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先要接纳自己
别把我们儿时深恶痛绝的,加诸孩子身上;
别让我们儿时报怨的父母,再被孩子抱怨。
大脑看似引领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更是掌握我们的情绪。很多行为,来自于情绪的驱动。而长久地浸入某一种情绪中,则形成性格;性格发展为习惯;而习惯,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而所有的一切,都归因都在于幼年时期对大脑的滋养与爱护。
《由内而外的教养》一书作为父母引导幼儿情绪、行为管理的代表作品,通过观察一个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以及成年以后如何看待童年经历,能够很好地预测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书中理论简单易懂,更胜在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检验家长自己的记忆体系和情绪运作方式,并帮助家长在与孩子建立亲密牢固的亲子关系。
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大脑与神经科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他融合心理学、脑科学和神经网络科学,创立了人际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密切关系。这也与著名的哈佛大学幸福课程提出观点有所呼应,即幸福感来自与自己身边联结最紧密的几个人的关系。
而大脑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幼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如何教育子女基于家长幼年的经历
书中在引言部分就提出如何理解自己童年被教养的经历会对你教育子女的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大家所说的熊孩子来自于熊家长,而熊家长是当年的熊孩子长大了。
但是,作为家长有一个强大的优势,就是在了解自己幼年经历的同时,扭转教育方法,为孩子打造一个全新的成长环境。话是这么说,其实做起来真的非常难。
我小时候语言类启蒙接触比较多,但是数学接触非常少。幼年经历导致自己内心深处都更爱和Barry阅读而抵触数学。所以我特别刻意培养Barry和数学的接触。现在反而是他,经常主动拿出数学教具让我和他一起玩耍,带我克服从小对数学的恐惧。
自我反思的缺失会导致历史重演
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自己幼年经历,孩子对我们的依恋就会受到影响。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将自身的情感经历和对世界的看法整合进与孩子的交流中。
很多公号都在渲染“阶层逐渐固化”,带出很多焦虑情绪。其实阶层的本质除了物质,更多的还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所谓“富不过三代”,不过是在某一代教育出了问题,孩子没有传承前辈勤奋努力、审时度势的好品德,没有做到居安思危、君子慎独。于是也就有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而这三十年,恰恰是下一代的而立之年。
故事的力量,也是亲子阅读的力量。
通过阅读故事,帮助孩子安抚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自己当下的处境。当孩子抽离事情本身,从局外人的角度看自己经历的事情,就会明白事情的真实情况以及接下来将会发生了什么,他的不快乐也会随之大大减少。
在我小时候,父母很少帮我分析事情客观情况与未来发展的推断,以致很长时间都会纠结在某一些事情中不能自拨。现在来看,作为父母,分析和解读自己的生活很重要,如果我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完整连贯的感受,则有助于孩子认识他们自己的生活。
同样,我非常感谢父母从小培养我阅读的习惯,以致于艰难的成年生活中会通过主动阅读书籍寻找人生的答案。于是,我会更加注重与Barry的交流,更加客观、理性地帮助他多角度看待问题。特别是在他人评价与自我意志的冲突,分享给他我对人生的看法,何时妥协、何时坚持。
创造连贯性是生活断续的前提假设,自我认识的整合则是永无止境的挑战。作为家长,首先学会成长和改变,是我们将挑战转化为发现的来源,也是我们引导孩子在人生之路进行智慧选择的基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