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园,晚清第一园——洪泽、扬州7日游第6天(3)
★旅游地点: 扬州何园
在东关街吃完饭,也没打算回去取车,反正附近公交车比较多,直接乘坐公交车前往何园,观光巴士坐到底就是何园了。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始建于清代中叶,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园主人是何芷舠。忍不住要吐槽一下扬州的人名啊,为什么都取一点生僻字呢,这个舠我就打不出来,又要手工造字,欺负我没有文化吗?
走到大门,就看到墙上写着“晚清第一园”五个五字,非常的醒目。再回想在个园的正门也看到四大名园,扬州人似乎有点太高调了吧?其实四大名园之一向来众说纷纭,个园能不能列入中国四大名园还是两说,晚清第一园的名头又是谁封的呢?
瘦西湖和个园我都不是第一次游,何园倒还真是第一次来,尤其是据说何园里的片石山房,还是石涛大师的作品。
不过扬州人把何园封为晚清第一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有很多名人都在何园寓居过,其中著名的国画大师黄宾虹,六度赴扬就寓居在何园的骑马楼东一楼。作家朱千华寓居何园五年有余,在骑马楼的东二楼,所以何园虽然建园比较晚,也留下了不少名人的手迹。
与个园黄氏家族没落而园林转手不同,何芷舠本人官至道台,又暗地经营盐业,可谓是脚踏官商两界,不仅手里有巨额的财富,家族也与李鸿章等人有着姻亲关系,何氏家族也人才辈出,因此即使在文革中也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依然可以保持原貌,从这个意义上来,称为晚清第一园,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查到这个第一园,是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题写的,他同时还提出了何园的四个天下第一,分别是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天下第一窗花窗,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难怪何园要把这个晚清第一园五个大字,写得比何园还要大得多了。
先说这个第一廊,何氏的复道回廊是何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建筑,被称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而我知道何园,也是从这座复道回廊开始的。
何园占地并不大,其中建筑面积达一半以上,可以说建筑的密度相当大了。可是走在何园里,却不会觉得局促,而觉得很轩敞,这是因为何园的复道回廊,把中国园林艺术的移步换景之美,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园里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上下两层,这些建筑之间用四通八达的回廊全部连接起来,可以说这条回廊贯穿全园,全长竟然达到1500多米,比北京的颐和园长廊还要长一倍有余。
双面回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形成复道,交叉口一边通向蝴蝶廊,另一边通向读书楼。回廊,扬州人俗称串楼,分两层,把住宅院落都串连在一起,墙上还有洞窗和漏窗。站在楼上的长廊里看风景,回环往复,能把整个何园都看全了。
天下第一窗也与复道回廊有关,指的就是回廊里的花窗和漏窗,取材大多是青瓦,颜色很素雅,又让人觉得十分别致,做工自然也极尽精致之能事。还有玉绣楼周围三面的山墙上,也有一排排的巨型花窗,因这些花窗,使主人坐在玉绣楼里,便能看满园美景,并且聆听从水心亭那里传来的唱戏和音乐,这位何大人真正是个会享受的人哪。
顺便说一下何园的主建筑玉绣楼,这是园主居住的地方,除了花窗艺术外,当然还有其他为人称道的地方。玉绣楼是前后两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前后两栋楼并列,统称玉绣楼,而其得名,缘自于院中所栽的广玉兰和绣球。
这座楼融会贯通了中西方的建筑理念,主重要的建筑特色是中国的串楼,四周的廊道连接成一个环形,从任何一个门出入,都可以沿着走廊回到原地。除了中式为主,还采纳了法式的百叶门窗、壁炉、铁艺床和日式的拉门等等,不知道何氏是否留学国外过。不过何芷舠少年成名,官运亨通,应该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和必要,可能是何氏的后人有类似的经历吧,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第一亭指的是水心亭,有人认为这是何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这是西园的主建筑。水心亭位于池塘中心,有石桥相通。有人说这座四方的敞亭是水上戏亭,当年何氏请戏班来园中唱堂会,就是在这里。我们走进来的时候,没有听到堂会,却看到有人拿着鱼网俯身在水里捞着什么。走近一问,原来是在打捞手机。该游客大概是被美景所迷,拍照的时候不小心就把手机丢水里了,现在一群人围拥着用鱼网捞。还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管用,手机真被捞上来了,就是不知道防不防水,还能不能用,暂时自然不能为主人提供拍照功能了。
这里风景确实很美,布局精致而巧妙,据说《红楼梦》、《还珠格格》、《青青河边草》等一百多部影视剧都曾经在这里取景。
池塘西面有一组假山,周围栽有青松异草,后有挂花厅。小院的一角,有一幢三间的两层小楼。
第一山是片石山房的太湖石假山,这是明末清初的画坛巨匠石涛亲手构建,被称为人间孤本,天下无两。假山依墙而垒,奇峰飞瀑,山石环水,而两间石室,更可以在盛夏时消暑纳凉,同时又不妨碍观赏园景。池边有石涛的书屋,陈设简单,一桌一柜。屋外建有琴棋书画亭,蹭了旁边一个旅行团导游的介绍,才知道这琴并非真的坐于亭中抚琴,而是石桌旁的一眼泉水。棋一目了解,棋谱就刻在石桌上。书是半壁书屋,画则是墙上的漏窗,从窗口看出去,可不是一幅天然山水画么?
这样的奇思妙想,除了石涛这样的大家,还真是别无分家,难怪竟成孤例。
整理完了何园的四个“天下第一”,再看一下何园的其他建筑,也极尽精美,何氏的文化修养显然要比个园的黄氏更高得多。何园大致可以分为东园、西园和建筑三个部分。门票背后有地图,虽然小了点,幸好还能勉强看个大概,所以基本上还是按照地图上的顺序游览的,可没有刻意先把四个天下第一给游完。
从东大门进去,当然是先游览东园了。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这是一个船厅,歇山式建筑,带有回廊。地面以鹅卵石和瓦片铺就,水波状花纹。楹联挺有意思: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其实这艘船,哪是一般的船啊!
往西走就到了水心亭,天下第一亭嘛,前面已经详细做过介绍了。
过去就是属于西园的范围了,西园的布置更疏朗一些,建筑环池而建。池塘的北楼蝴蝶厅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稍突出,屋角微翘,形似蝴蝶,因而得名。楼旁与复道回廊相连,与假山贯串,廊壁之间镶着漏窗,两面的景色可以互见。
旁边是挂花厅,不过现在是何园的餐厅,可供游人用餐。其实何园游览半天也足够了,大可不必在园内用餐,倒觉得可以品一杯香茗,也算沾沾何园的书香气。
一路往南可以抵达赏月楼,又叫怡宣楼,这是园主为母亲建造的,老人喜赏月,因而建此楼,廊道两旁的栏杆是铁艺,从外国进口。中国古代讲究孝道,连从关外坐镇中原的清朝皇帝们,也一个个都宣扬以孝治国,可见孝道在汉民族中的重要性。
与归堂,是扬州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这里是主人会客的地方。大门的两侧,运用了整块面积四平方米,厚9毫米的玻璃,有很好的采光效果,据说也是从欧洲进口来的。其中有一块玻璃已经破裂,被保护起来,不能触摸。之所以称其为清楠木厅,是因为何园还有一座历史更悠久的明楠木厅,前面加上朝代以示区分。
玉绣楼是何园的主建筑,从这里开始游览何园的建筑群,完全以复道连通,这里有天下第一窗嘛,前面说过了。
玉绣楼前面的骑马楼形似马鞍,分为东西两幢楼,都是两层,前后相连,上下相通。它是何园的客房,寓居何园的大师文人们大多就居住在这里。反正沿着复道回廊,走得头晕眼花,绕了两个来回,才算把东二楼东三楼给找齐全了。
其实从东大门进来就看到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只不过严格按照地图路线走,所以就进来探了个头。这儿就是牡丹厅,山墙上嵌有凤吹牡丹的砖雕,因此得名。不知道花坛里栽培的大片植物,是不是牡丹,因为不是花季,只看其叶不看花,我还真不敢确定,看样子有点像。
从牡丹厅出来往北,是读书楼,这里是何家大公子读书的地方。何家自何芷舠的父亲起就在官场上混,直到何芷舠在官场也走得顺风顺水,不过这人知道急流勇退,风光之际却选择隐居扬州。而何大公子年少时科考高中,祖孙翰林成为一代佳话。何家的后代并不仅仅在科考上有成就,到了新中国还出了两个中科院的院士的,所以又称为姐弟院士。
出读书楼,走不远是石涛书屋,在假山旁边,小而精致,前面已经说过。
著名的片石山房就座落在这里,是石涛的叠石孤本,1989年修复,门楣上的“片石山房”四个字,是移用的石涛墨迹,算是真迹拓本吧。
水中月在山房假山那里,因为叠石后的墙上有一个月形的孔隙,所以白天的池中会映出一轮明月,而随着视角的不同,明月也会呈现出阴晴圆缺的变化,设计十分巧妙。
走过假山是楠木厅,这是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又称明楠木厅,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厅西有一只不系舟,静卧一角,仿佛从外面航行归来。
何家祠堂在靠近南门的地方,由东向西形成了大小祠堂,陈设是真迹复制品,展出何芷舠及其祖辈五代的肖像。
同仁馆是为了纪念何园创办的一所同仁中学取的名字,这所中学的学生并不多,校史也不长,但颇出了几个名人,所以还有复原的必要。
因为离南大门比较近,所以我们就从南门出来了,不过还是回东门去坐公交车。
游览路线:东大门——船厅——水心亭——蝴蝶厅——挂花厅——赏月楼——清楠木厅——玉绣楼——骑马楼——牡丹厅——读书楼——石涛书屋——片石山房——明楠木厅——石涛叠石——水中月——何家祠堂——南。
基本上的路线就是绕着何园走了一圈,再游览中间。如果走乱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何园并不大,再回过去找景点也不费事。
叠嶂峰峦复道回,衔山抱水月魂来。
鸟栖亭树声声脆,客走楼台默默徊。
——七绝
自驾游:扬州何园
8月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