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尚》杂志:书法名家宗致远专辑
自然得真如
宗致远艺术简介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授,书法专业带头人。《书法导报》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开封市书协原副主席,河南省现代艺术院副院长,河南省书法篆刻院院长,河南珍宝艺术文物书画司法鉴定所开封办事处主任。
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第三、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提名奖,“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大展”一等奖,“第二届正书大展”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二等奖,河南省“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大展数十次。2019年参加河南省“中原书派”书法展。论文发表数十篇,著作、教材十余部。
· 宗致远/文·
我钟爱萧散简远的书法风格,这符合我的性格。我感觉这种风格有点接近禅境。一种萧散淡然的意境,会更能让人慢慢地坐下来细细地咀嚼、寻味。禅境是一种空、静、幽的景象,也是平实、质朴、激荡生活的自然实相;是人“心灵深处而灿烂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
空谷幽泉,水声潺潺。禅境也。
竹林摇曳,素手抚琴。禅境也。
明月松间照······残阳挂树梢·····皆禅境也。
其实,每日晨起,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也禅境也。
这是生活,也是境,这是老百姓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那种馍菜汤再平凡不过的生活,人一辈子也没有厌烦过。咀嚼已逝的过去,往往让人津津乐道,这便是“道”——“平常之心”。这也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这些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们,每日里忙忙碌碌,无法遁迹山林,体味山间茅屋生活中的闲淡空寂的意味;当然,生活在都市的我们崇尚这种野趣,于是也会利用短暂的假日去感受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体验那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和那无法言说的禅意。
不过,“禅”也在当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以一颗平常之心去感受百姓生活之愉悦、体味生活之禅趣;而非仅仅只在空山静寂的自然环境中去体验禅意。当然,这种美的体验还可从我们书写的诗句中去体味——“空山新雨”的佳句中使我们觅得自然景象的禅意,这种联想出的美妙自然景象其实也正是我们心中的美妙景象。因为这美就在我们心中,所谓“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
我喜爱书法,这是我的生活。书法的临摹、创作既是技法的修炼,也是人格的修炼。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挥毫来宣泄创作时激扬的情感和变化的情绪,表现一种自己所认可的唯美自然景象。当然,体验,要在素心,这是一种静如止水的心态。
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原本空寂明净的心性在当代纷乱的书画市场经济影响下,变得躁动起来。我们很难做到无欲,名与利时时缠绕着我们,挥之不去,既想得到名利,又深知名与利于我们书法艺术之修为者格格不入,书法家们既视名利如恶魔一般,但又紧紧不顾一切地追逐,有谁又能逃出这名利的魔界。遁迹山林于我们又是如此的不现实,我们还需要工作,还需要我们为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每一刻而付出代价。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如何在这纷乱的矛盾心绪中求得一点点心灵上慰藉,以求得静若止水的心境呢?随性自然,心无挂碍;也即安于当下,知足常乐,回归人的自然的善的天性,如此,方能进入禅定时轻安娱悦、闲淡自然的精神境界。
书法创作需要素心止水的心理状态,但这并非不需要思想,没有一点点思绪的波澜,创作情绪的变化会使我们的笔下流出自然变化的轨迹。心既静,又动,随缘放达,如同自然运动之节律。笔随心而动,这笔下的动静皆得禅意,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我喜欢那以当代美术视觉去创作的书法作品,那解构的汉字,变换的空间着实给人以震撼;但我更喜爱汉字自然、质朴的形态,每每流出的一个个汉字犹如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是真实而自然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远古走来,这故事的主角是我们自己,这情节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其中以随缘自运的生活方式、自然静观的心态去体验生活的禅趣,在心性领悟中悟得率真。
线条在宣纸上自然流淌……
《开封尚》杂志由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法律顾问:
河南辽源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