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安 || 牵挂 ||“延安•红韵”杯“我的扶贫故事”优秀征文展播(41)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牵挂

文 | 图 杨富安(陕西商南)

  今年常常下乡,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十里坪镇中棚村。

  十里坪镇距商南县城120公里,与郧西县、山阳县接壤,是商南县最偏远的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小镇。

  那是个寒风呼啸的日子,我和局长一行4人,一路伴着潺潺的流水和呼呼的寒风,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来到十里坪镇。

  镇上的段书记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镇上的一些情况,就匆匆地来到中棚社区。

  中棚社区是单位的扶贫联系点,距赵川镇10公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境而过,就在这条河流的源头,曾经发生过一场红色的革命斗争,至今留下闻名遐迩的中原会议白鲁础遗址,就是这个四合院瓦房结构的解放战争会议遗址,成为全县党员和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中午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我们说明了来意,在丁支书的引领下,去村里察看情况。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听丁支书介绍说,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605户,2012人,党员56人。这几年,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留下老人和孩子。由于这地方山大沟深,自然资源匮乏,居住环境落后,基础设施不足,信息不畅,教育落后,医疗条件差等原因,贫困人口众多。

  根据今年中央扶贫攻坚政策,在3年内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任重道远呀!村委会一班人,根据村容村情,归纳了村民贫困的原因:收入低,来源单一,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欠缺;重大疾病或意外伤残,无基本社会保障;孩子就学致贫;文化素质低下;缺资金、技术、项目等。丁支书侃侃而谈,我们细心聆听,局长还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当我们来到村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已经放学,院子里有几十个孩子天真活泼的玩耍。一位头发花白的教师告诉我们,这些是寄宿留守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学校,很小就开始住宿,只有到星期天才能回到爷爷奶奶身边,我们当老师的责任不小呀!

  跟随丁支书走完整个村子,已是夕阳沉落。冬日的太阳,在大山里落的早,暮霭笼罩大地,袅袅的炊烟徐徐升起,鸦雀停止了鸣叫,钻进空旷的山林,几声狗吠从远处传来,打破山野村庄的宁静。

  我们谢绝丁支书的盛情挽留,回到县城,已是午夜时分。家里,妻在酣睡,进入梦乡,但我睡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因为脑海里闪现的是落后的山庄,破败的农舍,衣衫褴褛的老人,致残的农妇,渴望的眼神,这些情景,这些贫困的人们,怎能不让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时时牵挂呢?

  春光灿烂桃花盛开的季节,我跟随局长一起,又去了扶贫村。

  

  风情三月的农村,景色宜人,惹人陶醉。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灿然盛开,满地金黄,让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那一丛丛一簇簇红的、粉的、白的山桃花,点缀在黄绿相间的山坡,仿佛向人微笑示意;那澄碧的天空、涓涓的流水、青青的麦苗、掩映的小楼、曼妙的身影、翩翩的舞蝶、构成了浑然天成水乳交融的乡村田园美景图。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停下匆匆的脚步,驻足凝望,倾听花语,触摸花容,让自己的身心彻底融入自然,享受山野风光的情趣,忘却生活的烦恼和世间的杂陈,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明净。

  这一天,我们开了一辆大卡车,给村部送去了会议桌椅、电脑、电视,还有5万元现金。局长在会上郑重地表示,地税局包扶中棚社区,什么时候不脱贫,什么时候不撤离。针对村民贫困的各种原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拿出包扶构想: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人口,实施异地搬迁,将这部分人安置到条件较好的地方生活;对有劳动生活能力的人,通过项目、资金、技术,扶持生产,如发展中药材、香菇、木耳、茶叶、散养土鸡、牛羊猪梅花鹿养殖、核桃板栗嫁接、大棚蔬菜、地膜花生洋芋等;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实施招商、引商、安商策略,发展矿业开采、土特产品加工企业;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打通与郧西县、山阳县、金丝峡景区的道路瓶颈;努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大对外信息沟通和交流;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和病残人员,制定科学的低保养老政策。

  我们的实际行动和可行的包扶方案,得到镇上领导和村民的拥护和好评。

  单位实行一对一帮扶,分配给我的包扶对象叫周焕福,他家里的贫困情况怎样呢?成为我心中的牵挂。

  4月28日,晨曦初露,我背起生活用品行囊,再一次和同事来到扶贫村。

  在村部匆匆用过午饭,我就向谢文书打听周焕福家里的情况。

  他家在三河沟垴,从村部出发有40多里路,与湖北郧西县交界,是全村最远最偏僻的地方。

  我不顾山高路远,不顾奔波劳累,急于想见到周焕福,想知道他家的情况,就借用张主任的摩托车,前去寻找。

  车在三河水泥路上行驶。路边,绿柳婀娜,泉水叮咚,山雀啾啾,花香阵阵。我顾不得欣赏沿途这样的美景,心里一直惦记着他。

  大约走完30多里水泥路,山势陡峭起来,路面愈来愈窄,前面出现分岔路口,正当我不知去向期间,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扛着农具走来,我赶忙上前探问。

  我顺着老人指的小路,来到一个有四五户人家居住的台子上。这些人家房屋陈旧,破败不堪,还有一家居住石板房,显出极度贫困的模样。

  路边,一个妇女正在种地,她告诉我,对面半坡上的那户人家就是周焕福家里。

  我放好摩托车,跨过一条溪流,见溪水清澈,洗把脸,就朝半坡上的那户人家走去。

  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远远地望见三间瓦房坐落在山坳里,墙皮脱落,屋顶凹陷,瓦楞上长着许多杂草。

  走近这户人家,房前是一块青青的麦地,地埂边几株梨花正在怒放,似乎在欢迎我这个到来的陌生人;房后是陡峭的山岭,林木已经吐翠,一条山路延伸到坡顶;房屋右边是一片茂密青翠的竹林,竹林里几只母鸡正在捉虫,竹林边有两个猪圈,一头猪看上去有百十斤重,另一个圈里养有一个猪崽,嗷嗷直叫;房屋左边十几米处,一泓潭水,碧绿清澈,显然是这家吃水洗衣的地方。就在这泓泉水不远处,一个鬓角微白的男子正在挖地,他见我走近,就赶忙放下手上的锄头,将我迎进屋里在板凳上坐下,从房内拿个搪瓷缸,倒了一杯白开水,放在我的面前。

  他说,他就叫周焕福,今年54岁,小学文化,家里共有6口人,上头有个76岁的老妈,常年有病,卧床不起。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9岁,与媳妇一起外出打工,媳妇是山后边的湖北人,生有一个儿子,已经7岁,在村上小学上二年级,寄宿在亲戚家里。小儿子27岁,在十堰市一家汽车公司打工,至今还未谈下对象,像他这样的年龄,在山沟里算是大龄青年了。

  我问到他的媳妇,他的眼里满含悲伤,娓娓向我诉说往事。我媳妇是个勤劳善良节俭持家的好女人,可惜在去年夏天,突发疾病,还未送到医院就去世了,至今欠有外债8000多块。

  我喝了点水,起身在屋里看看。上屋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枯瘦如柴,卧在床上,这就是他的母亲。下屋里,是大儿子的卧室,没有几件新式家俱,只有一台彩电放在墙角处,上面积满灰尘。堂屋里,搭有锅灶,是那种非常古老的锅台,一盏灯泡静静地掉立着,上面沾满污渍。正走动间,一只老鼠窜出来,在眼前画个弧线跑进上屋。

  我默默地听着他的述说,心里沉沉的,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涌上心头。像他这样的贫困程度,按照政府的计划,三年能实现脱贫目标吗?我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有多大本事和能耐去帮扶呢?面对他这样的家庭条件,又怎样实施帮扶计划呢?这些问题萦绕在心头,让我陷入久久的沉思。

  现在,我唯一能够做到的,是从口袋里掏出300元钱,递到周焕福手上,鼓励他转换脑筋,利用有利的资源,发展一个项目,早日脱贫致富。离开时,留下电话号码,说有什么困难就找我联系。

  夕阳落在了山头,我迈着沉重的步子下山,跨上摩托车回到村部。

  晚上,和同事说起周焕福家里的情况,同事也不免同情他的遭遇。我们除过怜悯,又能做些什么事呢?我不断地在心里反问自己。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到了六一儿童节。商南地税局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我再次来到扶贫村。

  在中棚小学里,我特意找到校长,认识周焕福的孙子,与他结对,送给他书包、文具盒、字典和玩具之类的东西。看到眼前这个可爱活泼的孩子,拉住他的小手,抚摸他的脑袋,用期望的目光,鼓励他认真读书,快乐成长。

  夏日里,我在办公室里给周换福打了几次电话,想了解一些关于他的情况,可都未接通电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德盛超市门口,遇到中棚社区的张主任,他告诉我,镇上给周焕福家里争取到农商行的扶贫贷款,购买了1万袋香菇辅料,通过这个项目,实现脱贫目标。

  我听了张主任的话,为他终于有了项目脱贫,感到由衷的喜悦。

  现在,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他种植的香菇也到了生长旺季,现在情况怎样呢?收获了吗?能卖个好价钱吗?依然是我的惦记,依然是我的牵挂。

END
作者简介

  杨富安,陕西省商南县人,现为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精短小说研究会会员、河南省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商洛市写作学会秘书长、《秦岭文化》责任编辑。曾在《华夏散文》《散文》《散文选刊》《陕西文学界》《百花园》《精短小说》《小说月刊》《中国税务报》《商洛日报》《中国作家网》《散文网》《江山文学网》等发表文学作品100万字。《我爱兰草花》入选《2015散文百家精选》,《局长扶贫》入选《中外当代诗歌散文精品集》,《两杯咖啡》入选《2015中国年度微型小说》,《借条》入选《陕西小小说20年经典》,有20多篇作品获得中省市嘉奖。正在出版散文集《总有一朵花为你开放》。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开展,欢迎关注了解。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价值260元)、价值128元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二等奖两名,各奖励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两提。

  三等奖三名,各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赞赏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