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整县推进,光充储电站或是重要选择
相关消息显示,目前已有25个省份提交了整县推进试点方案,其中经济发达省份上报的试点县数量相对较多,平均每省上报的试点县约20个。“据此测算,已至少有500个项目在走流程。按照每个县200兆瓦的规模计算,500个县的整县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或超过100吉瓦。”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试点不审批原则,整县推进方案只需通过省内审批即可实施。
光充储业务,或许会成为整县推进分布式项目的试点方向之一。就在2021年,江苏高邮发布了《高邮开发区光储充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光储充开票业务要突破500亿元,到2030年发展成为千亿元级光储充产业园的规划目标。这是国内首个产业园区光储充发展规划,光储充已从试点阶段进入大力发展期。随着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构建在持续实施中,电动车的充换电行业也被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可以预见,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将成为国内新能源版图上发展的主流方向。也可能成为整县推进的首选方案之一。
何为“光储充一体化”
“光储充”一体化是综合能源站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发电,余电由储能设备存储,二者共同承担供电充电任务。日常,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可以满足站内车辆的充电;节假日车辆较少时,多余电量还可以上网,同时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适用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各类停车场、工业园区等,既提高了建筑利用率,同时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不稳定及消纳问题,让电动车充电更环保,余电上网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分布式光伏,特别是整县推进项目展开后,或将面临大型地面电站一样的接入难题。首先,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配电网后,可能造成潮流方向改变、局部电压越限、继电保护误动等问题,电网安全稳定性变差;其次,我国县域配电网发展相对滞后,每户平均配电容量甚至不超过3kVA,很难有效保证分布式光伏的接入规模和消纳水平。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已有20多个县(市)出现配电网接入能力和容量受限情况。除了爆发式增长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给配电网带来的巨大压力外,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和居民负荷也给配电网带来不小的挑战。
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其中,农村和乡镇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增长点。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类新型家电的出现,居民用电持续攀升,夏季高温或者冬季寒冷时段负荷峰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用电。今年7月中旬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负荷大幅度增加,据了解, 7月中旬某一天全国用电曾高达272亿度,创历史新高,陕西、广东、浙江等11个省级电网面临负荷限额难题。面对多重压力,一方面需要新增或升级改造配电网来解决以上问题,但周期长、成本高、实施难度大。而光充储电站的优势会进一步凸显。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该如何建设
我们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了江苏、海南、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新疆、上海、北京、四川、福建、山东、山西、天津、重庆、吉林、陕西、辽宁、安徽、云南、西藏21个省,已经安装了光充储电站项目,国内该领域的业务模型正在不断升级,也已有成熟案例作为整县推进的参考。国电投、国网、南方电网等都做了相关投资和尝试,而阳光电源、上海电气国轩等也是光充储项目的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优势
首先,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模式。光储一体化充电站利用夜间电价储存能量,并在高峰充电期间通过储能和市电向充电站供电,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送能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高峰用电的需求。不仅实现了调峰填谷,而且节约了配电容量成本,增加了新能源的消纳,弥补了太阳能发电的不连续性。
其次,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光储一体化充电站通过储能和优化配置实现当地能源生产和能耗负荷的基本平衡,并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按需相对独立运行,尽可能使用新能源,减轻充电桩对电网的影响;在能耗方面,储能电池直接用于给动力电池充电,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有效的解决了有限土地资源下的配电网问题。第三,稳定电力市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光储一体化充电站联合项目有助于建立、完善灵活的“迎峰度夏”响应系统,缓解电力供应紧张,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提高需求方参与的主动性,提高整个电力市场的稳定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了社会效益。
同时,它使用可再生能源,环保,无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但整体来说,光储充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1、初始建设成本高。根据测算,一个6车位的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大概是5~6年,如果要降低成本,可以选择使用梯次电池,但此处的悖论是,有调查显示,梯次利用电池的寿命大概只有四五年,充电站还没有回本,就需要更换电池,反而增大了盈利难度。
2、安全性问题。2021年4月16日,北京最大的光储充示范项目工程发生火灾,引发社会各界对储能安全性的关注。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是光储充项目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过,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从2017年开始试点推行,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搭载电池检测、新能源车维修、数据中心、智慧灯杆、5G基站、气象站、餐饮休闲区等越来越常见,逐渐发展成为综合能源站,商业模式将更清晰。
此外,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收益受光伏、储能装机规模,充电桩数量及利用率以及各地电价影响,其中利用率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上述的34个落地案例中,公交站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规模更大,利用率也最高,盈利和回本时间更可观。如安徽的公交站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年收益预计500万,5年可回本。
当前碳中和、新能源、新基建概念大热,让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站在发展的风口。加上国家能源局鼓励综合能源站发展,工信部更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鼓励“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商业模式的清晰,加上政策背书,相信未来将会看到更多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落地项目!
(以上部分信息参考自北极星、世纪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