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古诗词之谜(之六)
了解这些诗词的作法,反过来,就知道如何去鉴赏诗词了。那就是,抓住语码所暗含的意义、体会意象所造就的情感,去捕捉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
拿一首诗,一首词,咱们鉴赏一下。这一诗一词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但咱们要通过对语码的解析,对意境的理解,会多一些感受。
看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小学课本里的,估计只要是读过两天书的,都会背这首诗。小学老师讲过,这是表达李白欢快心情的一首诗,《唐诗鉴赏辞典》上也是这么说。这样说对不对呢?
咱按语码、意境顺序来看这首诗。
先找出其语码。
彩云,指绚丽的云彩,给人一种美丽愉快的联想。
千里,让人感觉到远。
一日,与千里相响应,显得极快。
还,返回原来的地方叫还。联想一下,这里的还待着感情色彩,有种久别再回家的愉快。
猿声,咱们前面讲过,猿声凄厉,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啼不住,久久回响,不停地在耳边萦绕。
轻舟,给人以快的感觉,更给人卸去一切负担暗示。
万重山,太多的山,对旅途来说,山就阻碍,有万重山,象征着有多少难以接逾越的困难。
再看意境。
白帝城里是彩云缭绕,这是个让人愉快的地方。
千里江陵一日还。远过的地方那是我曾经待过的地方,如今只用一日我就回来了。这个意境中就有了回归兴奋,得到归宿的安定感。如果再联想一下,这中间还暗含着一个水的概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给人以时间匆匆,浮生如梦的感觉。
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个意象里有什么?猿声象征着凄凉,又是“啼不住”猿声,象征着那种让人感受到凄凉的东西还没有远去。
轻舟已过万重山,想象下,一叶轻舟顺水而下,在一座座山中飞快地穿行,一会儿就把山全部都抛在后面。这象征着什么,只要放下包袱,驾一叶轻舟,一切的障碍都将被甩在后面。
这样一分析,李白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思都出来了。
终于回家了,真让人高兴。那些缠绕不去的烦恼困苦,终将会成为过去。
我是一直从诗的文本来分析这首诗。希望咱们看到一首诗词,即使不知道作者是谁,也能从诗中读出个八九不离十的意思。但如果了解作者一些情况,更有助于对诗的理解。拿这首诗来说吧,如果知道这是李白六十岁时,在流放途中突然遇赦而返的话,就会明白,这诗中绝对不是只讲乐观愉快的情感。李白是个一直以大鹏自诩,想要“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结果站错了队,站到永王那边儿,平叛也成罪过,被流放到夜郎。这时他已六十岁,老年人了。可以说心情灰暗到极点。突然被赦,自是喜出望外,固然很高兴。但李白不是捏一捏就发出笑声的布偶,也有人之常情,也会痛苦。所以,作者说千里江陵一日还,感叹时光易逝,恍如作梦;写到猿声啼不住,把这种痛苦表达出来了。如果再了解李白喜欢山水的话,对那句“一日还”,还会多一层理解,就是遗憾,遗憾不能好好地欣赏山水。
这样一看这首诗,表达的就不只是高兴了,有怅惘,有痛苦,有遗憾,当然基调是高兴的,乐观的,更有过万重山的豪迈气概在。
这首诗一千多年来传唱不绝,不是因为他只表达了高兴,而是短短四句中表达了非常复杂的情感,传达的达观乐观的情绪,表达了向前看的豪迈气概。
再看一首词:
临江仙
作者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咱们还按那个顺序来看。
千里潇湘,长长的河流,河流往往比喻时间与历史,这里就有种让人遐想历史长河的暗示。
兰桡,屈原曾经写过的船,带入到历史中去。屈原被流放,还不忘国家。
独倚,孤独,却还有倚靠。
危樯,高高船桅杆,象征的高高的标杆。
妃瑟,湘妃鼓瑟。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都善于鼓瑟,哭舜南巡不返,泪洒湘竹,投湘水而死。象征着忠君爱国的传统。
古今情,屈原的情,湘妃的情,自个的情,都是爱国情。
人不见,象征着历史的更迭,时间的流逝,人事的代谢。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上数峰青,山峰是风吹不去,云遮不住,象征坚定不移的品质。
再看几个主要意象。
长长的潇湘水,在作者眼里,这是屈原曾经走过的地方,那一浪一波,都有屈原的影子在,水流一下子变成了历史长河。
月高风定露华清,这是个极高洁的意象,月亮高悬,风儿停歇,月光清白(露华指月光)。这是写景,也是写屈原的高洁,举世皆浊他独清,也是写自个的追求。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不看象征,只看表面的意思,就为这景的清丽而赞叹。再想想作者是在怀念屈原时所看,这里就给人更多联想,沉江的屈子精魂尤在,像星星一样,照亮了黑暗的河流。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一个人靠着高高的桅樯,情感却是悄悄地起了波浪,而这时又远远地听到似乎是湘妃的瑟声,清泠泠地浸人心脾。这又是将爱国的心思传达。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如梦如幻的人生,人事代谢,总归不见,但那种精神就像青山一样,高高耸立。
这样一分析,这首词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秦观要表达的是:虽被贬官流入到外地,但我也象屈原一样,心系国家,永不变更。
古人说过:“诗无达诂。”再好的理解也可能都是一孔之见,甚至是偏颇的。当代诗人海子说:“诗歌要求人的不是理解,而是对沉默与迷醉的共同介入。”我对沉默不感兴趣,倒是常常迷醉于诗歌,在读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思深远而有余虑。”感叹:“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是俺的公众号,请亲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