。

阅读是个起点,它确实让我通过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学习和建立自己工作模式的一种方法;而书店是段历程,通过“阅读邻居”和“读易洞”的这种开办,确实让我个人和社会产生某了某种勾连,而且让我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实践。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是种创作,这一系列我都把它当做一个行为,当作一种创作的历程。因此,这是我为我自己建立的一种模式语言,这是我为自己建立一种独特的模式。

由于这样的一些经历,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就叫《建筑你的模式语言》,我的核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模式语言肯定都不一样,每个人追寻的东西都不同,但是每个人可能都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语言模式找到自己的一些独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趣味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