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清“关系问题”的内在因素,疗愈就已经发生了

在关系里,

彼此的离开或靠近,

其实都是在寻找你自己。

经由彼此的互动,

有潜力平衡自身能量的阻塞,

达成心灵深处的完整。

他们可能是值得信赖的。他们腾出时间,想要给你最好的;他们愿意妥协,跟你一样希望建立长久的密切关系;而且他们是能调适、可沟通、有生产力和贡献的。
与此相反,你周遭也可能围绕著心灵受伤的人、习惯了受害者角色的人、乐于坐享其成的人、喜欢责怪别人的人、具有攻击性的人。
各式各样的人,给我们的关系带来许多挑战。如果彼此意见不一或者矛盾爆发,那么不必急着大动干戈,相互指责,这可能是一场意想不到,却被巧妙安排的“疗愈环节”。
关系中发生的事和彼此都有关。当我们强烈地被某人吸引或引起情绪上的激动,往往是因为:你们恰好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与自身相似的频率,或者截然相反的另一极端的频率。
双方内在都敏锐地感知到:经由彼此的互动,有潜力平衡自身能量的阻塞,达成心灵深处的完整。
当你看清楚造成“关系问题”发生的内在因素,“看见即疗愈”——疗愈就已经发生了。造成“关系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先重点分析以下几点:
  • 潜意识作祟

  • 固执的人生观

  • 施与受的不平衡

  • 重复出现的“雷点”

01

潜意识作祟

第一类是潜意识作祟。
潜意识的模式建立在过去,比如孩童时期。这与家庭成员如何对待彼此、如何对待孩子有关。
往往是一件过往发生的事印刻在了孩子的记忆中,孩子将这个事情的运作模式留在了潜意识中。后来,就如同执行指令一般,自动对情景发生反应,却没有注意当下的真实情况。
有一则相关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邮差非常厌恶狗。因此,他自然的招引狗的敌意,而且常常被狗攻击。
虽然他保持谨慎,并且采取防范措施,但是这问题在他的工作里仍然始终是一个压力来源。
有一天当一个亲密的朋友建议他:「原谅」那些曾经攻击他的狗儿。这个邮差才领悟到问题的起因,悲伤出乎意料的爆发了——
童年时,他最喜欢的是养一只小狗。只可惜他的父母住在公寓里,对于居住的人而言空间都不够大。每年的圣诞节,这孩子都写信给圣诞老人,请求送来一只小狗,但令人伤心的是从来没有一只小狗被放在他的长袜里。
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只流浪狗,于是他伸手去抚摸它。这只狗扑向他的脸,并且咬伤男孩的脸颊。
当医生缝合这张受伤的小脸时,这个孩子形成了与他原本渴望养一只小狗的「反面想法」。这些新的想法对于他为什么不应该拥有一只狗带来了「解释」。
虽然,想要拥有一只狗的渴望消失了,但是他还没有移除那份最初的爱。他只是把它埋藏在一个改变了的想法底下。

当邮差领悟到问题的起因,他的敌意终于化解。

从「反面想法」生出的那一刻开始,问题就产生了,在那之后,他的想法会反对那最初的爱,而不是向外延伸爱到生命中。

只有当他能够原谅那第一只咬他的狗,释放和治愈才会来到,而且,更重要的是:「原谅他的父母拒绝他养小狗!」

02

固执的人生观  

有些人喜欢固执在一个情绪的或心智的处境之中,一旦某个人质疑他所秉持的观点,对立和矛盾就发生了。

譬如说,你培养了极佳的科学素养,而现在你用它来解释你的世界中的一切事件,然后你遇见某个人,他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富有艺术性且处在生命之流中才是最好的。

又譬如,你把你的家和院子变成一处美丽的庇护所,以避开世上的混乱;你隔壁的新邻居们却制造许多噪音;不停地在他们家露台上吸烟,把一辆辆破车停在你的住宅前面。或者,你在小时候搭船遇上意外,几乎淹死,而你的灵魂却带给你一位喜爱海边、帆船运动和游泳的配偶... ...

固执所带来的目标感,就好比是决心爬向陡峭的山顶,认定那里有真理跟美景。而我们成了一个武装的战士,带著对抗的心、全身铠甲,每一步都沉重无比。

但真相是:我们并不在战场,我们应该转为探险者,轻装与适配的装备,那仅仅是工具、那些仅仅是工具,遇到路上的人就闲谈几句,还有多远、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就让我们轻松并保持弹性的走著。

一直走,但没有地方要抵达。
不要试图看穿距离,人类无需如此,
在内在旅行,
但不要走那条,恐惧让你走的路。
-Rumi

03

施与受的不平衡

无论是接受还是给予别人好意,它都应如活水般流动。就像身体的代谢作用一样,有进有出,才是一个自然的动态平衡。武装自己,会让你无法接收外界的讯息,也无法将讯息散发出去。
有些人不断的做善事,给予别人所需,自己却不接受别人任何的好意,这是有误区的——这个「不想麻烦别人」的想法可能来自父母、老师、社会舆论,但最终是来自你自己,总是有太多的顾虑,太多的犹豫,让能量的流动停顿了下来,而这种失衡最终可能让你跌倒。
唯有在动态中才能维持平衡的状态。善意的请求帮忙,将会获得更多的空间与资源来运作,彼此之间运作得更流畅了,整体因此而提升了,互助共荣。就像花之于蝴蝶与蜜蜂的花粉传递,就这样生生不息的运作着。一个丰盛的心,施与受都相同的感动,不有所强求、不假思索。
与之相反,仅接受别人好意的坐享其成者,如果不是顺着其意,就很容易遭到批评。
生活中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你费尽千辛万苦,奉献许多时间帮他做了事情,对方却满不在乎,或是对你生气,而你更生气;你知道他需要帮忙,却不知道怎么帮他,他很懊恼,但你比他更懊恼,所以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好?
其实,期待别人对你的帮助示以感激并没有错,但要放下不合理的期待——若期待对方的「依赖」,当然是一种「操控」。
有操控,有期待,叫做执着。
无操控,无期待,叫做祝福。
执着的人,越期待就会落空,要求就会达不到;期待、建议而不强迫,即是尊重自由意志。
没有了执着,你将回归到做主生命的中心点,施与受才变得奇妙起来——
你不再觉得有义务施或受;
不再以牙还牙、斤斤计较;
不再为了得到而给予、为了得到而取悦;
不再受外力控制地去接受或给予。
你可能发现:自己在某一刻能够不假思索地慷慨给予,也会在某一刻自然而然地接受到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或需要的事物。

04

 重复出现的“雷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感情里、事业上,都可能会遇见“踩雷”的状况,无论是踩到雷还是被踩雷,这些“雷点”都是潜意识中的不平衡之处——潜意识中的对立和矛盾总是通过换一班「角色」继续上演。
我们只是常常身在其中而不容易发现,不明了他们有潜藏的共同根本课题,如同剧情继续上演。
面对关系的课题,不管是与它对抗或逃避,这个课题依然存在,并不会消失。而我们人生的主要修炼,就在这些生活场景中,考不过就困在里面,重复再来直到学会为止。
我们在生活中碰上“麻烦人物”,并非是受到因果和报应,而是一个机会去迅速转化自己,在内在身处达成和谐的状态。

05

  从容面对关系的调整 

在关系里,你的离开或靠近,其实都是在寻找你自己。
偶尔,你会想离开一下人群,不想与人相处,那并非不好的事情,它可能代表着想通过换个环境,换一些朋友,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而当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一个朋友碰巧也只是想要离开一下呢?但若你没意识到这点,觉得自己「被抛弃」,于是可能会生气、指责,进而惩罚和控制,强破对方回到让自己舒适的「旧模式」;提早意识到这点,将有更大的机会一起进化。
在每一段关系的调整期,你都可以试着重新回归到「中心点」——在这里,你是完全自由的、安全的、清醒的,于是你可以重新审视此刻关系的现状
我们是否在同一个位置停留了太久?

我们的关系是否自然地到了结束的阶段?

或许,现在正是下一段经验开启的最佳时机?
新的关系是否也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
或许经由你们之间的互动,内在的阻塞已经化解;又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们都无功而返。总之,生命之流必将继续向前。
一段关系若是流畅、坦诚、和善与诚实,那么你就已经从中收获了最重要的东西,它的调整也将会是和平的。无论它走向何方,请保持欣赏,从而看见蕴含在其中的全新主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