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方几则

至道汇推荐搜索

输入关键字

国医大师裘沛然的几则经验方

 一、补泄理肾汤

   组成:黄芪30~50g 巴戟肉15g 黄柏15g 黑大豆15~30g 大枣5~10枚 牡蛎30~50g 土茯苓20~30g 泽泻15~20g

   用法:每日煎服1帖。

   功能:益气补肾,行水泄浊。

   适应征: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肾阴阳两虚,浊邪留滞者。

二、头风宁方

   组成:制半夏30g 大蜈蚣5条 细辛12g 川芎60g 当归45g 熟地60g 枸杞子30g 山药50g 生白术45g 白芷30g 龙胆草30g 熟附块24g 全蝎15g 远志15g  茯苓6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日2次,每次4.5g,开水送服。

   功能:燮理阴阳,祛风清头目。

   适应征:正偏头痛,眩晕。

三、慢性胃炎方

   组成:党参18g 甘草6g 高良姜9g 制香附12g 黄连9g 制半夏15g 延胡索15g  牡蛎30g

   用法:每日水煎1帖。

   功能:疏肝和胃,降逆消痞。

   适应征:各种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四、小青龙汤加减方

   组成:麻黄12~15g 桂枝10~20g 细辛6~12g 干姜9~15g 龙胆草9~15g 黄芩12~30g 甘草9~15g 五味子9~12g 桃、杏仁各12g 制半夏15g 紫菀15g 前胡12g  枳壳15g

   用法:每日水煎1帖。

   功能:温肺化饮,清化痰浊。

   适应征: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五、炙甘草汤加味方

   组成:炙甘草30~45g 党参12~30g 生地30g 桂枝9~30g 阿胶9~15g 麦冬12~15g 麻仁10~12g 大枣7~10g 生姜3~9g 苦参15~20g 丹参15~30g 黄连9~12g

   用法:每日水煎1帖。

   功能:宁心定志,调整心律。

   适应征:各种心律紊乱,心肌炎后遗症,及各种心脏病。

    文章来源:中医药网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国医大师颜德馨的几则经验方

净胰汤治急性胰腺炎    近年来随着胆囊炎、胆结石、胆道疾患的增多,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趋势。 急性胰腺炎中最凶险的急性出血坏死型,过去都常规采用早期手术疗法,即一旦诊断明确,立即施行手术,但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不仅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仍高达40%左右。净胰汤即为综合止痛、解痉、抗炎、抑制分泌作用而制定的一张有剂方剂。

方剂组成  柴胡9g  黄芩9g 姜半夏9g  白芍15g  生大黄9g 地丁草30g  芒硝9g  川厚朴9g 黄连3g  木香9g 延胡索9g

加减 兼有胆囊、胆道疾患出现黄疸者,茵陈30g、山栀15g 金钱草30g 龙胆草15g;有蛔虫骚扰胆胰者,加乌梅10g 苦楝子、苦楝皮()15g  使君子9g 槟榔9g

×,男,46岁,宴会后腹痛如锥如裂,拒按,呕吐,高热,高度黄疸,血尿淀粉酶及白分均剧高,拟诊急性胰腺炎入院。立即予生大黄10g泡饮,复投净胰汤2帖,每3小时服1汁,服药1小时后大便畅通,排下粪便恶臭,腹痛渐安,翌晨热退,黄疸减轻,实验室检查次第恢复正常,调理旬日而愈。

该病病机始终贯穿一字,由瘀而结,继之以闭,以陷,为三部曲。治疗时按急症急攻为原则,需采用大剂量生大黄,一般1次量为10g 每天至少用30g 还可参照症情加量,以舌苔黄腻程度及大便次数为调整药量的标准。大黄破瘀攻积启闭提陷,一专多能,我院曾治疗急性胰腺炎150例,与西药治疗150例作随机对照观察,结果证明有效率相似,但净胰汤组胃肠减压、症状、体征消失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最快1天,平均3.6天,血象白细胞恢复正常最快2天,平均5.3天,血尿淀粉酶测定,平均恢复正常为12.8天,平均住院15.4天,住院费用比较低廉,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急性胰腺炎治疗当立足于疏、清、攻三字诀。所谓疏,即疏泄肝胆以畅气机;所谓清,即清肝胆实火,三焦湿热;所谓攻,即荡涤肠腑,洁净积垢。与瘀有密切关系的气滞、血蓄、痰阻、热结、湿蕴、食积,都能导致腑闭,大黄以过关斩将见称,故以之为君,参合诸药,各具精能。其作用大致有:抑制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有关的多种胰酶,如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胰糜蛋白酶、胰激肽释放酶、胰脂肪酶等的作用;降低奥迪氏括约肌张力,增强肠蠕动、推进能力,有利于及时地将被激活的胰酶和被消化的坏死组织所产生的毒物尽快排出;有抗厌氧菌作用,而重症胰腺炎大多并发厌氧菌感染。对重危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构想包括:血蓄腑闭,净胰汤加重生大黄剂量,可用24~30g内陷厥阴,主以三甲饮加活血化瘀之品;瘀阻厥脱投急救回阳汤。这些经验在中医攻克急症中,每有所得,故志之。

犀角汤治乙肝

乙型肝炎的病变过程与温病的传变相似,表现为病邪由外而入,初期多兼恶寒、发热等卫分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相继出现气分、营分、血分等证候。因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故又属温疫范畴。

临床所见,乙型肝炎患者常面色晦黄,巩膜混浊,神萎肢重,烦躁易怒,五心潮热,或低热缠绵,口苦而粘,嗳气泛恶,脘腹胀满,胁肋胀痛或刺痛,小溲黄赤,脉弦数或濡数,舌红有瘀斑,苔黄白而腻等见症。其病变多为湿热毒邪侵淫营血,以致缠绵难祛和蔓延流注的特点尤为显著。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温热毒邪久恋不去,浸淫血分,势必煎熬血液成瘀,若从气分论治,投以疏肝理气,清气泄热之剂,往往难以奏效,据此,自拟犀泽汤,从营血论治乙型肝炎,获得满意疗效。

犀泽汤的组成 广犀角3g(或用水牛角30g),泽兰15g 苍术9g  仙人对坐草30g  土茯苓30g 平地木30g 败酱草15g。水煎服。

犀泽汤以犀角、泽兰入血分,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君;臣以土茯苓、仙人对坐草、平地木、苍术疏肝泄热,利湿化浊;败酱草凉营活血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凉血泄热,祛湿解毒,疏郁祛瘀之功。余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喜用犀角、苍术二药,犀角不仅善清热凉血,且解毒之力甚宏,李时珍谓其能解一切诸毒,临床对HBsAg转阴及降低转氨酶有效;苍术功擅燥湿、解郁、辟恶,历代医家对其极为推崇,如刘守真谓:茅术一味,学者最宜注意,朱丹溪谓: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诸郁,李时珍则谓其能辟一切恶气,犀角与苍术同用,则凉血解毒即则无寒凝之虑,燥湿解郁而无助火之弊,尤其擅长搜剔血分湿热毒邪,对于缠绵难愈,湿热毒交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

犀泽汤的加减法 气滞郁结,脘胁胀闷者,加沉香曲、川楝子、大腹皮、枳壳、广木香;血瘀显著,右胁刺痛者,加丹参,桃仁,郁金,红花,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湿甚于热,肢重纳呆者,加猪苓,赤苓,生米仁;热甚于湿,口苦心烦者,加银花,黑山栀,夏枯草,蒲公英,甚者则选加白花蛇舌草,龙葵,蜀羊泉,蛇莓,石打穿,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

部分乙型肝炎患者经用犀泽汤治疗后,病情好转HBsAg转阴,但停药后旋即反复,此属湿热毒邪清而未尽之象,可嘱患者在疾病初愈后,继续服药1~2月,或以犀泽汤改制成丸剂服用,以巩固疗效。

×,女,26岁,患乙型肝炎多年,神疲肢重,右胁灼热疼痛,饮食不馨,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入夜少寐,齿衄频发,月经愆期,舌紫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查SGPT200单位,HBsAg阳性,证属湿热毒侵淫血分,瘀结气滞肝脾。方用犀泽汤加银花、夏枯草、黄连、田基黄、垂盆草等。服药2月,神气转振,胁痛消失,胃纳好转,月经如期而至,复查SGPT降至正常,HBsAg转阴,乃以原方制丸再服2月停药,随访3年,疗效巩固。

益心汤治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临床以胸部闷痛,短气,喘息不得卧,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为主症,其病机仲景用阳微阴弦概括之。此病之为心气不足,胸阳不振;病之为痰瘀交阻,气血逆乱。临床治疗用药要诀有三:一为益气培本,气行血行,宗气贯于心脉而行气血,气虚则血滞,气盛则血行,习用黄芪、党参培补宗气,俾心脉充实而血液畅行;二为宣畅气机,升清降浊,每用葛根、川芎升散清气,用降香、决明子降泄浊气,一升一降,使清旷之区舒展;三为温通心阳,祛寒解凝,胸痹之根本乃阳气式微,阴邪弥漫,须用附子温通心阳,取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意。自拟益心汤,取补气与活血同用,通补兼施。固本清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颇有效验。

益心汤组成:党参15g  黄芪15g 葛根15g  川芎9g  丹参15g 赤芍9g  山楂30g  决明子30g 菖蒲4.5g 降香3g

益心汤重用党参、黄芪益气养心为君,辅以葛根、川芎、丹参、赤芍、山楂、降香活血通脉为臣,君臣相配,旨在益气活血,俾气足则助血行,血行则血瘀得除;少佐微寒之决明子,既可防君臣之药辛燥太过,又取其气浮之性,疏通上下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使以菖蒲引诸药入心,开窍通络。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心痛,怔忡气短,劳则易发,神疲懒言,动则汗出,形寒喜暖,舌淡而胖,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迟,或见结脉、代脉等气虚血瘀者。

益心汤的常用加减法:若血瘀气滞,心痛如刺痛、纹理者,加血竭粉、麝香粉、三七粉,等量和匀,每服1.5g 以活血止痛;气机阻滞,胸部窒闷者,加枳壳9g  桔梗5g 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如出现柯兴氏症,可配伍生地、知母、益母草使用。病久瘀浊交阻,肌肤甲错,舌紫苔白,脉弦而数,服上方时加活血化瘀药必不可少。

×,男,9岁,诊断肾病综合症,已用过激素。浮肿显著,精神萎靡,脸色恍白,血清蛋白降低,白蛋白仅2g 血胆固醇13mmol/L,尿蛋白(++++)。用强的松30天无效,改服上方半载,症状逐渐消失,实验室检查全部正常。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得1子,已6岁。

×,女,7岁,肾病综合症,未服过激素。头脸及全身浮肿,经门诊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防己黄芪汤等中药治疗无效,乃收入病房。给服代激素方,每服1.5g 2次,连续服用5个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验正常出院。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育1女,母女均健。

 
    文章来源:中医药网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眼科名医陆南山的两则经验方

    陆南山,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我国中医眼科领域里探索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先驱。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鄞县,四代从医。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仁济医院中医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
    陆南山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眼科理论“五轮学说”,结合多年临诊经验,所提出的“肝肾立论”“脾胃论治”“健脾利湿”新学说,独具见解。他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擅长中西医眼科,率先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他使用眼科仪器检查眼底病变,并进行生化检验,充实了中医诊断手段,促使中医眼科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
    发表论文20 余篇,著有《眼科临证录》,主编《实用中医眼科学》等,学术思想甚受眼科界的重视。
    通脾泻胃汤加减方治疗角膜溃疡

    方剂组成:生石膏(先煎)15克,知母6克,麦冬6克,玄参9克,茺蔚子9克,防风3克,生大黄4.5克,黄芩3克,谷精草9克。水煎服。本方具有清阳明炽热之功效。临床上用于主治胃有郁热,眼眵难开,内生虚肉,眵泪胶凝。此中医所称的“黑睛凝脂翳兼黄液上冲症”,现代医学称“角膜溃疡兼前房积脓”。
   本方系通脾泻胃汤去天冬加石膏组成,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阳明热邪为主药,麦冬、玄参、黄芩养阴清热,生大黄润肠通便,茺蔚子、谷精草明目以除目赤翳障,防风疏风清热。若凝脂翳见浮嫩者,则加龙胆草。陆南山根据《灵枢·经筋》“阳明为目下纲”,以及经络学说中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两侧经眼内角而入承泣和四白穴,从而推断前房积脓的病因系阳明热盛,方用清热泻火之剂,取“釜底抽薪”之意,腑气相通,炽热随之下降。

 
    五苓散加味治疗青光眼

    方剂组成:生石决明(先煎)15克,白术9克,苍术6克,茯苓12克,猪苓6克,泽泻9克,楮实子9克,桂枝3克,陈皮6克,菊花9克。水煎服。本方具有平肝、健脾、利湿之功效,临床用于主治脾虚水湿上泛于眼内,眼压升高。本症见眼胀头痛,视物模糊或视野缩小,甚则视力丧失,中医谓“瞻视昏渺”“青盲”等症,现代医学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本方系由五苓散加味组成。方中茯苓、猪苓淡渗利水为主药,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泽泻利水渗湿,桂枝辛温通阳,陈皮、苍术行气燥湿,楮实子、菊花、生石决明清肝明目,平息肝阳。如患者有明显头痛、失眠、心悸、便秘等症,可随症加减。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章原名:《陆南山:学贯中西治眼疾》节选  作者:吴星伟 整理

名医名方---健脑益智汤

   王立忠,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院“名师传承工作室”终身导师,河南省中医高层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南省脑病治疗中心学术顾问,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特邀专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教学50余载,潜心钻研业务技术,治学严谨,师古不泥古,博采众方,经方时方,灵活变通,学验俱丰。擅治疑难杂症,精专内、妇科,尤对脑病颇具研究,不断探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新途径,依证立法,知常达变。创立了头痛辨治八法、中风后遗症辨治八法、发热辨治八法、不寐辨治八法等,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精心研制的“定眩丸”治疗眩晕(美尼尔氏症),“蠲痛丸”治疗顽固性头痛,“神衰胶囊”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疗效显著,深得同行认可和广大患者好评。著有《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与康复》(主编),《河南省当代名医内科学术精华》(副主编),《王立忠临证经验选粹》(河南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丛书),《王立忠临证医集》(王立忠著)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组成:制首乌15克,肉苁蓉12克,枸杞子12克,山萸肉20克,茯神20克,炙远志10克,石菖蒲9克,益智仁12克,僵蚕10克,胆南星9克,地龙12克,水蛭8克,川芎15克,生黄芪20~30克,当归12克,郁金12克,巴戟天12克,丹参20克。
    功能:益气补肾祛痰,活血化瘀,健脑益智。
    主治:中风后遗症引起的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老年痴呆等,症见: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神情呆滞,表情淡漠,口角流涎,腰膝酸软,行走不稳,口齿不清,语言杂乱无章,耳鸣、健忘等症,疗效显著。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
    方解:首乌、肉苁蓉、枸杞子、山萸肉、茯神、巴戟天、远志、石菖蒲、益智仁养神开窍,通脑益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僵蚕、胆南星、地龙、郁金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益智。

    加减运用:血压偏高,头晕头痛者去黄芪加天麻、钩藤、豨签草、夏枯草;痰涎壅盛、语言謇涩者加全虫、天竺黄、瓜蒌等;中风后遗症下肢无力,屈伸不利加伸筋草、鸡血藤、蜈蚣;下肢沉重、麻木者加苍术、黄柏、生薏仁、丝瓜络、忍冬藤;偏于肾阳虚者加仙灵脾、桂枝、菟丝子;若震颤者加生白芍、鳖甲胶、龟板胶、生龙骨、生牡蛎等;若兼胸痹者加葛根、檀香、薤白等。
    本方系自拟方。该方因年老,五脏亏虚、功能失常,气血不足,气机失调,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导致痰瘀丛生,痰瘀互生、互化、互结,交阻脑络而发为脑病。因此,临床上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血虚气滞,或痰浊和血瘀之象并见,既有痰瘀阻滞脑络之证,又有痰浊蒙蔽清窍之候。由于上述病因病机不同,总因导致脑髓空虚,痰瘀阻络,脑失所养而出现进行性健忘,智能减退,出现头痛,眩晕,震颤,脑痴呆,脑萎缩等。基于这种病因病理,通过辨证求机,组成方药——健脑益智汤,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王立忠教授认为该病往往虚实夹杂,要求辨证精细,立法精要,遣方用药,恰中病机,治虚当以益气养血、补精填髓;治实当以祛痰活瘀化浊、开窍醒脑。总之,以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祛痰化瘀,健脑益智为法。(河南省中医院 梁慕华 郭健 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名医名方专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