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考古发现连载】5:淅川坑南遗址是新旧石器过度的界标

坑南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吴营村南的坑南自然村,坐落在丹江左岸基座阶地上。遗址于2004年首次发现,分布面积达7万平方米。因2010-2011年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重要发现,2016-2017年再次进行主动性发掘。

2010年至201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淅川坑南遗址等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坑南遗址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各类石制品8000余件,同时出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残片、石磨盘、研磨球、燧石制品等重要遗存。该遗址地理位置优越,地层关系清晰,文化遗物丰富,堆积年代基本连续,为探索南阳盆地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坑南遗址发现了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连续的文化堆积,由此可以确立新、旧石器过渡期的新界标。从发掘情况分析,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下文化层石器原料相对比较单一,以脉石英、石英岩为主,而上文化层原料种类明显增加,上层中出现的数量较多的烧土块和研磨用器,说明人们已经使用石器加工农作物并大量用火,尤其是该层发现的陶器残片,反映出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陶质炊具烹煮食物。连续的文化堆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坑南遗址的一大特色。

从出土的石器看,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坑南人”谋生方式主要是采摘野果,挖掘草根和块茎类植物,捕食丹江及其支流的鱼虾。坑南遗址和丹江口库区其他二十余处旧石器地点一样,均属于典型的旷野遗址,那时的人们依山靠水而居,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阶地底部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岩性以石英岩为主,石制品类型以石片为主,个体以小型居多,中型也占一定比例,古人类剥片采取硬锤锤击法,剥片前不对石核台面进行修整。石器类型以刮削器和砍砸器居多,加工采取锤击法直接加工。石器面貌简单粗犷,显示南方砾石石器工业面貌,同时较高的石片含量和较小的个体也显示了我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坑南遗址发现了汉水流域年代最早的陶制品残片,这些陶片具有相对比较原始的特征:以夹砂陶、颜色以褐色为主,烧制温度较低,羼和料多为天然石英砂粒,器表多为素面。但综合陶质、陶色和火候等因素分析,这批陶片应当为迄今为止汉水流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制品,也是定居和早期农业起源的佐证。

坑南遗址发掘丰富了该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资料,有助于研究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古人类在丹江口库区的生产及行为方式,同时对于研究中国南北方古人类迁徙、技术交流和文化发展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