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乡愁(文/巩凤军)

郁氏文化

乡  愁

文/巩凤军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几年未归乡,乡愁之情与日俱增。

离乡这几年,我愈加对乡愁有了些切身的感悟和进一步的理解,我肤浅地认为,她是久违故乡的游子们,对故乡及故乡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凡是过去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刻骨铭心的,或是说有过一定积极影响和支持帮助的人及事物等深情的思念,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的缠绵。在我心里,有时我把她比作是一首歌,一首情深一往的怀乡之曲,那优美的旋律里飘荡着浓浓的乡愁,弥漫于我的整个情感世界;也有时我把她比作是一首诗,一首情深意切的思乡感怀的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满满的乡愁,散发着故乡的气息和家的味道;还有时我把她比作是一幅画,一幅丹青妙手笔下的美丽画卷,勾勒出故乡的全貌至每一个角落,描绘出故乡的景色至每一点靓丽,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讲述着昨天的故事……这些梦幻般的思绪时常令我沉浸于乡愁的意境里,在回忆的思路里不能自己。

乡愁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爱的情怀吧,因为有爱才会有千丝万缕的情愫,故而也才会有乡愁。

每当我听到一首首诸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鸿雁》等草原经典歌曲,随着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内蒙家乡的真情实感的眷恋之歌词流露,随着德德玛、呼斯楞、腾格尔、降央卓玛、乌兰图雅等著名歌者名家们各具风格的深情演唱,听着那悠扬委婉,或豪迈奔放,或深沉悲壮的歌声,使我立即荡气回肠,感心动耳,心驰神往,将我带到那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坐落于祖国北部边陲的山城小镇,即我的故乡——内蒙库伦。

我聆听着悦耳动听的旋律,闭上双眼,沉醉于歌声里,脑海里闪现出的尽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人和事,浮现在眼前的皆为我缠绵的眷恋,那片养育故乡人的沃土,那故乡的天故乡的地,那故乡的山故乡的水,那故乡的草故乡的木,那故乡四季分明,不同格调且诱人的自然风光,春季里鸟语花香,花红柳绿,卉木萋萋,春光无限,充满诗情画意;夏季里山青水绿,绿草如茵,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景色迷人,虽不比江南艳美华丽,但昭示着北方独特的纯朴之美;秋季里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落叶纷飞,五谷飘香,一派秋的成熟,丰收喜人的景象;冬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独具特色的塞北雪景如诗似画,似梦如幻,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还有那美丽、善良、勤劳、智慧、勇敢的故乡人,那守望故乡的在外拼搏奋斗的努力生活的游子们……此时,占据我满脑子的都是我不尽的思念,每一次的聆听,在享受美妙歌声之余,还会使我黯然惆怅,或是感叹一番,或是独自呆坐片刻,默默地隐忍着思乡的忧伤,品味着思乡的意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我很喜欢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首诗,写得多好啊,情真意切,通俗易懂,感人肺腑。乡愁就如这首诗里所表达的思乡的意境和情怀,情文相生,情意绵绵,作者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为意象,表达了海外及所有离家在外打拼的游子们寄予的思乡情怀,寄寓诗人也是万千游子们绵长乡关之思,他将自己作为一个离开祖国大陆几十年的台湾爱国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及乡愁描述得淋漓尽致。

我每每在吟诵着这首脍炙人口,朗朗上口,乡愁绵长的诗句,就不由勾我想起遥远的故乡,想起那些曾经的过往,想起在坟墓里头对我恩重如山的父母,想起我从小到大再到老年的历经……经年的岁月长河让我不禁感而叹之,哎!岁月无情催人老啊,弹指一挥间,我从呱呱坠地到离开母亲的怀抱,从年幼无知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再到耕耘于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指点人生,传道授业解惑几十载,至现如今花甲之年,每一段的人生都将是我美好的回忆录,每一段的成长历程都将是我乡愁的组成部分。而今退休后又来到上海生活有几年,几度春秋,几度风雨,几多怅惘,可不知何时真正回故里,也许多年之后吧,或许就在这里慢慢的终老,不能按国人的传统观念叶落归根吧,咳!仔细想来,即便如此也无所谓,也没什么,正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人永远也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自己最原始的出发点,自己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一路风雨兼程的走过来所遇到的人和事,尤其是生我养我育我的父母,还有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养育我的那片故土等,这将都会是我永远的记忆,回忆,想念,乡愁。

乡愁是不分地域,时间和空间的,也不分是谁,什么身份,在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走的多远,在干什么,无论你在外过得有多么舒适等,这些都无关紧要,这些外界因素都不能左右和阻止人的乡愁这一主观意识,只要有那种乡愁的意境触碰到你那颗真爱之心,无论是何人何时何地何环境,在你心中就会立即乡愁荡漾,心生向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乃也许是人之本能的反应,亦是人之常情吧。

在上海这几年,我每到东方明珠塔游玩,我都要有意的登上东方明珠塔的最高层,不为别的,主要是想登高望远,眺望遥远的北方,静静地凝望远在祖国北疆的那一带,那一片,那一地域,每一次的极目眺望我都好像看到些什么,是的,我好像看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我好像看到了我的故乡——内蒙库伦,好像看到了春夏之季节里最美最烂漫的故乡,看到了故乡那碧空如洗的蓝天,看见那白云悠悠,既像团团棉花,又如朵朵洁白的雪莲,还有夜晚挂在天空中的那轮皓月,如白玉盘,似水晶圆,皎洁明亮,星月交辉。

我仿佛看到了故乡的青山绿水,看到了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换了新装,如披上了绿翠,似盘龙卧虎;我还仿佛看到了那滋润养育着两岸人民亘古不变的养畜牧河水宛如银色的巨龙蜷曲而卧,清甜的河水奔流不息,流向远方。

我似乎看到了故乡美丽富饶的绿野乡村,整齐的民房,平坦宽敞的公路;我还似乎望见了独具特色,富有魅力,夜色迷人的山城小镇——库伦镇,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茶余饭饱,泄泄悠悠,站在老城区的南区望向北区,一排排路灯明亮,纵横交错,霓虹灯闪烁,万家灯火通明,各种照明交相辉映,层次分明,层楼叠榭,美轮美奂,百看不厌;农历初一,十五“三大寺”游人如织,香火浓旺,“日照香炉生紫烟”;浩瀚无垠的银沙湾上沙漠赛车健儿你追我赶,各显神通;洁白的荞麦花漫山遍野,疑似雪海;傍晚时分,安代广场灯光璀璨,各种舞曲此起彼伏,袅袅不绝,最引人注目的是老年群体的安代舞,扇子舞等,时而彩带飞舞,时而彩扇上下翻飞,舞步轻盈,舞态生风,舞姿豪放优美,婀娜多姿。

我宛若俯瞰到连接新老城区东西方向的景观大道两边的十里绿色长廊,它像一条长长久久的绿色纽带,将新老城区人民的心永远的连在一起,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她们个摆姿态,牵手搭肩,相随相伴,和谐共生,临风傲雪,相依共勉,象征着库伦各族儿女团结一心,战天斗地,携手奔小康的精神风貌;我还宛若俯瞰到长廊内的桃花,杏花,丁香花,刺木菊花,槐树花,樱桃花等姹紫嫣红,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仨一帮两一伙的乡人茶余饭后,悠哉悠哉的漫步于绿色长廊内的用各色大理石碎片铺设而成的羊肠阡陌小径上,好不惬意。

我犹如看到了圆满实现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脱贫达小康的库伦人民,满怀信心,雄壮豪迈地踏上实现第二个100年奋斗目标的新的伟大征程,搭上新时代的快车奋勇向前……

这就是我久别故乡人的远眺遐思,也是常常令我魂牵梦萦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在上海的这些日日夜夜,让我最难以隐忍的并非诸多的不适应,不习惯,而是那乡愁不了情,每当在天边飘来几朵白云的时候,或是一缕清风盈怀的时候,或是一轮明月升起的时候,或是天空中繁星闪烁,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是看到鸿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鸣叫着从头上空飞过的时候……令我乡愁如泉水涌动,一发不可控制,于是回乡的念头有增无已。

我现在时常想象, 倘若有朝一日,我与老伴圆满完成我们的使命(带外孙子),彻底解脱后,离开上海,真正的回故乡,到那时心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想,肯定也会难舍难离的,因为在这里多年的生活使我们熟悉了这里的一切,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爱上了这里的气候环境,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还有让我们割舍不下这里的亲人友人等,所以,上海也许将是我心中的第二个故乡,也可能成为我第二个梦牵魂绕的地方,那么,也就意味着这里将成为我新的乡愁。咳!人之乡愁就是这样微妙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令你顾了这边的却要想着那边的,且是情不由己,情不自禁的,你无法去左右它,更无法去删除它。它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伴随你终生的情感寄托。

就目前而言,虽说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还没有解除,但在我们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一系列防控体系,构筑起了牢固的联防严控的防疫墙,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故明年春节回乡有望,但愿不会出现任何意外,即时安心顺利返乡,如愿以偿。即便是回家呆不上几日,但足以慰藉一下“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这颗孤独寂寞和失落伤感已久的心灵,不再空怀乡愁。

END

作者简介:巩凤军,1958生人,内蒙古库伦旗第三中学退休教师,现住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平时喜好文字,爱写点散文诗歌之类的,只为自娱自乐,陶冶情操和打发闲暇时无聊的时光而已。
(0)

相关推荐

  • 【文坛新星】古诗词里遇见最美乡愁(随笔)

    作者:李钊 故乡,永远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所在,而乡愁则是异乡游子心中最美的情愫.月悬半空,午夜梦回,心中总会泛起千般愁绪,万种离情.牵动游子心肠的,或许是家乡的一轮明月.父母的一封书信.故友的一缕牵挂, ...

  • 板浦笔记:故乡情

    秋夜读诗,有幸读到汉诗.尤其喜欢这一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句,让我感慨不已.诗的大意是,动物都依恋故乡,何况人乎?我极喜欢读这样的汉诗,且百读不厌. 动物尚能如此,叫人情何以堪?但动 ...

  • 【散文】乡关何处|| 郭秀江

    乡 关 何 处 文//郭秀江 故乡,萦纡在世代过往的天涯羁旅的游子心中.在他们伤病孤苦的时刻,在他们无助无奈的关口,一颗心自然地就飞回了故乡.那时,故乡就成了他们心灵唯一的慰藉. 当有一天,当年放风筝 ...

  • 仰望故乡新庄塬 || 作者 马克炜

    仰望故乡新庄塬 --写在会宁新庄"记住乡愁.归去来兮"笔会之后 作者    |    马克炜 作者马克炜,会宁新庄亮羊滩人,先后在中央驻白银.兰州及北京企业任职,高校学生就业辅导师 ...

  • 【郁氏文化】我家那只大公鸡 ( 文/巩凤军)

    郁氏文化 我家那只大公鸡 文/巩凤军 在我小的时候,我家有只大公鸡,起名叫大红,它勤劳勇敢,坚守"家族",效忠主人,家人们都很喜欢它. 它长得高大帅气,长脖子高腿,走起路来神气十足 ...

  • 【郁氏文化】我的姐姐 ( 文/巩凤军)

    郁氏文化 我的姐姐 文/巩凤军 我的姐姐叫巩凤英,今年78岁,出生在旧社会,那时我家的境况十分的窘迫,主要靠父亲给地主"扛活"(给地主打工)为生,她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一个穷苦农民的家 ...

  • 【郁氏文化】我的父亲(文/巩凤军)

    郁氏文化 我的父亲 爸爸辛苦了 文/巩凤军 平凡的父亲,不平凡的爱 我的父亲叫巩长青(原名巩子双),生前是位朴实的农民.虽然已离开我们多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依然如昔:他那爽朗的笑声和 ...

  • 【郁氏文化】我熟悉的路 (文/巩凤军)

    郁氏文化 wo shu xi de lu 我熟悉的路 文/巩凤军 在我看来,熟悉的路就是常走的路,走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便称之为熟悉的路.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不少自己熟悉的路,我也不乏深刻 ...

  • 【郁氏文化】回忆母亲(文/巩凤灵)

    郁氏文化 回 忆 母 亲 文/巩凤灵 我的母亲叫王乌云琪琪格(王秀花),蒙古族,1918年出生在现在的库伦旗先进乡安琪马格村.2000年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到现在已有21个年头了.在这21年里,我常 ...

  •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读者留言简读 (文/刘剑辉)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读者留言简读 文/刘剑辉 <题郁氏文化读者留言> 短句作评多妙趣, 长言概述显真章. 以诗结语亦精彩, 联句留言显大方.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郁氏人文写作平台以稳健的脚 ...

  • 【郁氏文化】终于与“江姐”合了影 (文/张垣)

    郁氏文化 终于与"江姐"合了影 文/张垣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 ...

  • 【郁氏文化】五六十年代农耕文明掠影(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五六十年代农耕文明掠影 文/范俊来 这几幅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坝上春播的画面,春播使用的农具有:犁.耙.耱.耧及其砘子.其中犁的作用是把板结的土地翻松,翻土的过程叫耕(jing)地.当然,耕 ...

  • 【郁氏文化】我很重要 (文/郁德田)

    郁氏文化 我很重要 文/郁德田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抱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心灵极容易被别人批判洞伤.多年来,从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从小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