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单元课文重点梳理汇总,附答案

参考答案:

1、《草原》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 ,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2、《丁香结》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为“王孟”。“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这首诗写了云、雨、风、水、山、船、楼等多处景物,诗中的动词有:翻、遮、跳、入、吹。前两句从“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后两句用“狂风卷地”和“湖水如天”写出了“景奇”,句句写景,句句含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辛弃疾,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这首词通过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等景物的描写,渲染出夏夜的宁静迷人。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这篇文章借物抒情,描写了花的成长与凋谢,以花的口吻讲述花儿孕育于冬、开放于春、成长于夏、凋谢于秋,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不顾影自怜,从不孤芳自赏,借花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生活。

5、《七律·长征》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诱敌上山 ;③引上绝路 ;④英勇歼敌 ;⑤跳下悬崖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 , 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7、《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 年 10月 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8、《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9、《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竹节人 、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有趣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10、《宇宙生命之谜》让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条件: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11、《故宫博物院》围绕故宫博物院介绍了四个材料,材料一依次介绍了(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地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及作用 ,回望故宫全貌 。材料二简单介绍了重建太和殿的过程。材料三是摘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简单介绍故宫及参观故宫的相关事宜 ;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12、《桥》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位老支部书记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的事情,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先人后己、心系群众、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13、《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记叙穷苦渔民的桑娜与丈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善良、淳朴、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14、《在柏林》叙述的是在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遭到了两个小姑娘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一片寂静。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专栏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