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批判性思维的肌肉记忆

在我工作 3 年左右的时候,公司来了一个大三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很强,很快在工作中可以独当一面。虽然我工作经验比他久,可是每次和他提需求(他是研发我是产品经理),我居然会有点害怕。
他会问一些别人一般不会问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最基本的我觉得大家都能理解的概念,或者质疑一些默认的假设。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的理解有些含糊。而对于最基本的东西说不清楚,就显得自己非常愚蠢。
现在想来,他的那些问题,其实并没有涉及什么高深的批判性思维技巧。他只是把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打造成了肌肉记忆。
之所以想起这个人,是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语言学的邀请》(英文名直译《思想和行为中的语言》)。此书作者是一个语言学家,本书讲的是语言是如何影响思想和行为的。但是我发现,这简直是一本打造批判性思维肌肉记忆的指南。
文章比较长,太长不看版:
打造批判性思维的肌肉记忆,你需要:

  • 时刻检验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百度一下觉得自己懂了是一件危险的事)
  • 理解概念时抽象阶梯向下走
  • 记住指示性语言不是现实
  • 记住词汇不是天然带情感性含义的
  • 警惕动词“是”,它至少有 3 种含义
  • 避免贴标签:牛 1 不是牛 2 不是牛 3

01

百度一下,你就懵了?

在工作中或者平常聊天时有不懂的词语你会怎么样?百度一下吧?但是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百度之后更不懂了。
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侄子侄女问你,“什么是篮球呀?”这个时候你百度一下的话,是这样的:

???

你肯定不会把这个定义读给孩子听,而是会大概率带 TA 去打篮球。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如何学习字词意思的过程。我们通过场景的前后文来学习。
你的侄子问你“什么是 lan qiu 呀?”,他在问这个发音是什么意思。你带他玩了之后,他虽然说不出 lan qiu 的定义,但他能明白它的意思,而且会正确使用这个词。就像给小狗吃饼干,给的时候说“饼干”。久而久之它就知道“饼干”表示有吃的。
我们从小学习字词的意思,并不是首先去翻字典的。百度其实和字典很像。
字典定义是怎么来的呢?字典编撰者们搜集历史上的文字资料中字的用法,他们搜集它的前后文,在一个个例句中敲定下来这个字的定义。他们主要会找文学和历史上重要人物的用法。
例如“惩罚”这个词,百度的解释是这样的:

但是当你小时候,如果你问你爸妈什么是“惩罚”,你爸妈肯定不会像百度这么说,而是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惩罚就是你不听话的时候把你关在小黑屋里不吃饭。

图片来自 Pexels

这个定义很好理解,但不会被字典编纂者选取。由于需要让定义适用尽可能多的场景,编撰者不会选择过于琐碎的定义,因此也会使得字典定义比较抽象。直白点讲就是不说人话。
所以下次遇到不懂的词,你百度之后觉得自己懂了,那其实是一件挺危险的事。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并不真正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
随时检测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这可以说是一种能够提高批判性思维,或者甚至是提高思维能力的肌肉记忆了。
那要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呢?继续往下看吧。

02

抽象阶梯向下走

图片来自 Pexels

这是一头叫“阿花”的母牛。

阿花不断地吸收氧气和食物,消化之后又排泄出去。它的血液在流动,它的神经系统在发布命令。在显微镜下看,它是一堆各式各样的血球、细胞或细微的有机体。从现代物理学的视角看,它是一堆堆在舞蹈着的电子。
“阿花”是不断变动着的,昨天的阿花和今天的阿花,这一秒的阿花和下一秒的阿花,都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经验里的阿花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整个的阿花,我们只能感受到一小部分:它的外表的阴暗光影,它的一举一动,它发出的声音和我们触摸它时的感觉。

由此,我们经验中的“物体”并不是物体本身,而是我们的神经系统(虽然缺点很多)与神经系统以外的东西互相起的作用。
当我们把眼前的母牛叫做“阿花”,我们忽略了昨天的阿花和今天的阿花之间的区别。当我们把“阿花”叫做“母牛”,我们提取了阿花、阿黑、阿白等等母牛之间的共同特征,而忽略了阿花的一些独特的特征。当我们把“阿花”叫做“家畜”,我们只关注了阿花和鸡、鸭等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个词所透露的阿花的特征就更微乎其微了。
在这里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抽象化阶梯。

图片根据原书图片重画

我们在检测自己的理解时,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看概念是否可以指向抽象化阶梯的下层。
例如书中的例子:

房子:这是一个处于较高一等抽象阶层上的名词,可以用来代替一个比较累赘的词语:”一种和小孙的平房、阿华的草舍、李太太的客栈、梁医生的大楼......都有共同点的东西。”

红:是从红宝石、玫瑰花、熟番茄、知更鸟的胸部、生牛肉和唇膏里挑选出来的一个共同点,这个字就表示那种抽象的性质。

如果我们至少可以去看看玫瑰花、熟番茄,大概就能知道“红”是什么了。
而如果抽象阶层往上走,会让人云里雾里。同样是书中的例子:

“'红’字是什么意思?”

“一种颜色。”

“什么是颜色?”

“那是许多东西的一种性质呀!”

“什么是性质?”

“喂!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百度百科里对“房子”的解释是:

这种解释只是停留在了原来的抽象阶层。定义,在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原来的抽象阶层。和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反,定义其实不能说明什么东西,不能增进我们多少理解。作者精辟地指出,定义只是一种对发音的规定,规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发音。
当你发现自己或别人只是用更多的词在解释某个词汇,只是在原来的抽象阶层打转或上升到更高的抽象阶层,那多半是没有理解这个词汇。

03

指示性语言不是现实

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着两种世界。一种是“向外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世界,在我们的面前流过的那个世界。我们亲眼看到的早晨的太阳,感受到的风、遇到的人。这个世界其实很小,你只能感受每天在你周遭发生的事,你感受不到其他城市、地球另一端的风景,也感受不到千百年前的事。

图片来自 Pexels

另一种是言辞的世界,通过语言文字,由别人告诉你的,或你在书上、电视、互联网上所了解到的非直接感受的世界。
言辞的世界和向外的世界就像地图和地域的关系。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有些地图和我们感受到的不一致。会被我们所经历的现实给修正。如果有很多的不一致或总是不一致,可能会精神错乱。
言辞的世界和向外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也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基础。稍后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是多么容易混淆。
语言中有表示未来的成分,这是人类独有的。你拿着一块肉,告诉狗:“明天吃肉”,它不会理解,只会对着你汪汪叫,并急切地想要吃眼前的肉。
语言中有一种指示性的作用,例如请求、命令等,也是指向未来。“你能帮我拿个苹果吗?”请求别人完成一件将来发生的事。所有用语言来控制、指导并影响别人未来行动的努力,可以称为语言的指示性作用。
“承诺”是一种指示性用法。例如男人的承诺、广告的承诺、政客的承诺等等。它们都是先画地图,告诉你未来会有地域。但我们应当记住,地图就是地图,地图不是地域。将来的地域有可能不会出现,也可能和地图不一致。
书中有个例子:

“老李,我们还是不要做这笔买卖好些,这对别的同行太不公平了。”

“嗨,话可不能这么说,做生意毕竟是做生意嘛。”

“做生意毕竟是做生意嘛。”在这句话中,第一个“生意”是眼前的这桩买卖。第二个“生意”涉及生意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的这桩买卖,就只管赚钱,不需要关心手段。”这是一个指示,不是一个说明。
很多人在刚进社会的那几年很痛苦。在学生时代我们被灌输了很多观点。例如“司法机关是公正的”、“国家是民主的”。按照作者的说法(不是我的~),这是混淆了语言的指示性和说明性用法。
这两句话是指示性的,即“理想中的司法机关是公正的”。它不是说明性的,即“现实中的司法机关是公正的。”
对于指示性语言,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说明、一个现状的描述,那么就像到达了地图上没有的地域。地图上有一座桥而实际的河面上没有,你是会掉下去的。

图片来自 Pexels

04

警惕语言的情感性含义

词汇/概念有向外的意义和向内的意义。向外的意义指的是真实世界存在的东西,你能用手指出来的东西。你的身边经过一只小奶猫,它就是“猫”这个字向外的意义,即外延。
向内的意义指的是在你心里的含义。比如当你的朋友说“猫”,但你们身边又没有猫,但你脑海中知道他在讲什么。这个你脑中的印象,你心里的概念就是向内的意义,即内涵。
内涵包括说明性含义和情感性含义。同样是猪,说明性含义可以描述为:哺乳类四足家畜,常由农人饲养,用来做猪肉、咸肉、火腿、猪油等用。

从情感性含义来说,有的人觉得可爱,有的人觉得脏。(不过注意一下,不同场景下的“内涵”可能涉及内容不同。例如《逻辑学导论》中的“内涵”是不包含情感性含义的。)

图片来自 Pexels

如果一个词在我们脑海中引不起任何反应,那么就是没有内涵,是没有向内意义的发音,像听到外语。这个其实能检验我们有没有听懂/对方有没有说明白。
外延一致,而内涵的情感含义可以完全不同:
“我军向南溃退/我军向南转进。“”中国队 5:3 痛击美国队/比分:中国队 5,美国队 3。”
关于情感性含义,在批判性思维中我们需要记得的是:字并不是天然带有情感性含义的。
这点看上去很好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难以做到。例如书中有个例子:
在美国加州,“jap”是对日本人的歧视性称呼,但在芝加哥并没有这个意思。一个日本婆婆从加州搬到芝加哥,听到“jap”时很不爽。

05

牛1不是牛2不是牛3

(黑猩猩约西发言道:)“不管你们人类把食物叫做什么名字,我们黑猩猩还是照样享受生活。但对人来说事情可就不同了.......你们这些不关在笼子里的灵长类动物把事物起了名字后就会一生都受它们的影响。你们看不清楚事情,因为你们在自己与现实世界之间竖起了一道语言屏障。”

前面我们介绍了抽象阶梯。抽象阶梯越往上,对一个事物的特征忽略得就越多。
在生活中,我们不自觉的“分类”、“贴标签”是一种抽象化。例如“女司机”、“上海人”、“河南人”等等。当我们说“韩梅梅是一个女司机。”我们可能会产生“韩梅梅开车(咦?)技术不好。”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忽略了韩梅梅自己的特征,是混淆了较低抽象层级和较高抽象层级的概念。
书中有个例子。“上教堂的人”这个词,它的外延指的是那些会去教堂的人,例如威廉、约翰、查尔斯等等。这个词汇并没有提及这些人的性格、为人处事。

但在向内的意义中,这个词可以指“忠于家庭、善良的、有良好品行”的人。这样的情感含义有可能和现实不符。

图片来自 Pexels

贴标签混淆抽象层级、赋予情感含义、把指示当现实等等,有这些习惯的人,很容易活在一个言辞的世界里而不是向外的(现实的)世界里。
那些活在言辞世界的人,当发现认知和现实不符时,一般会有 3 种反应:
假如 TA 发现威廉是个频频出轨,品行不端的人:
1 威廉是个例外(不承认向内的想法有问题)
2 威廉也没这么放荡啊(不承认事实)
3 啊威廉是这样啊,真是什么都不能相信了!(信念崩塌)
避免活在言辞的世界中,这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快速操作的指南:
我们要警惕“是”这个词。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似乎总是在报告一个事实,报告现实是怎样的,但很有可能不是。我们要警惕“是”的 3 种用法。

  • 草是绿色的。(神经系统的作用。)
  • 韩梅梅是女司机。(混淆抽象阶梯的层级)
  • 做生意毕竟是做生意嘛。(一个指示)

如果你嫌这个麻烦,那就记住一条:
牛 1 不是牛 2 不是牛 3
给名词编号。女司机 1 不是女司机 2 不是女司机 3……..生意 1 不是生意 2 不是生意 3……..这些编号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每个成员有许多特性没有提及。
总结一下:
* 时刻检验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百度一下是不够的)
* 看它是否引起了大脑的反应(是空洞词汇还是有内涵)
* 抽象阶梯往下走
* 记住牛 1 不是牛 2 不是牛 3 (避免活在言辞的世界中)
* 指示性语言不是现实
* 警惕情感性含义,避免影响自己的判断;字并不是天然带有情感性含义的
* 避免贴标签,混淆不同抽象阶梯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用得好不好,很多时候不在于你掌握多么丰富的技巧。而在于处理清楚自己和别人语言中的这些意思,避免活在言辞的世界中。

如果你能养成琢磨言辞的习惯,锻炼成肌肉记忆,在批判性思维上你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了。

注:
向外的世界/向内的世界,原文(中文译文)是“外向的世界/内向的世界”。由于外向/内向比较容易引起歧义,我改成这种翻译。向外的意义/向内的意义同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