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四之气时病特点及养生治疗原则

辛丑年四之气

自2021年7月23日至9月23日为辛丑年四之气,前后共六十余天,历大暑、处暑、立秋、白露四个节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与三之气的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客气相较,只不过是主客气异位而已,主客气之间仍为相得关系,属于相对平静的一段时间。但并不代表四之气就不会生病,若是少阳客气偏胜,出现异常高温,仍可能导致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一、辛丑三之气时病特点

(1)年运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详见于《辛丑二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2)司天之气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司天之气太阴湿土即三之气的客气,详见于《辛丑二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3)在泉之气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属于下半年,除了受到司天之气太阴湿土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受到在泉之气太阳寒水的影响。事实上,我们所处时代,空调、冰箱的大量使用,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太阳寒水的影响,因此即使在炎暑三伏天也可以存在麻黄汤及其类方的适应症。至于自然界的太阳寒水之气,就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出现的概率极低,但聊备一语而已。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在泉的太阳寒水主管下半年,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寒邪直入少阴肾,则“少腹控睪引腰脊”,膀胱居于少腹,故少腹痛;肾主阴丸,故而“控睪”;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故“引腰脊”;肾脉络心,心肾皆属于少阴,寒水入于少阴可见“上冲心”的症状;寒邪上逼心脉,心火不能下达,迫血妄行则“血见”;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心之府,寒水之邪上侮火脏火府则“嗌痛”“颔肿”,《灵枢经脉篇》谓“嗌痛颔肿,乃小肠经病。”

(4)客主加临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四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主气为太阴湿土。

若少阳相火偏胜则“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烁,草萎水涸,介虫乃屈,少腹痛,下沃赤白。”若太阴湿土偏胜则“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雨数至,燥化乃见,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客气胜则火重,主气重则湿重;主客皆盛湿热夹杂。

二、治疗原则

(1)治法

年运水运不及之治疗即太阴湿土司天治疗,详细内容见于《辛丑二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原则》。本文但详述少阳相火加临太阴湿土之治。

四之气正当三伏天,湿热并重,依《素问》“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之经旨,湿气之治,总不过苦温燥湿,淡渗利湿,芳香化湿,风以胜湿,其余兼寒者温之,兼热者清之,但不可妄用大寒之品,纵有湿热,妄用苦寒,热去湿尤在,恐又有伤及脾胃阳气之虞。至于火气之治,《素问》亦有言曰:“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

(2)成方备用

此列成方数条,不过以成方示治法而已,皆宜临证加减,不可死守成方。

(1)白虎汤

【组成】石膏50g,知母18g,甘草6g,粳米9g。

【主治】此方可作为少阳相火偏胜之主方,方中石膏辛寒、知母咸寒、甘草味甘,粳米甘平,正合少阳相火之治。兼外感之湿者加苍术;兼内伤之湿者加白术;虚者加人参,营卫不和者加桂枝汤;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若兼阳明腑实,见谵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加大黄、芒硝;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加天花粉、芦根、麦冬等,诚难尽言。

(2)桂苓甘露饮

【组成】白茯苓(去皮)、白术、猪苓、甘草(炙)、泽泻各一两,寒水石(别研)一两,桂(去粗皮)半两,滑石(别研)二两。

【主治】流湿润燥,宜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兼治霍乱吐泻,下利赤白,烦渴。

(3)甘露消毒丹

【组成】飞滑石450g,淡黄芩300g,绵茵陈330g,石菖蒲180g,川贝母、木通150g,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各120g。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4)藿朴夏苓汤

【组成】藿香二钱、川朴一钱、姜半夏一钱半、赤苓三钱、杏仁三钱、生苡仁四钱、白蔻仁一钱、猪苓三钱、淡豆豉三钱、泽泻一钱半、通草一钱。

【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困倦,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5)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10克,淡竹茹9克,仙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陈广皮4.5克,碧玉散(包)9克。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见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本证多由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气机不畅所致,治疗以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为主。

(6)柴胡达原饮

【组成】柴胡 生枳壳 川朴 青皮 黄芩各5克 桔梗3克 草果2克 槟榔6克 荷叶梗5克 炙甘草2克

【主治】主治,痰疟。痰湿阻于膜原,胸膈痞满,心烦懊憹,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疟发,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者。

(7)李氏清暑益气汤

【组成】黄芪、苍术、升麻各6g,人参、炒神曲、橘皮、白术各3g,麦冬、当归身、炙甘草各2g,青皮1.5g,黄柏2g。

【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

(8)上焦宣痹汤

【组成】郁金、枇杷叶、射干、白通草、香豆豉

【主治】湿中夹热、郁痹上焦,常运用于顽固性咳嗽、慢性咽喉炎、原因不明性胸痹、心悸、多汗、眩晕等

四、未病先防

辛丑年全年以脾病、肾病、湿病多见,脾湿为主。人禀阳气才能生存,“阳光不治”则阴气过盛,寒湿皆为阴邪,万物生化都会受到影响。故素体阳气偏弱、心阳肾阳俱虚的人群尤其应当慎重。中医调治当以脾为先,调脾不可或缺。

另外,辛丑年为太阳寒水在泉,大概率是寒冬,气候较以往尤为寒冷,因此素有冬季犯病诸如过敏性鼻炎、老慢支、腰膝冷痛等冬季发病炎症,待天暖则好转或症状消失者,宜借助三伏天的阳气达到调理治疗的目的,即我们所熟知的三伏贴;初三伏贴外,定制相应的丸剂、膏剂、散剂也能够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END

(0)

相关推荐

  • 2021年(辛丑年)的春季一定要养好肝

    中医治未病,就要用五运六气理论来预测疾病,并提出预防建议.本文分析2021年春天肝病易发. 作为中医人,我们都有必要学习五运六气理论.我的理解是,五运六气可用于"治未病".&quo ...

  • 辛丑年初之气时病特点和养生原则

    五运六气理论是一门关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以及发病趋势的影响的学问.通过对一年以及某一时间段内的五运六气推演,我们可以得出该时间段内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养生保健计划以 ...

  • 辛丑年五之气时病特点及养生治疗原则

    辛丑年四之气 自2021年9月23日至11月22日为辛丑年五之气,前后共六十余天,历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四个节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阳明燥金. 一.辛丑三之气时病特点 (1)年运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 ...

  • 辛丑二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自2021年3月20日至5月20日为辛丑年二之气,前后共六十余天,历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四个节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因此,影响二之气的时病发生和疾病发展的因素包括:年运.司天之气.主气.客 ...

  • 运气临证 ▏辛丑三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原则

    辛丑年三之气 自2021年5月21日至7月22日为辛丑年三之气,前后共六十余天,历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个节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 一.辛丑三之气时病特点 (1)年运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 ...

  • 辛丑年四之气,蒸热相搏,民病辨证施治大法与方药

    辛丑年四之气,自大暑至秋分六十日,主气少宫土,客气少阳火,中见水运,火土相得,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搏,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腹胀,甚则胕肿,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 ...

  • 丁酉五之气时病概览及备用成方

    2017丁酉年四之气,9.23-11.22,秋分-立冬,共60天左右.年运木运不及,少阴君火在泉,厥阴风木客气加临阳明燥金主气.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 ...

  • 戊戌年三之气时病特点及治疗规律

    运 自小满起,正式进入戊戌年二之气,至大暑(7月23日)三之气结束,前后一共60天左右. 影响这六十余天的时病变化因素如下: (1)火运太过.戊戌年为火运太过之年,太过的火运,影响全年,六气太过则为邪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时病本气篇 导言

    时病者,因时令之大气变动所发生之病.如中暑.霍乱.痢疾.白喉.疟疾.时行感冒.燥气.痧症.湿热等是也.病虽因于时气,病实成于本气.自来论时病者,皆认为外来时邪中入人身为病,于人身本气自病,全不重视. ...

  • 2021年冬天,辛丑年终之气:太阳寒气病辨证施治,方药变化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人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辛丑年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终之气寒淫所胜,寒气大来,水之胜也,阳气受邪.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人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