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民:《红岩》插图创作点滴(节选)

·11.27.特刊·

《红岩》插图创作点滴(节选)

文/ 李焕民

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在美协夜以继日地写作。当他们提出了想请画家们给小说作插图的想法后,这事一拍即合,创作插图的事马上就定下来了。
很快,草图不断涌出,开看稿讨论会,集思广益,进行调整。有些小说里的人物几个画家都画了,经过民主评议,择优而定。有些人物没有人画,需要补上。在创作方法上,提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至于哪幅“现实”多一点,哪幅“浪漫”多一点,由画家自己决定。在形式上,大家一致决定为黑白木刻,尺寸大小保持一致,在署名问题上,总称为“小说《红岩》插图组画”。
我创作了三幅作品:《许云峰在地牢》《成岗与李敬原》《华蓥山纵队司令》。

《许云峰在地牢》作者:李焕民

《许云峰在地牢》是描写许云峰牺牲前的情景。他已在地牢里关了一年,身体十分虚弱。临刑前,他与特务头子徐鹏飞有一段关于人生观、生死观的对话,非常深刻,动人心魄,然后,他站在石阶上,回过头来怒目而视,叫敌人带路。
这幅插图着重刻画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许云峰枯瘦的身体挺立于石阶之上,正气凛然,目光如剑,他身后坚硬的石壁,衬托出革命者钢铁般的意志。在地牢的结构方面,我颇费一些心思。小说描写地牢是一条很长的通道,在独幅画中无法体现,于是我把地牢的石阶变成旋转上升的梯形,一方面可以显示出地牢阴森恐怖,另一方面环绕的梯形地牢可以引导读者将视线集中于烈士身上。
后来,电影《烈火中的永生》摄制组到美协大院与我们座谈时,特别和我一起研究了地牢的场景设计。电影放映后,这场戏里就有这幅插图的影子。
《成岗与李敬原》的主题是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年革命者的培养和爱护,青年革命者对老革命家的尊重与学习。画面中李敬原戴着眼镜在示范刻蜡版,成岗在细心观察刻的方法。

《成岗与李敬原》作者:李焕民

《成岗与李敬原》的主题是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年革命者的培养和爱护,青年革命者对老革命家的尊重与学习。画面中李敬原戴着眼镜在示范刻蜡版,成岗在细心观察刻的方法。
草图出来后,请罗广斌他们看,他们认为构图、人物设计都很好,只是李敬原形象不太满意。罗广斌说:“李敬原的形象应该像刘少奇同志的样子。”这可给我出了难题,当时翻遍各种画报,找不到少奇同志侧面低头的照片,只好琢磨着想着画。作品刻好以后,罗广斌很满意,他说:“嗯,有点像,越看越像。”
小说《红岩》出版以后,反响巨大,罗广斌、杨益言专程到美协大院对画家表示感谢,着重表扬了宋广训设计的《红岩》封面,并对书中所有插图表示十分满意。其中谈到李敬原的形象时说,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认为,“李敬原刻得像少奇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打倒,不禁令人担心。因为当初把李敬原刻成像刘少奇的样子,是公开的,万一有人发现,把这张插图和刘少奇扯在一起就麻烦了。幸好没人揭发。不过,我每次看到这幅画时,心情都十分复杂,沉思良久。
《华蓥山纵队司令》我最初的构图是强调其传奇性,画面是在山林之中,隐现一女子持双枪与敌人战斗。在讨论会上,同志们提出,“双枪老太婆”是司令员,不是普通的游击队战士,这样画与她的身份不合。会后,我改成女司令员在森林中。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创作这套插图时,大家将创作过程当做学习革命先烈精神、净化自己灵魂的过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就是红岩插图至今依然感人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