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守护的真珠舍利宝幢,是三个小孩掏鸟蛋发现的
作者:尹逊波
配图:尹逊波 / 编辑:清懿
近日,《国家宝藏》迎来了苏州博物馆,苏州一个与杭州齐名的城市,其城市历史比杭州早很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就已经成为吴国的首都,而此时的杭州还是一片汪洋,而苏州园林成为苏州的代表,苏州境内寺庙宝塔众多,苏州博物馆大多数的一级文物都出自虎丘云岩寺塔、瑞光寺塔,而这些文物也被称为两塔文物,在苏州博物馆中有专项展览。
真珠舍利宝幢是苏州博物馆向国家宝藏推荐的,也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苏州博物馆对文物的介绍,宝幢是放在一个黑色的外木函内,木函正面有两行字:“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这也是这个宝幢名字的来历。
从介绍来看,宝幢高1.22米,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须弥座呈八边形,下有双层方涩,向上弧状收束。中间分置银狮、半圆雕供养人及木狮;佛宫在须弥山的顶端,宫外有八大护法天神守卫。宫中为碧地金书八角经幢,分别以真、草、隶、篆书阴刻填金七佛之名,及梵语“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意即“大智慧可达彼岸乐土”。刹是以白玉、水晶及金银制成。八条银链从刹上垂下并与华盖八角相连。真珠舍利宝幢集玉石雕刻、金银工艺、木雕、描金、漆雕等艺术于一身,堪称稀世珍宝。
真珠舍利宝幢的发现
真珠舍利宝幢的发现其实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并且还是三个孩童发现的,1978年4月12日,有三个顽童追逐鸟儿来到了瑞光塔,这个鸟儿在古塔上做了个窝,这三个孩童就像去掏这个鸟窝,就这样他们爬到了瑞光塔的第三层,无意中摸到了一个松动的塔心砖,在好奇心的吸引下,他们掀开了这个砖,发现了黑黝黝的地洞,里面透着微弱的光,他们看到里面有一个黑箱子,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这个无意的动作揭开了尘封千年的宝库。
瑞光塔发现黑箱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文物考古所,闻讯赶来的专家对瑞光塔进行了考古挖掘,打开了这个黑箱子,也就是外木函,珍贵的真珠舍利宝幢终于面世。
谁是宝幢的供奉人
这个真珠舍利宝幢其实是有供奉人的,就跟我们现在去寺庙要供奉一盏莲花灯之类的类似,这个宝幢的供奉人也根据题记和铭文可以推测一二,根据题记,宝幢是在瑞光塔第三层完工的时候放进去的。
其实宝幢内的铭文上记载的名字很多,藏于宝幢中部蓝色中空八角形经幢中的汉文《大随求陀罗尼经咒》, 其右边款有知苏州军州事张去华、通判军州事查陶、监苏州酒务张振、监税李德漠、判官厅事崔端” , 左边款则有“ 长洲知县王允己、节度掌书记刘庶几、昊县令班绚、吴县主簿李宗道、权知白州郭用之、相州观察同植、内品监税李德崇、进士郭宗孟,梵文《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下有题记为“ ⋯ ⋯ 传大教梵学沙门秀璋书, 所将雕板印施功德, 伏愿亡过父母早生人天, 然愿合家大小平安, ⋯ ⋯ 景德二年八月口日记”。内壁上有“ 都勾当方允升、妻孙十娘、男靳翁、口子、有度、增子、女四娘、口子、女使东子、小莲。”等。
以上这几个铭文是研究供奉人是谁重要的记载,《大随求陀罗尼经咒》是知州张去华“去疾求安” 而刻,但是这个宝幢并不是张去华所供奉,而都勾当方允升其实是宝幢的督造者,真珠舍利宝幢制作精美复杂,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作为供奉人的,而方允升可能只是受人所托督造这个宝幢,造好的时候为了广结善缘,把自己一家人都刻在了内壁上,虽然苏州的手工业很发达,但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因此推测宝幢是当时苏州一群善男善女共同出资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