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 支点 锐气 精细 正气 纹理——富有启迪的三节高中语文展示课
大气 支点 锐气 精细 正气 纹理
——富有启迪的三节高中语文展示课
渐新堂
2018年10月19日,在重庆八中新校区,三位语文老师为全国中语会第十一届年会奉献上了颇有启迪性的展示课。
三节课分别是包头三十三中的张俊峰、北京景山学校的刘志江、重庆八中的安雪琦做课。
三节课都很有启迪性,都是多年来大家期盼和追求的非常难得的好课。
第一节课 是现代诗戴望舒的《雨巷》,学生早已经学过,已经能够背诵了,如何上的确是一道难题。经历过从牧区从各学科教学历练三十年的特级教师,课前本允许与学生见面,被拒绝,保持一丝师生之间的神秘感,只是要求该班语文教师不止前置作业:一展开想象撰写《雨巷》MV拍摄使用的剧本,二 设计一张戴望舒《雨巷》诗歌朗诵会的海报。并说明设计意图。课堂上张老师要求分组分享之后每组推举一件到全班推介,本组说出推举理由,其他组说出自己的点评。学生表现出来极高的文学以及微视频拍摄的素养,不好的学生还附有画面构图草图,分镜头脚本,在很细微的地方,师生交换意见很细致充分,课堂上学生对丁香花姑娘以及抒情主人翁的角色分析以及深入探讨,对传统男女纯真感情,对东方文化的美学体验,都通过这两个支点——剧本及海报的制作,达到了意想不到的高度,焕发了极大的语文学习活力。
第二节课,是苏轼的《赤壁赋》,刘老师抓住大多数文人写作的意向入手,就赤壁如题,要求学生将《赤壁赋》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进行情感差异的比较阅读,把握词赋内容体会苏轼旷达的情怀。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也让观课者们及时观察。在课堂上学生静默学习思考的静水深流中,还不断根据需要为学生送上黄色的小卡片,真正让学习在课堂上发生,并尽其所能地位学生提供了精细化的定制学习引导与帮助。学生按照自己所选的维度进行当场的内容分组,将自己的学习分享推向了一定的境界。
第三节课 是本班教师做课,就内容上看是继续着学习。非常常规非常常态的高中语文的教与学。全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都被语文教师影响引导得很有成就。最有价值的是教师抓大放小,用“何情”“何理”“何人”串起全文的披文入情批文入道的学习上的升堂入室,居高临下驭简于繁,其纹理非常清晰,很便于学生把握与提升。最后的其人部分,最后的人文叩问,也给人含而略露,引而待发,课后继续的绕梁语音。
三节课都非常值得观察,这与近些年来的大会展示常常遗憾多于收获不同。不少的比赛课展示课,常常给人很做作的感觉,很难遇上有值得称道的课堂教学,而这一次是三节课都亮点充分,价值丰沛,颇有启迪性与借鉴性。
当然,三节课都还有提升到空间。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单元教学的重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没有水乳交融地落实到该课的教学之中。第一节,如果将单元的“意象“加以重视,最后的课外作业,我的——,点名是自己心中的创作的意向,就更加完美。第二节课的精细化定制的教学引导值得充分肯定,但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单元共同基础,即最低量学习要求,也应该给出保底的界限。第三节课,在确保共同基础,集体推进的同时,也可以鼓励一下在本单元学习重点不同的情共同的理的学习感悟上的进一步强化。
三节课,还有很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