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古建筑手记(2)·九龙戏珠大云院,中国五代建筑技术革新

五代建筑之首,九龙戏珠大云院

大云禅院位于平顺县龙耳山下,三面环山,南临漳水,林木茂密,僻静幽深。寺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此时距大唐灭亡不过二十多年,至北宋建隆年间,已有殿堂100余间。寺院最初叫“仙岩院”,太平兴国八年(983)改寺名为大云禅院。然而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夏天,一场无情的山洪冲毁了这座古寺,大部分“殿宇僧舍漂流无存”,仅幸存主殿弥陀殿和七宝塔这两座五代建筑。

河蚌绘·平顺大云院弥陀殿。

大云院地处深山,远离人迹,据现存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记载,寺院由奉景和尚募化修建,初建时“树林广大,虫兽甚多,往往不敢行过”,天福五年(940年),弥陀殿建成,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十九日,奉景和尚圆寂,为安放舍利,于庙外建起七宝塔。

大云院山门。

大云院因为平日游人很少,庙门常年锁着,不过管理员就住在门口的小屋里,一个大爷和一只黑背狗负责看护寺院。初次去时,这只小狗刚会爬,只能跟在主人后面摇尾巴,等第二次再去,已经长成恶犬的样子了。大云院在清代洪水后经历了三次重修,分别是康熙、道光和民国初年。大云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山门)、弥陀殿、三佛殿,前院东西配殿分别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后院厢房已毁。除主殿弥陀殿外,其余建筑都是清代风格。寺院背后的龙耳山有九条支脉,从西、北、东三面环绕,正中的主峰形似宝珠,大云院坐落在主峰余脉上,古人称“九龙戏珠大云院”。

大云院弥陀殿侧面。

弥陀殿,五代木构建筑的技术革新

弥陀殿是大云院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做法是四椽伏对后乳袱,通檐用三柱,屋顶的举折十分平缓,出檐深远,很具有唐代建筑的气魄。乳袱就是两椽栿,弥陀殿由于进深很大,所以用了一长一短两段大梁,中间设金柱支撑,由于受力后移,无形中省掉了前面两根柱子,这也是后代减柱法的滥觞。室内金柱中间做成墙面,前放佛坛,于是在视觉上获得了敞亮的空间。转角处的丁袱,后槽平置在金柱上,前槽斜置搭在四椽栿上,斜向减轻了主梁承重。大殿内外共有立柱十四跟,四角的柱子微微向中心倾斜,称为“侧脚法”,这使殿身呈现出梯形立面,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和建筑强度。

弥陀殿正面。

室内大梁上有驼峰、托脚撑起平梁,平梁上有驼峰、童柱、大叉手承托脊椽。唐代建筑大都用大叉手与平梁的三角形结构承托脊椽,这是一种经典的稳定结构,但这样做出来的屋顶都比较平缓。唐代以后,在三角形中间加立一根童柱,使房屋正脊增高便于排水,弥陀殿是童柱首次出现,这里使用的童柱很小,是此构件产生阶段的雏形。宋代以后,梁架为叉手、童柱并用,元、明两代叉手减小而童柱增大,到清代叉手这个构建就消失了。

弥陀殿内部梁架,四椽袱对后乳袱通檐用三柱上托叉手和童柱。

弥陀殿的斗拱硕大,占到了柱子高度的一半,柱头及补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双抄就是出两跳即两个华拱,斗拱每升高一层叫宋代叫“一铺”,出两跳叫“五铺作”,宋代铺作算法为出跳数加三。华拱之上不设横拱,只是纵向前伸,称为“偷心造”,这也是宋代以前的做法。大殿转角铺作为斜拱斜昂,昂的作用是利用屋顶自身重量做杠杆,出挑屋檐,以昂面形状分为批竹昂、琴面昂、如意昂等造型,批竹昂是唐代最常见的,造型简单实用。

檐下斗拱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下面的普拍枋是第一次出现。

转角铺作上托批竹昂。

弥陀殿的另一项技术革新是立柱间第一次使用了普拍枋,这个构建的作用前文已经说到过,唐代以前的建筑结构大都是梁架固定,屋顶是个整体,立柱都是独立排列,两侧由山墙挤上。普拍枋是在柱头用榫卯咬合,加强了立柱间的联系,使上下都形成了独立整体,真正做到墙倒屋不塌。到了明清以后,阑额下面还要加装雀替,进一步加强了柱身的稳定性。弥陀殿是普拍枋最早出现的建筑实例,具有重要价值。

大殿两侧的直窗棂。

大殿前门左右设计了直棂窗,无法开启,直窗棂是早期木构建筑的特征。唐代之前虽然有了纸,但这时的纸质地柔软,还不能大面积糊窗户,人们一般用绫来遮挡窗户,透光性不是很好。宋代以后,窗户纸出现了,为了便于粘贴,窗棂需要做的细密一些,图案也开始变得复杂,进而发展出可以开合的隔扇窗。到了明清以后,窗棂图案种类繁多,成为建筑重要的装饰部分。

河蚌绘·弥陀殿建筑细节图。

弥陀殿壁画,仅存的五代画卷

弥陀殿自建成后也经历了多次维修,很多材料都经过后期更换,但整体结构形制仍为五代原样,墙壁上的五代原始壁画更是弥足珍贵。弥陀殿四壁上原本都有壁画,但清康熙年间的山洪中大殿被水泡了,破损严重,如今可辨认的约有二十平方米左右,成为我国仅存的五代壁画。其中大殿东壁的“维摩变相”故事较为清晰,故事为维摩诘托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前去探病,病床上维摩诘身着淡黄色病衣,侧身半卧于锦帐之中,身体前倾,神态庄严激昂,正在向文殊诉说自己的大乘主张。前来探视的文殊菩萨,和维摩诘侧身相对坐于病榻之下,满脸虔诚,洗耳恭听,若有所思。画中流云环绕,八个伎乐人,或伴奏管弦,或舒腰起舞,表现出神态仙姿。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大势至二菩萨,画面上方飞天回翔,紫雾缭绕,天女散花,呼之欲出。

壁画上的文殊菩萨,色彩鲜艳、神态庄严。

金柱中间墙面壁画为最初供奉的阿弥陀佛塑像衬景,组成了一佛二菩萨标准款,如今塑像已经重塑。

五代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肌肉丰满,面相圆润,菩萨俊俏旖旎、天王泰然自若、老者苍劲豪爽、神将勇猛威严。菩萨的发型分高髻、卷髻、螺髻、项后垂辫等几种,冠饰有花冠、发圈、花带、鬓花和金簪;服饰有僧衣、襕衫、儒衫、长裙、帔帛和飘带等,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穿着和神态。金柱中间墙面壁画为最初供奉的阿弥陀佛塑像衬景,组成了一佛二菩萨标准款。目前塑像已不存,背光图案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两尊菩萨为立式,神态端庄安详肌肉丰润饱满,花冠高竖,项佩璎珞,裾带缠体,高约两米,下部残缺。观世音菩萨居东侧,执插有杨枝的净瓶。

观音菩萨,璎珞和簪花都为沥粉贴金。

壁画在画法上采用重彩平涂,晕染点缀,线条的变化有粗细浓淡之分,承袭了晚唐“焦墨薄彩”风格。色彩除遍涂铅粉外,多以青、绿、白、朱、土黄为主,使用少量赭石,深沉古雅。在冠带,簪花,璎珞,帔帛,飘带以及刀,叉,剑,戟等武器上,均加施沥粉贴金,更增强了画面富丽堂皇。

壁画中散花的天女还保留着唐代的妆容和服饰,神态也像从盛唐走来。

我国现存有五代木构建筑有五座左右,其中三座在平顺县,而大云院的规模、结构和保存完整度都是现存五代建筑之首。从寺院选址风水到过硬的建筑质量、科学的工艺技术、后期最小限度的干预、千年留存的孤本壁画,每一项都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至1964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就曾拨款对大云院进行了整体加固,2015年国家又拨款进行了整体大修,今天我们看到的大云院几乎就是它初建时的原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