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段思平考略(上
大理国段思平考略(上)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430□ 黄有光南诏国与大理国的疆域包括今云南全省、四川西南、贵州西部、广西西部,以及缅甸北部、老挝、泰国北部地区。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从统一洱海区域开始,进而统一云南,与吐蕃、唐朝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以致相互争战,从而连成难以分离的整体。《新唐书·南诏传》说:“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虽不尽妥当,但亦道出南诏对唐王朝的影响之大。大理国在相对稳定、和平的历史时期,推动云南社会、经济、文化向前发展。宋王朝消极地汲取“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教训,为全力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对大理国采取不进取亦不排斥的和平共处原则,不采取军事行动,不开展政治活动,仅保持经济、文化交流。所以,宋王朝忽视大理国的战略地位亦大吃苦头。蒙古大军轻而易举地占领大理后,宋王朝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危局。蒙古人利用大理的资源与爨僰军,从云贵高原挥师东进,宋王朝的灭亡也就无可挽回。南诏、大理奠定了元明清云南发展的根基,为元明清的大一统创造了良好条件。没有南诏、大理,今天的云南就不会有如此值得各族人民自豪的灿烂文化。段氏溯源大理政权的建立者为段思平。段氏之祖先,诸本《南诏野史》引《哀牢夷传》称为云南土著:哀牢山下有妇名奴息波,生十女,九隆兄弟娶之,立为十姓,段姓其一。然而,此记载显然不可信。第一,根据《华阳国志》诸书所载,汉晋之际的南中大姓之中并无段氏。第二,此处所引《哀牢夷传》应为《哀牢世传》,系明人所著,与汉杨终所撰《哀牢传》一书绝不相同。近年在大理五华楼发现的元碑《故理阳寨长官司案牍段琏墓铭并序》,又持另一说法:“案牍姓段氏,讳琏,考其世袭源流,乃楚庄蹻之将官也。威王使蹻伐滇,既克,会秦灭楚,蹻遂留王滇池,以其众分为五将,而己总以统之,因成一百□□之属,段氏其一也。其族属爵秩,具有家谱,兹不复赘。”根据现有的材料,庄蹻入滇与段氏族属似乎并无直接关系。否则,秦汉之际已成为望族的段氏不可能在《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载大姓之中没有记载。因此,这段源自家谱的材料只能说明,为了与其他诸姓势力抗衡,大理时期段氏已将家世追溯到先秦,以此证明自己王于滇中的合理性。极为普遍的说法是,段氏之先本武威郡人。“武威”即今甘肃武威,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郡,以后相沿不废,直至宋时改西凉府。檀萃《诏史补》等书又称:“段氏之先本武威郡姑臧人。”姑臧为县始于汉武帝时,世为武威郡治所。因此,武威与姑臧没有分别,都是指今甘肃武威。在确定了云南段氏源自姑臧之后,史书又进一步认定段思平等人就是汉太尉段颖之后:“段思平者,其先武威姑臧人,汉太尉段颖之后。”关于姑臧段氏的情况,檀萃在《诏史补》中也有简略考证:“汉段会宗以天水上圭人为西域都护,颖盖其从曾孙,以平羌功封新丰侯,官至太尉者二人,前、后二书并有传。段氏世居西塞,子孙散处,或仕中国,或入蛮陬。段荣、段韶显于北齐,段志元为唐佐命,其后段文昌遂相穆宗,皆武威姑臧之族也。”林宝《元和姓纂》卷九《诸郡段氏》引《云南状》云:“魏末,段廷没蛮,代为渠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孙左,领大将军。生子光、子游、子英。子光试太仆卿、长川王,生秀;子英,率府遂郡王、神营州兵马使。”从现在所见到的可信材料来看,段姓在云南是直到皮罗阁时才出现的。所以,上文的“魏末”应是西魏之末。在西魏北周的氐羌举事中,正好就有一位名叫段吒的首领,事败后被政府所杀。害怕祸及,或即导致了段氏家族的举族南迁。段氏崛起段氏进入云南后,初为“渠帅”,即以段氏为核心的南迁氐羌部族的首领。至段凭时入朝(当在唐初),拜为云南刺史,其后,段氏一族世任唐代要职:段左领大将军,段子光试太仆卿、长川王,段子英率府遂郡王、神营州兵马使。诸本《南诏野史》并称:“段氏,武威人,祖段俭魏为阁罗凤将,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国忠,拜相,六传而生思平。”作为段思平的直系六祖,段国忠一名亦见于《南诏德化碑》碑阴题名,时为清平官、大将军,威权极重。至皮罗阁时,有段道超者得封国师,段氏势力迅速膨胀。至阁罗凤,遂出现了像段俭魏这样权势极重的段氏显贵。李京《云南志略》载:“思平,蒙清平官忠国六世孙,布燮保隆之子。”段俭魏而下,史书上提到段思平直系血亲的仅段保隆一位,为段思平之父。按照诸本《南诏野史》记载:“其母过江触木有孕,生二子,长思平,次思良。”作为早已脱离了这一发展阶段的段氏家族而言,这个神话的产生很是耐人寻味。寂裕《白国因由》载:“夫段思平者,三灵之子也。《白古通》云:梅树结李,渐大如瓜。忽一夜李坠,有娃啼声。邻夫妇起而视之,见一女子,彼因无嗣,乃收而育之。既长,乡人求配弗许。忽有三灵白帝与之偎,生思平、思良。”这段记述更为详细,点出了三灵白帝为其生父。关于三灵白帝,镌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的《三灵庙碑记》有较详细叙述:“窃闻三灵者,其来尚矣。按《白史》,自天宝壬辰,蒙诏阁罗凤神武王时,肇兴神迹,至灵至圣,其一灵乃土番之酋长,二灵乃唐之大将,三灵乃蒙诏神武偏妃之子也。厥诞生时,中宫无出,阴谋以猴儿□(易)而废弃,埋于太和城之道旁,密遣侍女夙夜视之。冢生一苇而畅茂,群牛往复,有一嘏牯牛先来爱护。一旦,斑孛忽食之。女遂报于宫中,宰孛剖腹,出一男子,披戴金盔甲,执剑,恨指,腾空而北往吐蕃。后率□(众)伐太和,至德源城,蒙诏乞和而归。后同二将复举兵至摩用,大战弗克,回至喜睑赤佛堂前,三将殒□(命),乃托梦院旁耆老曰:若立庙祀享,能遍水利,除灾害。遂定星揆日,不月而庙宇成焉。由是雨阳时若,□(五)谷丰稔。每于四月十九日,阖郡祈告。迄异牟寻孝恒王,追封号元祖重光鼎祚皇帝、圣德兴邦皇帝、镇子佛景皇帝。院旁有一长者之嗣,默祷。其囿种一李树,结一大颗。坠地,现一女子,姿禀非凡。长者爱育,号白姐阿妹。蒙清平官段宝隆聘为夫人。浴濯霞移江,见木一段,□(逆)流触阿妹足。乃知元祖重光化为龙,感而有孕。将段木培于庙庭之右,吐木莲二枝。生思平、思胄,号先帝、先王。”(未完待续)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办公楼6楼玉溪网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2127 传真: 0877-2052127技术支持:玉溪网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