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译中“速记笔记”的要点

英语口译中“速记笔记”的要点

在许多正式的英语口语翻译中,“速记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速记笔记”是口译的关键。使用“速记笔记”,是为了补充大脑短期记忆和耐久力的不足,以保证翻译的精确度,并保证其不受讲话人持续时间的影响。

如果完全依赖记忆,又没有异常的天赋,即使精力充沛的年青人,也不能胜任高级口译对精确度和耐久力的要求。实际例子,我在工作中多次遇到和感受过。可以说,任何口译员没有不靠“速记笔记”的。但是,高级口译使用的“速记笔记”与一般概念的“笔记”,是完全两回事。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记忆,思维,和反应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必要全部照搬什么“统一的方法”,事实上,也没有“统一的方法”。最好用的“速记笔记”方式是你自己发展出来的、适合自己的系统。

比如,“速记笔记”越简单,记录就越迅速。但笔记简单了,对短期记忆的要求就相对提高了。所以,笔记多少为最佳,因人而易,需要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方式。

概括地讲,“速记笔记”的主要特点与技巧有以下几点:

1)少写多划。划线条比写文字快。线条形象,相当于翻译的“半成品”,有助译员眼看笔记,口出译文。但有两种情况下应该尽量适用线条:a)表示动作和动态的词句。比如,以上升的斜线代表“发展”、“增加”、“进步”、“进一步”;以下降的斜线代表“减少”、”下降”、“恶化”等等。b)表示因果或前后关系的词句。比如,用一条线代表“因为、所以”…之后”、“在…之前”,以体现出上下前后之间的关联关系。

2)少字多意。养成一个词的“速记笔记”不超过一个字的习惯。中文里有大量的词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只要看到其中一个,你的短期记忆就应该能够补齐其余的字。不必多写。比如,“中国”最多写个“中”。“北京”最多写个“北”。英文词也同理处理。“politics” 最多写“poli”,“government”最多写“gov”,等等。

另外,需要培养以“速记笔记”与记忆互动;看到一个字能说出几个字,甚至一串词的能力。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并这不难。比如,谈中国的近况,听到“改革,开放”记一个“改”字,不难从短期记忆中说出原文。听到“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记“PM”,也同样能说出原文。

3)少线多指。通常用一小组线条、标记。否则在自己本来熟悉的中英文之外,又编出一套自己不熟悉的文码使用,会导致需要想一想用哪个符号的情况,适得其反。

4)少横多竖。采取从上往下的阶梯结构记录,尽量少用通常书写时的横向记录。阶梯结构形象地体现出上下文的逻辑结构,简化了译员的思维过程,方便出译文。

5) 快速书写。必须发展自己的汉字快速书写系统。口译“速记笔记”完全是给自己看的,而且只需要几分钟之内能看懂就行。很多汉字笔划减少后,并不影响确认。这里讲的不是潦草,而是除了实际口译经常不得不潦草之外,花一些时间,把练习中或口译工作中常用的字琢磨一下,看看可以怎样减少笔划,或理顺笔划,一笔成字。

6)明确结束。口译中,讲话人说一段,停下来让译员译一段,然后再继续。这样,上一段话和下一段话之间,必须有明确的界限。上一次的结束点,就成了下一次翻译的开始点。其重要性在于,如果“速记笔记”是从本子的1/3处开始的,下一段话可能写了2-3页,翻回来口译时,眼光无法确定这页上面哪一条线或符号是这次翻译内容的开始点。所以需要标明。由于从译员说完,到讲话人再开始这段时间都在翻译的掌握之内,所以译员说完时,顺手划一道线,再示意讲话人继续讲。此外,如果觉得划线不够清楚,可改为一个圆圈再一横线,以便强化翻译段落起始位置的记忆。

“速记笔记”所需装备很简单:可使用带有活页圈的笔记本,因为有活页圈才能来回翻倒方便。笔记本大小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最好适用英制的A5开。放在手上不大不小,感觉舒适。记完一页,翻过去一页。讲话人收口后,一把抓地全部翻回来,落眼处正是这个段子的开头。然后,译一页,翻过去一页。这段译完后,把翻过去的几页一把压在手掌中。这等于是用手掌把已经翻完的,和下一段的笔记清楚分开。这点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出现讲话人收口后,你来回翻找本段首页的难堪局面。老郑2009.03.3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