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法浅谈(张西可)
我最早接触腿法练习,是安叔宝老师传授的高义盛八卦掌后天64掌中的“八腿”。像斜蹚、门撞等腿法,我至今仍认为是非常优秀的腿法。学习的时间是1997年。但当时由于几乎没压过腿,胯、筋都拉不开,柔韧性也谈不上,所以,根本练不了。但八卦掌之腿法对我最大的思想启发是“暗腿”一说。为什么要练暗腿,这个似乎无须解释,“暗”即隐蔽难防。而且,八卦掌的腿法是走着踢的,不是站着定步踢的,这个同样非常重要。
我最敬重的张群炎先生(我张克俭老师的师父,我的师爷)是腿法大家,青少年时曾练两翼通背,据老人家讲,该通背腿法颇多,后又练猿公和鸳鸯腿法,对弹腿和戳脚的研究也很精深,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弹腿是非常优秀的腿法,但在后来的传承中多失真意。而现在国内大行其道的跆拳道却大大吸收了弹腿的东西,或言之,跆拳道极类于我们的古弹腿,保留了真正弹腿的精粹。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我们老祖宗的好东西,自己不知道珍惜,折腾丢了,却让人家藏之名山。推手也如此,先生说,真正的太极推手实际就是日本相扑的那些抓扯手段,而不是现在推手比赛中的顶牛摔跤。
老人家给我示范腿法时,就是走起来踢的,而且有专门练习的步法。用他的话说,踢人时要走起来,活起来。我以前也常讲,步法、腿法应是一体,步法即腿法,腿法即步法。但我更强调,步法要自然,不拘形式,怎么方便合适怎么来,这个“方便合适”的根本点是距离。
八卦掌的削掌在击打对手时有时就可起暗腿。群炎师爷教过我这一训练方法,那种发力真真叫个漂亮。孙氏单双换掌里,一走转就可踢暗腿。另外,心意拳里的刮地风、野马闯槽、横拳等拳式里都含有暗腿。形意拳里的狸猫上树、懒龙卧道、龙虎相交、猴形等基本也属此类腿法。通臂拳里的反撞腿亦如此(我有一朋友是大连林道生先生嫡传弟子,随其学修剑痴五行通臂十几年,后随王选杰、崔瑞斌学大成拳、意拳)。此君现在济南,我们经常交流,相互请益学习,因此我对大连通臂拳的技艺比较了解。
现代搏击中的腿法,我最早是跟九运会散打冠军魏勇(柳海龙师哥)学的。也向其他一些散打冠军学习过,而且,我目前的学生中,有一些原来就是练散打和拳击的。泰拳腿法主要学自国内泰拳冠军黄海刚、亚军王孟祥等,以及广州泰拳俱乐部泰拳教练刘洪波先生
。现代搏击的腿法主要有正蹬、侧踢、边腿、横扫、后踢、旋踢、下劈腿等。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非常推崇甚至迷信现代搏击这些腿法,认为传统武术的腿法虽隐蔽性强,但多是中短距离腿法,长距离腿法少。而且不如泰拳腿法有力度。
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非常偏狭片面的。
我后来逐渐明白,实际上,现代搏击的这些腿法,在武术里面基本也有。比如风靡一时的“柳腿劈挂”,实际是从跆拳道的“下劈腿”借鉴来的,而在中国武术里,此腿法早已有之,名为“抹(读ma)腿”,横扫腿我们也有,侧踢更是中国武术的专利,泰拳等外国拳术里没有此技艺。在散打或泰拳里,正面迎击、阻击或击打对手时,常用的是正蹬,此腿法的优点是中短长距离皆可,缺点是速度和力度欠缺。何以言此?有段时间,我也曾非常迷恋该腿法,但看过张师爷的“前踢”,并听其详细讲解之后,方知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种腿法,绝不逊色于现代搏击的“正蹬”(当然,中国武术里也有正蹬),它抬腿就踢,速度更快,力量更尖锐,低、中、高均可。更关键的是,在方位上可正踢,也可斜踢、反踢,可用脚尖踢,也可用脚面踢,当然脚面踢更快。既可迎击对方的正蹬,也可踢击其侧踹,也可迎击对方的高腿(踢其支撑腿)。这种腿法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移动灵活迅速,攻防俱佳。在训练时,配合一定的步法,活开了练。走着踢。
至于侧踢,能否踢上人,关键是看时机,在此透露一点:其要旨就是在对方“转关”时踢。
当然,像练拳一样,踢腿的最关键之处是必须会整体发力,一动(过去叫一挫腰)就能踢出爆发力来。抬踢上可用腿踢对方的喉结,像手掌一样扇对手的耳光,下可击打胸腿等部位。上下击打,左右翻飞。
腿法之发力,主要也是腰胯发力,力由脚起,周身鼓荡。发出的也是如拳一般的“透劲”。前几日,我一军人弟子借回家探亲之际,来学腿法发力,他在少林寺武校呆过两年多,后又专门练习散打和泰拳,边腿的力量很重。但散打的边腿力矩太长,虽有力但不够隐蔽,对手易于躲闪反击。而真正的泰拳扫腿基本是贴着对手的身体直接发力来踢,力矩很短甚至是零距离,我一直就是这么踢的。当我让这个一米八五刚刚20岁的壮小伙子这么打扫腿时,他根本发不出力来。因为没有距离,更因为他不会整体发力。拳也如此,我们一直练的就是近距离、零距离整体发力。
师爷在教我前踢等腿法的练用及发力时,曾再三瞩我:不能向外人道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敬请诸位见谅。
为了能用腿精准地踢上人,智慧的前辈们专门有一套对练踢法,名曰: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