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青龙镇的建筑布局

青龙古镇的建筑文化布局

jie  mi

青龙镇

[building]

自从王家从王家庄搬迁到青蒿嘴,生意越做越大,到了康熙年间,达到鼎盛,王家向朝廷捐赠了一百万两白银,康熙帝龙颜大悦,策封王家“兵部侍郎”,赠銮驾一付,敕封“百万绳中”,并赐云边金黄旗一面,上面绣着青龙一条,上书“皇清敕赐”,以示满汉一家,与八旗子弟同坐。王家为了显示皇家的恩宠,把“青蒿嘴”改名为“青龙镇”,根据成书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阳曲县志》记载,当时“青蒿嘴”与“青龙镇”每每互用,在解释“青龙镇铺”时,还需特别标注“旧名青蒿嘴”,说明在当时,“青龙镇”的名字刚刚开始流行。王家以敕封青龙旗为依据,以龙的形状布局整个村子建筑,依其南北5华里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形成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龙状总体布局。

全镇有五道阁把五华里长街分割开来,各自又自成体系,蜿蜒盘旋。南有玉皇阁,北有双忠阁,正街真武阁、千佛阁、坦途阁分别为青龙的尾骨、脊骨和颈骨,构成龙的主体。青龙一腿踏演戏院,一腿蹬泰山庙,前腿左携凤头寨,右揽双古树。龙首探入杨兴河,一角龙王庙,一角文昌宫,两口水井点缀龙眼。整个建筑格局疏密有致,形成了独特的龙文化布局。

青龙古镇历经三百余年,至清道光年间,已经变为形如巨龙、构建雄伟、店铺林立、客栈遍布、商贾云集、百业俱兴的商贸集镇,古镇内堡寨相连、地道相通、庭院重深、栋宇连绵、亭台相望、楼阁高耸,成为历史上闻名北方横扼太原南北的军事重镇。

岗堡

岗堡

东门地处高地,入口处有岗堡。该堡坐西朝东,矗立在龙尾上翘部位。堡墙平面呈凸形,青石作基,青砖筑砌,通宽 36 米,通深 18 米,占地 600 多平方米。堡墙高约 6 米,上加筑 1.2 米高的垛口 88 个。堡中部有砖券门洞一间,面宽 3 米,高约 5 米。岗堡恰在龙尾的尾端,建筑手法综合古今城堡之优势,威武雄壮又古朴大方,整体显示出青龙的动态美。乡民又称它为龙尾巴。

五阁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玉皇阁

从南到北,第一座叫玉皇阁,砖券拱门,上建木结构殿宇。据说,面南主塑总管三界(天界、地界、水界或欲界、色界、无色界)、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道、神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玉皇大帝”及左右侍者。面北塑魁星神,右手提笔,左手持斗,正欲点魁,是学子们最期盼的“金榜题名时”。券洞内有铁门,可开启,为青龙的南宫门,即青龙镇的南村堡(已毁)。现只存东砖壁和几方条石。

双忠阁

向北行 5 华里的河里村有双忠阁,为青龙镇的北宫门,即青龙镇的北村堡,是镇的北出入口。堡的北券门口上书“青龙镇”,三个石雕大字,南券口上书“双忠阁”三个砖雕大字。二层楼面北塑有岳飞像,面南塑有诸葛亮像,阁墙嵌有石匾,述说岳飞精忠报国和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旨在教育后人,文学孔明,武学岳飞。此阁现只存底座券洞,砖砌隔墙,东西通宽 10 米,南北通宽 8 米,高 4米。券洞宽 3 米,高 2.5 米。东有台阶可上二层,二层平台 80 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已毁,残存毁后瓦件。西壁有石碣数块,今字已损坏。

二道阁——真武阁

穿过阁楼的时候,可以看到它墙体的划痕,沧海桑田,满目疮痍,见证了百年历史的风云与变迁。真武阁中供奉着我国北方最高神真武大帝,真武,又名黑帝、玄帝,是“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之一,在民间诸神中,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骇人,雕塑披发带剑,左右文武二将。背部山水屏风为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正月十五是天官的生日,七月十五是地官的生日,十月十五是水官的生日。天官也是福禄寿中的福星,在民间更为普遍,表达了老百姓向往幸福的朴素愿望。

三道阁——千佛阁

如果说五里长街是龙身的话,这千佛阁便是整条青龙的脊梁。这么有气势的阁楼,在过去不叫现在的名字,它叫三清阁,是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的地方,有彩塑及众多的神仙壁画。后来随着佛教的东传,此阁又易名为“三圣阁”,里面的道教塑像被替换成了佛教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种转换关系,其实暗藏着青龙镇在千年的时空里,慢慢积累发展的一个过程。一座千佛阁,竟然缠绕着这么多的道佛因缘,真的让人感慨万端。之后山墙的壁画上有千尊小佛,所以后来就改名为“千佛阁”了。

四道阁——坦途阁

再前行百余米,有坦途阁,是青龙的颈骨。传说这里有个海眼,终年水流滚滚,泛滥成灾,所以此阁常修常毁,相传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曾到过这里,因势利导,筑石堤坝百余米,理顺流向,又见河神庙、碑坊等镇水设施,并亲笔题字,阁北题“安澜”,阁南题“坦途”以作纪念。后人就把它叫做“坦途阁”了。现在阁已毁,碑石无存,仅残存基石及河神庙堤石筑砌的围墙等残迹。

泰山庙

泰山庙里供奉着东岳大帝泰山爷,神话传说中,他是主宰世人生死贵贱及幽冥十八层地狱的大神,封地在山东泰安的泰山,被称为泰山神,是道教的五岳之首,也被称为东岳大帝。而民间流行的东岳大帝多为《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它的左右为文武判官。走出泰山庙映入眼帘的便是布声处,它是百姓伸冤之地。(泰山庙里左右两边的龙是四爪龙,在山西见到的只有晋祠和青龙镇两处是四爪龙)

古戏台

中国古代建筑中讲究有庙就有戏台,所以,在泰山庙的对面就是古戏台。台前有八字山墙。南北二翼建看台,为硬山顶两层木结构建筑五间,各置木柱 6根,上层柱间只设花格栏杆作为护栏,后墙和二翼砌山墙,构成宽敞亮堂的看台,供上层人士享用,下面是普通百姓观看。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的祭祀日。届时,该地就成为集宗教信仰、神灵崇拜、商品交换、社会交往、会亲访友、娱乐休闲于一身的场所,热闹非凡。

龙王庙

龙王庙,修建于明代,进入山门,可以看到左右的廊厅,这是古代接待善男信女休息的地方,前面的过堂是侍奉龙王母亲的地方,四个角落含有四尊小的龙王像,旁边的碑文记载的是重修龙王庙的纪念铭文。四海龙王庙的颜色不尽相同,吸收了传统道教文化的精髓,遵循阴阳五行对应的无色规律,东青、西白、南红、北黑。大殿正中青龙王手持定海神珠,辖制左右四海龙王。这座大殿修建于明嘉靖年间,基本保持了明代风貌,而大殿上方的彩纹和铭文,记载了大殿的修建时间,虽时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但彩纹却依然清晰可见。

俗话说:“有庙必有戏台”,这座戏台是酬谢龙王的场所,坐南朝北,修建年代已久,饱经沧桑,难得的保留了原始古朴的原貌。梁上写着戏台的建筑年代为清同治帝八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在隔扇门的内部是古代戏人化妆的地方。戏台正中上方,有阴刻线条呈现浅浮雕的“神德和平”四字,寓意是以神的威力、道德,造就一个和谐的世界。这座戏台的屋顶是无脊棚顶,是古代修建戏台一种简便的构造方法。

文昌宫

   

文昌阁,它与西边的龙王庙,被称为青龙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2000平方米,“文昌”本为星宿名,是系魁星之上六颗星的总称。古代星象家将她解释为主大贵的星象。

“柩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建筑。“柩星”又名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柩,所以称之为柩星门。文庙中的柩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柩星解释为“文曲星”、“魁星”,以柩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门之下。

“状元桥”,长五米,宽一米,这些拾级而上的台阶寓意为“步步登高”之意。这座石桥是古代人们考取状元后达官贵人们走的桥,而一般的普通百姓只能从两边走。

门前墙上的四幅石雕,表示这考取功名的四个阶段,左边第一幅是鸡鸣起床读书,第二幅是可靠完后希望考中(望贺)第三幅是考中了(报喜)第四幅是双贺,俗称大登科后小登科,也就是考取功名后再娶妻结婚。

凤头寨、古树

青龙有左右两只前腿。“左前腿”在龙王庙之西北的凤头寨。凤头寨四周环沟、山壁峭立,呈中间高两面逐渐低矮的南北走向,南北约 300 米,东西约 150 米。早在清咸丰四年(1854)《重修风头寨碑记》中就有“有难可避,有患可祛,亦不是未雨绸缪之意焉”,证明这里早在清代就是一处避难场所。寨下有地道,寨上原有泰山庙、奶奶庙、水井、粮仓和窑洞住宅等建筑,可拾级而上,有敌情则铁门一关万夫莫敌。

居民

青龙之身,内有肉,外有皮,皮上有麟,正是镇上各式深宅大院和各类瓦房窑洞,那五彩斑斓的木构装修。

青龙镇多为南北向街道,民居大门多为坐东朝西或坐西朝东。街之东西有若干小巷,其中民宅以坐北朝南居多。门的形式有券拱门、硬山门楼、歇山门楼、单坡门楼、贴墙门楼等,多为一间。大户人家有垂花门、大檐顶;一般人家多为砌墙门框,中置木板,有的直接放个木门;贫苦人家则用禾柴,不是为了防偷,而是为了防狗。多数门户贴门联,年画,以避“煞气”。

整个青龙古镇的龙形建筑文化格局是青龙古镇最具特色的部分,承载着青龙古镇先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