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冬季生活以收摄为原则

劉希彥

湖湘劉希彥,幼時學文,及長學醫。隨傳統絲弦琴家汪鐸習琴,主修道家琴曲,又隨米鴻賓高士習易。

研究古中醫,著有《大醫至簡——劉希彥解讀傷寒論》一書。在“大家中醫”開有個人頻道。被國內多家書院和國學機構邀請授課。亦從事文學創作,出版有隨筆集《醫心帖》、小説《國王的收藏》。

导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北方的冬天每年在来暖气之后医院里的病人要比来暖气之前多得多,尤其是儿科门诊,儿童的感冒、腹泻等病症全面爆发,这是为什么呢?

我要讲的就是,北方人在冬天使用的暖气已经成为了在冬天伤害人健康的头等祸害。

谨防暖气综合征

为什么暖气会伤害人体呢?这就要讲一讲人体在冬天和夏天不同的运行模式。人体的构造是适应天地能量场运行而形成的。

夏天,阳气盛,天地气机运行于上,人体气机运行于表,所以体表汗多。

冬天,阴气盛,天地气机闭藏,人体气机运行于里,体表关闭无汗。

这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好比一棵树,树在夏天长叶子,在冬天长根。如果一棵树,在冬天没有长根,根部没有发育好,那么到了夏天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长叶子,树就不能长高。

人体在冬天的时候,气血运行于内,主要来滋养我们的五脏;到了夏天的时候,气血运行于外,主要滋养的是我们的肌肉。所以人到了夏天会比较活跃好动,冬天比较安静。

冬天北方室内有了暖气之后,室内温度很高,有的达到28摄氏度,甚至更高,许多人都穿着半袖衫、短裤,大家在室内都是过着夏秋的温度,整整缺少了一个季节。这就造成了「树不长根」的结果。

《黄帝内经》里讲过,在冬三月,人适合闭藏。如果你让室内温度升高,人就容易从皮肤泄掉精气。

《黄帝内经》同时还提到:「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意思就是到了春天的时候会四肢软弱无力,包括机体上的关节、肌肉等会发生疾病。「春困」就是一种痿厥的表现,人会感到倦、乏。

中医还有句话叫作:「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春天很多人易发哮喘、头痛、顽固的咳嗽等等,许多老人都说春天容易翻旧病,其实都是因为冬天没有保存好精气。

打个比方,比方说植物,我们都说现在把植物都伺候得很好,可为什么还会养死呢?尤其是我们在北方的室内,四季不全,不养根,楼房又不接地气,植物就特别容易被养死。

至于南方的冬天比较阴冷,普遍没有暖气,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少,但南方有南方的问题。在南方还是不要住在潮湿阴冷的地方。

冬天「南宜温补,北宜清淡」。南方潮湿,可以吃点温补的东西。什么样的温补呢?并不是吃大鱼大肉,而是可以吃一点桂皮、大料这些辛温的东西,帮助活化气血,也能够御寒。

北方有了暖气之后,冬季进补、贴秋膘这样的事情就不适宜了。一定要清淡,许多人迷信「冬季进补,上山打虎」这样的说法,然后出现胸闷、心烦、燥热等症状,出去户外吸一口凉风反倒舒服了。这就是因为他在暖气的环境里,再加上进补,太多的能量憋在体内,出现了肺热,身体的运行已经失衡。

我建议北方开暖气的室内的温度不要高于15摄氏度,这是对于人体没有伤害的一个温度,如果实在觉得冷的话,也不要超过18摄氏度,这是一个极限了。

冬天尽量以收摄为主

除了温度和天时的顺应之外,我们主观上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保养身体呢?

首先,要少吃麻辣,麻辣是属于发散的,主要发散的是人的精气、元气。麻辣与桂皮的温补不同,人一吃麻辣发散精气,就容易兴奋,不利于冬天闭藏。

在南方可以用一点桂皮、当归熬水或者煲汤,起到活化气血,温补御寒的作用。

北方因为有暖气又干燥,不适合吃辛燥的东西,例如:辣椒,麻辣口味的火锅、香锅等等;而是比较适合吃一点滋阴的东西,例如:银耳、木耳、山药、蒸过的梨等等,这些都是能够滋阴的食物,但不要吃生冷。

其次,不要过于操劳。《黄帝内经》讲冬天天地闭藏,人也应该闭藏,如果你工作太繁忙、太操劳,这是不适合养生的。

至于运动,冬天只宜轻微运动,稍稍活动一下身体和气血,冬天剧烈运动出汗会大伤元气。冬天最适合的运动是「导引」。导引是什么呢?比如:打坐、站桩,这些方法都是把气血往下引的。

此时应该顺应天地气机,减少头脑的思虑和烦躁,让气血下行,而不是做那种激烈型的运动让自己大汗淋漓。

另外,冬天还有一个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泡脚,泡脚也是可以引气血下行的。睡前是人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刻,也是需要闭藏的时候,所以我们一般常说睡前泡脚、冬天泡脚都是非常好的。

顺应天地之道从来都是最好的养生

所以真正的养生投资是不用额外花钱的

不仅不花钱,还省钱

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现在已经冬至,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非常冷了,冬季养生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进入冬季后,气温明显下降,很多人的前列腺炎也开始反复了,频遗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了,腰酸腰痛的表现也增多了。

中医认为冬季是藏精的时节,精要藏得住,藏得深,就像藏一个宝贝一样,如果 肾精能够单独分离出来,那最好藏在有 5 米钢板保护的银行金库内,谁也别想盗走!

肾精是人体最宝贵的能量资源,就像人体的核能一样,就像液体钻石般宝贵, 《黄帝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懂得冬季养 藏之道,在冬季依然精液频泄,那么身体必然会日趋衰弱,到来年春天很可能会爆发出各种伤精症状,人的精气神也会变得极度萎靡,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一看 就是气色极差、鬼气缠身,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甚至很厌恶。

善养生者,必奉于藏!藏功一定要好,冬季要格外注重养藏,就像运动员格外注重冬训一样,通过冬季的养藏和积累,在来年就会迸发出超强的身心状态。

冬季养生分享以下五个要点,具体如下
一,适量锻炼,严格控制出汗量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锻炼,不仅能提高 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还可以磨炼意志。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身体强健,御寒能力强,但是如果锻炼的方式和锻炼的强度安排不当,则容易导致感冒或者其他的身体不适。

另外,超负荷的锻炼也会使机体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所谓过犹不及,所以冬季锻炼其实有着很深的学问。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日子可以 选择在户外活动,在大风降温或者冰雪连天的日子,则不妨在室内锻炼,可以灵活安排。

冬季气候寒冷,肌肉韧带的弹性、伸展性降低,粘滞性增高,关节不灵 活,常感身体僵硬活动不便,因而突然进行剧烈活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扭伤等 伤害。冬季锻炼,应该特别注意热身,先做一些较缓和、运动量较低的热身运动。

冬季锻炼的方式,诸如太极拳、养生气功、慢跑、快走、跳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年轻人打打球也很不错,但要注意运动量,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动则生阳,阳虚的人应以动养为先,但切记不可过于剧烈,阴虚的人应以静养为先,但也需配合动养。动静结合,方合养生大道。

锻炼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控制出汗量,大汗伤阳,对身体恢复很不利,偶尔一次大汗还不觉得,如果经常出大汗,人很快就会虚掉。之前就有戒友听说跑步好,就天天几千米,结果身体恢复反而不理想。我现在每次锻炼,对出汗量都有严格的控制,每次身体发热快要出汗时,我就会降低运动强度,从跑改为快走,这样就可以把出汗量控制在微汗的程度,冬季养藏,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出大汗。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冬季养生要“无泄皮肤”,意思是说不要使皮肤开泄而出汗,中医认为,“盖汗之为 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汗液就是阳气蒸腾阴液所致,因此出汗过多 也会损伤阳气。

二,天人相应,早睡晚起,增加日晒量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所以古人主张要“早卧晚起”,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

这里的早睡晚起,并不是让你睡到10 点或者 11 点再起来,而是相对于其他季节的晚起。中医也讲到久卧伤气,适当的睡眠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睡眠少则会伤身,气血得不到补养,但是睡眠太多也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的现象。

冬天一定要多晒晒太阳,晒太阳的时候又可以重点晒晒头部和背部。冬天晒太阳 就是接天气,可以起到生发、滋养人体阳气的作用,让人体阴阳达到一个平衡。

在冬天里晒太阳,对增加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调节中枢神经、增强人体各部位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均大有益处。特别是对骨质疏松 症,有着非常好的疗养效果,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 作用。坐着、站着或者锻炼时,可以后背对着太阳。

三,多做养生功法,严格控遗

一定要在养生方面多下功夫,懂得养生的会恢复得更快、更好。养生是门大学问,开始自觉钻研养生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养生觉悟,养生觉悟上去了,对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怎么做才能恢复得更好,这些都是学问。

必须要学会养生,养生就包括戒色保精的内容。

进入冬季后,很多人也出现了频遗,如何控遗是一大难关,

出现频遗也很影响身体的恢复,毕竟遗精也是漏,冬季这个养藏的季节里,这样频繁地漏,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四,注重食疗,提升免疫力

俗话说,冬天进好补,来年打老虎!做好食补,少进药铺。冬季有补冬之说,冬 天是应该在食补方面特意加强,这样明年春天来临时,就会龙马精神,虎虎生威。

但是食补方面的水也很深,有的人一听说进补,就以为吃山珍海味肥甘厚腻才叫补,结果往往是瞎补乱补一通,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补出不少毛病。补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安排,千万不可盲目瞎补,适合别人的食材,很可能完全不适合你, 别人吃了一点事都没有,而你吃了很可能就会出现腹胀便秘或者开始便溏。

在食疗方面,我首推粥疗,山药粥、红枣粥、百合粥、五谷养生粥、红豆薏米粥、核桃粥、燕麦粥、黑芝麻粳米粥、银耳白果粥、 莲藕大米粥、南瓜小米粥、五仁粥、栗子桂圆粥、五豆粥、胡萝卜粥、芡实粥、 仙人粥、黑米八宝粥等等,这些粥都不错,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食用。

补物实在很多,并不一定要大荤大肉,每天大荤大肉,实在很危险,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长期高脂饮食(大荤)不仅会加重肾病患者已有的肾损害,也会导致健康人的肾脏受损。

冬补我是不建议吃大荤的,肉还是尽量少吃,这样对控制欲望很有帮助。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苡仁。

肠胃缓泻症,胡桃米粥炖。

防治脚气病,米糠煮粥饮。

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

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

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

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治理血小板,煮粥花生衣。

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

要得皮肤好,米粥煮红枣。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

粥疗歌

五,心地善良,心灵纯净、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相也是如此,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现代人就是心太累,各种烦恼,而且心也太脏了, 充满了积垢,特别是黄毒的积垢,潜意识里太多太多了,很多人经常看 H,把自 己整个儿洗成了黄脑,看到女性马上就条件反射地起邪念,浑身上下笼罩着一股 邪秽之气,让人厌恶。

《中外卫生要旨》:“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者养心,仁就是要做 到温和、善良、宽宏、厚道。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唐代大医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 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荀子言“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子更精辟地指出: “大德必得其寿”。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们应该保有一颗善心,多行善事,积善成德,善则生阳,助人即助己,为善最乐,妙不可言。《黄帝内经》也强调“德全不危也!”,同时也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畅通的经络需要的是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久而久之,疾病必然会爆发出来。不仅要让心保持清净纯正,更要让心充满善意,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灵,自己的心胸也要保持开阔,如海阔天空一般,是一种大场面、大境界,坚持修善之人,一定会感受到真正的大快乐、大愉悦!

  低温天气,人体受到严寒的影响,抵抗力会大大降低。此时喝一碗温暖身心的热粥,既能驱散阴寒之气,又可为人体补充养分,若在其中加入一些“特殊”食材,将粥品进行“私人定制”,还有疗疾之效,可谓一举三得。今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艳教授就为大家推荐几款味美香糯的食疗粥。

山药桂圆粥——缓解失眠症状

  原料:鲜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5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粳米50克。

  做法: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荔枝、五味子同置锅内,加入淘洗净的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山药具有镇心神、补心气、健脑益智作用;桂圆是治失眠健忘的补品;荔枝能通神益智、养心神、补气血;五味子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故此粥适宜于心悸失眠、眩晕健忘、神疲乏力者食用。

红枣茯苓粥——美容健脾消肿

  原料:粳米100克、茯苓30克、枣(干)30克等。

  做法: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沸即成,可酌加红糖。

  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减肥的功效,外用具有祛斑的功效。这款粥能健脾胃,利水肿,淡斑美容。

神仙粥——发散风寒解疼痛

  原料:生姜5克、连须葱白7根、糯米100克、米醋约15克。

  做法:将糯米淘洗干净;在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当水烧开后,将糯米与生姜放入砂锅内,并搅拌防止粘锅;煮至一二沸,再放进葱白煮5分钟;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疼、发热、畏寒、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恶呕、不思饮食等症。

枸杞玉米粥——调压降血脂

  原料:玉米面(黄)100克、枸杞子15克、牛膝20克、姜5克、大葱3克、盐2克、鸡精2克、鸡油20克。

  做法:将枸杞洗净;牛膝去杂质,润透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玉米粉置于大碗内,加入100毫升清水,调散备用;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将锅置大火上,加入500毫升清水烧沸;放入牛膝、枸杞,再加入稀玉米粉搅匀;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盐、鸡精、鸡油即成。

  功效:调中和胃,调节血脂,降低血压。适于肠胃热积,高血压等症。

一碗好粥是怎么煮出来的

很多人都表示,在饭店喝的粥又香又糯,为什么在家煮的就总差些味道呢?专家介绍,烹制一碗好粥也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的。

首先选米。建议用新米。因为新米油大,颗粒内水分大,性黏,煮出来的粥液水米交融,甘香开胃。如果熬到火候,上面就会出现一层米油,那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脂类、蛋白质,最养人。同时用砂锅煮粥保留营养最充分。

其次用水。水有很多种,不同的水煮出来的粥味道不一样。我们一般家里用自来水煮粥,也可用经过净化的纯净水煮粥,味道更好。

第三,需要注意加水的比例。最好一次加好水,不要中间再添水。居家一般水与大米的比例为4:1。

第四,火候问题。将米煮成糜烂状最为适宜。先旺火煮沸,再转至小火。如果火候不到,粥的香味出不来。煮粥搅时顺着一个方向,直到粥呈自然黏稠状。煮粥时不停火、不加碱,否则会令维生素B族大量流失,并且有损味道。

第五,做食疗粥时注意将粥和料尽量分开煮。粥底是粥底,辅料是辅料,辅料单独焯水,再放一起熬制,不超10分钟,这样各种食材本身的味道才能散发出来。

文源:希言館,正安聚友会,戒色学苑,辽宁微健康

(0)

相关推荐

  • 唐宋名家食疗养生有一套

    随着大暑节气和中伏相继到来,当前正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温度最高的三伏天的中段.伏天养生除了贴"三伏贴",食疗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我国食疗历史悠久,在古人几千年的实践和总结下,产生了不 ...

  • 冬季生活以收摄为原则

    本  期  导  读 冬季养生,南北方有差异. 谨防暖气综合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北方的冬天每年在来暖气之后医院里的病人要比来暖气之前多得多,尤其是儿科门诊,儿童的感冒.腹泻等病症全面爆 ...

  • 冬季逆天而行的代价,你知道吗 | 刘希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北方的冬天每年在来暖气之后医院里的病人要比来暖气之前多得多,尤其是儿科门诊,儿童的感冒.腹泻等病症全面爆发,这是为什么呢? 我要讲的就是,北方人在冬天使用的暖气已经成为 ...

  • 徐文兵/刘希彦/余浩:我们不是反对你吃水果,而是阻止你毁掉身体!

    中医似乎总在跟"现代医学"唱反调.余浩每天看病后都要交代病人不要吃水果,这些病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常问为什么呢?徐文兵坚决反对为了减肥.美容.长寿等各种目的"每天一个苹果& ...

  • 刘希彦:两把钥匙打开一切疾病的锁

    病例 吃出来的病 我曾经治过一个浑身皮肤瘙痒的病人,特别是到了冬天,她的病情更加严重.经过辨证,她是阳明里热,肠胃里头不干净,是典型的阳明证. 这个病辨证不难,只是治疗后,病情反反复复,不能彻底痊愈. ...

  • 肥胖的原因以及中医的减肥方法(by 刘希彦) | 中医学习笔记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六月伴侣没,七月被晒黑,八月待室内,九月更加肥!十月相亲累,十一月没人陪,十二月无三围,一月更悲催,二月不知谁." 这是很流行一首打油诗~ 相 ...

  • 生大病的多了!刘希彦:万病出表皆是好事

    长疮的少了,生大病的多了 有人说现在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医疗技术越来越好.但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似乎与此有差距:时下肿瘤类.器官衰竭类.心血管类.中风类的大病越来越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且呈年轻化趋势. ...

  • 刘希彦·高血压其实不算什么

    口述:刘希彦 文字整理:张琼 用道家思维解读高血压 我是研究汉传古中医的,就是汉代之前的中医,汉代之前的古中医是道家思维的.道家思维又是什么呢,说简单些,就是顺应一切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既然用道家思维 ...

  • 刘希彦:为何不孕不育越来越多?

    刘希彦 国学研究者 国学研究者,在古中医.红学.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涉猎.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 导读   我们把西方的生活方式搬过来的时候,要想想这一切是不是真的适合我们 ...

  • 刘希彦:长疮的少了,生大病的多了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刘希彦:长疮的少了,生大病的多了 采访者:张琼 有人说现在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医疗技术越来越好.但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似乎与此有差距:时下肿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