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令江烟阡陌上,牧童遥指王家巷 2024-08-05 22:03:08 三 坔 夜 话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王家巷这个地名在全国是颇多的,单家乡泰兴有据可查且颇有点来历和颇有点不凡的就有三处。一处是泰兴城西的王家巷,另一处是泰兴城东的王家巷,再一个就是泰兴黄桥很有名气的王家巷。泰兴城西的王家巷和泰兴黄桥的王家巷在民国都出了杰出的历史人物,城东的王家巷则与王氏历史名人有着割不断的血脉渊源。自然王家巷之所以称之为王家巷,肯定与王姓这个姓氏是分不开的,所以说王家巷还得先从泰兴的王姓之根脉说起。 王姓在百家姓中乃大姓之一。天下王姓主体支派当共同追奉的祖先为太子晋,甚至可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黄帝。延令王氏作为天下王姓人中的重要一支,诚然也像其他诸姓氏之人一样,历来是很重视自己的根脉的。根据其保存至今的延令王氏老谱内容可见,泰兴的王姓按聚居地所分应有上百支,但按照支派来讲主要有两大派:琅琊王氏和三槐王氏。过去,泰兴王氏的门联多为“两晋家声,三槐世泽”,即是指这两大王氏(市二高王健老师曾有考定)。泰兴属于琅琊王氏的并不为多,有一重要支派为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后裔。王羲之,字逸少,世人皆知他是有“书圣”之称的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泰兴堂号为“银杏堂”的王姓其实都是王羲之的后裔。王羲之的玄孙中有位叫王超之,字世昌,武举状元,授南朝梁武毅将军。王超之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即为东晋政权的奠基者王导的五世孙(以王导为第一世),王导与王羲之是叔侄关系,因王导的玄孙王员之与夫人虞氏无子,于是入继了王超之延续香火。王超之则有一支后人叫王洪一,其定居镇江当江沙后种了一棵银杏树,开始立祠创谱,取其堂号为“银杏堂”,俗号:王家山乡人。所以琅琊王氏银杏堂的开基始祖乃是王洪一,又称润东安港王氏。安港王氏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人丁兴旺,其族人中相继有人离开故土去往他地开基创业。有很多族人相继来到了我们泰兴,散居泰兴沿江各地,其中就有位叫王士道的一支渡江来到了我们泰兴,定居在天星母子圩。另有一人在泰兴城西王家巷处落脚,因这里跟附近的蔡家巷一样,曾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道,并沿道成庄,又因这城西蔡家巷乃为城内蔡家巷后人据此,而称其庄为蔡家巷,故王家巷这边也就因这里居住过一位王羲之的后人而称其庄为王家巷。这在泰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古代之趣闻趣事。延令江烟阡陌上,牧童遥指王家巷。据说现在的王家巷未见王姓,却是他姓较多。泰兴民国时我方的县长张鹏举就是这城西王家巷的。张鹏举1937年10月从外地回家乡泰兴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春,张鹏举任泰兴县县长,他与新任县委书记叶梯青领导广大军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开展锄奸反霸斗争和减租清算运动。1947年3月,国民党军疯狂“会剿”,县团驻地姚家岱被围。突围时,张鹏举弹尽无援,不幸被俘。4月11日,张鹏举临刑直立不跪,执刑者对其膝部连发数枪,张鹏举仍屹然挺立,壮烈牺牲。泰兴城西王家巷人和所有泰兴人民至今都十分怀念从这块土地上走出的英雄张鹏举。延令王氏另一支其始迁祖是明朝初年因品德高尚而被尊为王孝廉的王维亩,远祖则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状元、后周枢密使王朴。王朴,是当时的国家栋梁之材,所写的《平边策》犹如诸葛亮当年的《出师表》一样著名,为后周的开疆拓土和北宋的统一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王朴能够以状元之才辅佐周世宗,周世宗也把他当作股肱之臣,甚至在他病逝时先后四次亲临治丧;曾经与他同朝供职的宋太祖也在称帝后感慨地说“如果王朴还健在,朕就没有今天”。一个人能够得到两朝皇帝的敬重,其威望可见一斑。延令王氏有这样一位著名祖先,以及作为状元和名人之后,足以与其他任何王姓支派相媲美,门庭也同样是荣耀无比的。延令这支王氏在状元王朴和孝廉王维亩之后,于明朝永乐年间由苏州迁居泰兴城东王家巷,因当地旧称延令而以地为名。经过600多年的生息繁衍,如今已传20多代、人口将近一万,分布在周家堡、七姓、厂头和如皋林上、磨头郭家庄等多个村庄,以及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俨然已是王姓的一大支派。其中有王姓后人居于现在城东张家营附近的羌庄,据考这羌庄原是从陕西羌村移民过来的人居住的因怀念故土而取庄名为羌庄,后来陕西人又迁徙走了,王氏居住这里后考虑到原羌村之名与大诗人杜甫的《羌村三首》五言诗有很大关联,况且“羌”通“姜”,炎帝的部落系姜姓,这王姓于姜姓原就有一些扯不断的联系。甲骨文中,姜和羌的区别只是在性别上,男性姓羌,女性姓姜。《羌族史》叙:实际上羌和姜本是一家,“羌”从人,作为族名,“姜”从女,作为羌人女子姓。“姜”和“羌”都是羊字头,只不过“姜”的下半部是“女”字,“羌”的下半部是个拐弯的“人”字。因此又有人称“羌”人,是“披着羊皮的人”。所以说,“羌”是十分形象的牧羊部落,其历史渊源更早,这也是羌庄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人说,城东的王家巷原本就是羌庄,此说因无据可查,故不足为信。延令王氏再一支则是明时由山西太原迁居到此的黄桥王家的一世祖。此一世祖当时主要是因为挨了场官司,被捉进监狱,服刑期间,家中有一张姓仆人挺身而出,替主坐监,这种义仆救主的行为感动了全家,王家便将这位恩公的名讳写在牌位上,视同祖宗般供奉起来。对方知道后,重新上诉至衙门。为避免再遭祸事,才千里迢迢逃避到黄桥落脚。王家见此处离何御史府近,安全上有保障,于是便在河沟中段地势最高处的北岸建房定居。之后,随着其它住户陆续来此和小河沟的慢慢填没,才逐渐形成小巷。因为他家是最早来此落户的,依照民间不成文的习俗,便称之为王家巷。王家巷虽不长,住户不足三十,较有名气的虽仅有朱、王、韩、何四姓,但整个建筑却是檐墙相接、错落有致,且房屋大都为前庭后院,前后几进。在这里,建于清嘉庆初年的韩氏大院,前后六进,除第五进毁于战火外,尚余24间房,现为泰兴市文物保护单位。东邻的何姓故宅,也是前后六进。这两家大院内的门堂、仪门、对厅、敞厅、厢房、书房遗迹尚存。韩家大院对门的汪家大门内曾为闾氏宗祠所在地,清末民初时是黄桥镇上较大的一座私塾,学生多至100多人。后在内战中被国民党飞机炸毁。巷子西首尽头处南侧的南庵庙,建于明初。庵中供奉药师菩萨。这里的道姑精通医学,庵大门上镶嵌着一副“仙山采药,佛国求师”的对联。巷子北首是宗镜庵(俗称北庵庙),关于它的历史,《宗镜碑记》有记载:“永丰宗镜庵创于明初奚尼师,初名奚家庵,在镇西王家巷外。”碑记立于嘉庆八年,由此可知王家巷实际上最短也有600多年的历史。宗镜庵原有正堂三间,禅堂五间,门堂与厢房十二间,共二十间。现尚存房屋16间,也为泰兴市文保单位。王家巷名气较大的四姓中,王、韩二家因家中既有租田,又经商做买卖,是镇上有名的殷实户。朱姓中,朱履先先生(公元1884年-公元1959年)的名字最为响亮。他原籍安徽凤阳,先祖搬迁至黄桥后,曾在镇东面封家庄落户,后从珠巷迁到这里。据讲,他居住之处是从何家买来的。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朱履先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受到慈禧接见,参加游学考试时被奖给举人,并出任清王朝新军第九镇某营管带。辛亥革命时,他高举义旗,第一个登上中华门城楼,后授陆军中将衔。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于南京举行首次阅兵式时,朱履先为阅兵式总指挥,时年28岁,被誉为“江苏三杰”之一。民国建立后,他积极响应孙中山节省国家财力的号召,率先裁军,并拒领5万银元裁军费。以后袁世凯、孙传芳、阎锡山、冯国璋都曾请他出山,或辞或虚与委蛇、宁至桓台、蒙城、寿县等地做县令。1931年赋闲在家。因他排行第三,黄桥人尊称为“三大人”。1940年3月汪伪派褚民谊至黄,许以“江北招讨使”“和平军总司令”“江北委员长”等职诱其出山,被坚拒。10月,陈毅到黄桥拜望朱履先,赞扬了他的民族气节,讲解了我党的抗日主张,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朱履先立即投身到支持新四军抗日的行列中。他除自捐5万元用于军饷外,还积极动员地方士绅缴纳爱国抗日公粮。此后,又曾协助陈毅、朱克靖参加“海安和谈”。黄桥决战时,他挨家挨户动员镇中居民和63家烧饼店赶制黄桥烧饼送至前线。决战胜利后,被推选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参议长,并于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军北撤时,与武装部队一起打游击,坚持斗争。解放后,曾任苏北行署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委员、苏北抗美援朝分会主席、省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等职。1959年,朱履先病逝于南京,葬雨花台。1996年地方政府为其立碑烈士陵园内,叶飞书写“朱履先先生纪念碑”。何姓中,在“中将府”斜对门何家大门堂里,住有一位人称“饱学之士”的何卓甫(1883-1956)老先生。他是何氏始迁祖的二十二世孙,清末最后一期秀才。曾在家设塾馆授课,并在朱履先等家任过塾师,后任黄桥公立崇实两等小学(今黄桥小学)校长。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丁西林既是他的姨弟,也是他当年开业启蒙时的学生。1962年秋,任文化部副部长的丁西林巡视江苏时,途经黄桥,曾专程登门探望这位老师的遗孀,此事至今在小镇还传为美谈。民国13年(1924年),何卓甫与韩士元、丁廷标、丁廷楣、严维镛、何绍祖6人一起创建了泰兴县第一所中学——私立黄桥初级中学。开办时先由他出面从黄桥布业公所租来校舍,并为黄中校歌作词。在校内他虽是校董事会成员,但做到了枵腹从公,任职十余年中未支分薪。创办初期,还曾将家中的6张红木座椅无偿送至学校作办公用具。而在公务活动时,他还自赔车钱、应酬费用。对困难学生,还代交学费和纸墨笔砚等学习用品。学生毕业后,凭着他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又曾帮助过好几个人安排工作,其中甚至被介绍进上海商务图书馆。董事中丁廷楣、丁廷标皆是他设塾馆时的学生,但这二人执掌校务时、每周一早晨举办训示会时,他仍和学生一样在下面恭立聆听,毫无难色。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当时他在黄桥中学主持校务期间,曾出过一期黄中校刊,上有胡适、蒋梦麟、翁文灏、王云五等几位时代精英和文化名人的题字,这些人,都是著名地质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丁文江的生前好友。校刊为黄色道林纸,16开本,文章除文言文外,还有诗歌,小说。沪淞会战失败后,江阴沦陷,难民纷纷逃至黄桥,何卓甫迅速组织起“黄桥灾民救济会”,先将黄中及黄小等学校的所有教室和校舍全部腾空,供难民住宿,又及时与泰兴县红十字协会取得联系,取得一定数量的钱物支持,同时,又在黄桥广泛开展捐钱捐粮,捐衣捐物活动,时间持续一年多。何卓甫执教一生,桃李满天下,自己还笔耕不停,曾著有《天涯叹命录》小说一部,由商务图书馆出版,时得稿酬60大洋。晚年,他曾将自己毕生创作写就的100余首诗歌装订成册,后在友人传阅时丢失。何姓宅内西首的韩家大院中,骨伤科医生许仿周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祖籍安徽,是许氏伤科十九世传人,自明嘉庆年间其七世祖至今,已行医450多年。许氏独特的疗术和奇妙的秘方是中医伤科的瑰宝,曾治愈过多例疑难绝症。许仿周因高超的医术上调至省中医院,并有专著及方剂传世,现仍被人们取用。历史进入新时期后,随着党史搜集工作的广泛深入,人们又发现,泰兴共产党的创始人——沈毅(1900-1928),刚到泰兴时,也曾在此巷内开办过私立中和小学,校舍就在原南庵庙东南的两间平房。他曾以教书先生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现校舍一部分房屋仍存,而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谈起沈毅,至今仍能记得他当年在南庵庙广场上慷慨激昂的演讲和鼓动人心的话语。同时发现,还有一位巾帼英雄出生于此巷,她可以和沈安娜、吴贻芳并称泰兴民国时的三朵铿锵玫瑰,她就是朱履先的侄女 朱宝粹。她1906年出生在江苏泰兴黄桥镇王家巷的“朱履先中将府”内,16岁时朱宝粹被送到上海入读圣玛利亚女校,这是当时上海滩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抗战爆发后,她积极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战地救护队,勇敢地在战地救护伤员。后来朱宝粹在周恩来、邓颖超和赵君陶等人的教育引导下,进步很快,忠心赤胆,干练负责,热情奔放,敢于担当,赢得了党对她的高度信任,也使她结交了许多革命挚友,如罗叔章、郭沫若、李德全、李公朴、史良、夏衍、章乃器、胡子婴、陶行知、刘清扬、许涤新等著名社会活动家,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她曾保护过郭沫若和参与营救过渣滓洞革命志士,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她长期居住于重庆,曾被誉为“重庆阿庆嫂”。只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阿庆嫂”其实不是重庆人,而是泰兴人,是泰兴黄桥镇的王家巷人。鉴于朱宝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以及建国后对国家儿童保健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1953 年她参加第一次中国劳动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团长是许广平。她连续担任一、二、三全国人大代表,还担任过几届重庆市政协委员。1979 年,朱宝粹患脑血栓住院治疗,邓颖超及中央统战部曾派人慰问。1985 年,朱宝粹因乳腺癌去世,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泰兴的王家巷,我们透过这巷风帘的丝丝缕缕,似乎看到了那远古的刀耕火种,似乎听到了那悠悠的汉乐晋歌;又于这巷的宋瓦明砖,这巷的水土草木,我们知道了她的许多许多的不平凡,不平凡的根脉沧桑,不平凡的人物传奇和那不平凡的历史春秋。这都是我们忘不掉的乡愁,这也是我们需要挖掘和传承的家乡文化。传承她,就传承了我们家乡的一种精神,传承她,我们就找到了建设家乡的力量源泉,我们就看到了希望,就看到了家乡更加美好的未来! 赞 (0) 相关推荐 江苏泰兴刁家网支系 江苏泰兴刁家网支系始祖刁余春,原籍姑苏,明初因避燕兵之乱迁江北黄桥之东,筑室而家焉.住地后人称之为刁家汪,刁家网.今名为江苏省泰兴市横垛镇刁网村.配李氏.子一:万全.堂号万松堂.截止2007年,子孙繁 ... 【牧童泾南】原创丨夜宿苑桥别馆 [牧童泾南]原创丨夜宿苑桥别馆 文/欢爸 时间/2017-07-17 09:18 [引言]苏州平江客栈--苑桥别馆,位于苏州钮家巷口.客栈由明清望族"方家大宅"和"董氏老 ... 【文氏新闻】湖南株洲王十万文氏思贤公派七修族谱动员大会暨培训班仪式召开(附视频)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化. ... 中华王氏网——三沙王氏 三沙王氏 作者: 2012-12-18 三槐堂南渡三沙王氏概述 (王听兰稿) 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 ... 江春:阡陌上,捻朵微笑的花 阡陌上,捻朵微笑的花 江西南昌 江春 人生阡陌上,捻朵微笑的花,看一段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奋斗的累了,倦了,乏了,不妨停下奋斗的脚步,回归自然,看看路边的风景,洗涤一下疲倦的心灵.也许你总 ... 在素淡的时光阡陌上,与春淡淡相逢 春,穿过岁暮的羊肠小道,踏着岁月的清风,趟过时光的河流,披着霞衣,即将飘然而至. 将流年的灰白,都染上了红尘的颜色. 寒梅还飘着清香,空气中沁着香甜,朵朵花瓣,飘散满地,仿佛看到寒凉冰骨,正随着春的到 ... 档案《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传奇》 档案《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传奇》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为大家画一幅经典!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为大家画一幅经典! 记得当年迷路了,牧童遥指浮云。 临江仙·初夜东风残夜雨 [词]野笛 初夜东风残夜雨,烟蒙苍海涯垠. 远山叠翠影无痕. 杜鹃啼旧墓,青鸟吐芳春. 记得当年迷路了,牧童遥指浮云. 杏花村酒醉缤纷. 古今多少梦,杯里笑真君. 梦江南·清明 ... 【江南人物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 杜牧回来金陵看杜秋娘,发觉她越发垂老了.倒不是银丝增了多少,而是她之前一向从容,从不愿沉湎过去. 但这次,杜秋娘不时会说一些梦话,像恍惚活在逝去的时间里. 「新谱的曲子好难,怎么都练不好.我昨晚偷喝了 ... 别再“牧童遥指杏花村”了,苏轼这两首清明诗,才是真正的经典!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 ◆ ◆ 内容来源 | 苏轼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今天是清明节,很有意思,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古代,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 牧童遥指的是哪个杏花村? 杏花村之争 【行人呓语《古诗十九首》】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在苦难生死的阡陌上,“游”“乐”若何? [原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行人呓语] <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