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庄:新中国第一住宅区的前世今生

原题

百万庄:新中国第一住宅区

是怎样建成的

作者:陈瞰

从空中看,百万庄独特的肌理,在杂乱的城市环境中辨识度非常高。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分列四周,申区和公共设施则位列正中。整个百万庄气象严整,如同一座微缩的城市

60年前,百万庄从京郊农村摇身一变成为“新中国第一住宅区”,这不仅是由我国著名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的国家第一批大型公务员居住区,也是西方“邻里单位”的住宅理念在中国的先行实践。
1953年3月22日,张开济开会回来了。他胳膊肘下夹着一张大白图,神采飞扬,旁人一看就知道——重要的任务来了。
张开济是当时北京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鼎鼎有名的“大拿”——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先后执业于上海、成都、重庆、南京等地,新中国成立后来到北京,开始参与建设新政权下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首都。此前,张开济正带队给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四个部设计新的办公场所,人称“四部一会”办公群。这是国内第一个根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的方式建造的大规模政府办公楼群。
张开济先生与“四部一会”大楼
1950年2月,建筑学家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议,在北京西郊月坛和公主坟之间,设置新的中央行政区,容纳新政府所需的主要行政功能和配套设施。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提案,意欲在北京的西郊再造一座带有中轴仪式感的新城。虽然在当时不具有完全实施的可能性,但却给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思路。
1952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决定在西郊三里河地区,建立“四部一会”以及其他一系列部委机关。而张开济接到的新任务,就是给这些政府办公组群修建配套的干部职工住宅区。


“梁陈方案”示意图
邻里单位
1953年的北京,出了阜成门再往西走,满眼尽是空旷的农田。位于八里庄塔路与五号门路之间的百万庄,只是这稀稀拉拉的村落当中不起眼的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老大爷,刚刚从村干部口中得知,这一片要被国家收购了。他心里盘算的是,家里的房子和那两亩地,政府究竟能给赔多少钱?他万万想不到,“百万庄”这么个普普通通的京郊农村的名字,即将被写入新中国的建筑史。
身为工程总设计师的张开济,当时手中可以参详的资料并不多。解放初期,国内的住宅大多分散各处零星建造,集中成片的只是兵营式的机械排布,未形成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将生活福利建筑妥善安置其中的建筑群体。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虽然堪称居住聚落的典范,但它们只是单层“平房”,而当时需要的则是能容纳楼房及各种配套功能的“住宅区”。
百万庄住宅区设计总图
难道真的无例可循?当然不是。解放前,在上海,张开济就听说过的一个新名词——“邻里单位”。这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西方居住理念。首倡者中有位叫佩里的美国社会学家,他总结出“邻里单位”的完整体系,即在不被汽车干道穿越的街区单元之内,通过合适的步行距离,组织起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既安全,又方便。
面对北京西郊百万庄这片356.2亩的方正完整的地块,张开济感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了——他将有机会完整地实践“邻里单位”理论,亲手规划一个现代化居住区的样板。
秩序!秩序!
秩序!秩序!这个词在张开济脑中一直萦绕。国家的秩序,社会的秩序,单位的秩序,居住的秩序,这些抽象的“秩序”概念,都得被妥善地安排到一个善美的形式秩序中来。
在总图规划上,最容易体现秩序的方式,就是划分“格网”,形成区块,继而填充功能。张开济铺开图纸,在东西横向画了三根线,大概四等分;南北画了两根线,大概三等分。这些纵横的线条,是将来社区内的道路。这样就分成了井井有条的十二个区块,一种清晰的空间结构跃然纸上。
百万庄里的普通干部住宅,以60平米的两居室为主,也有少部分配置了带客厅的三居
东西靠外侧的八个区,可作为普通干部的住宅,容纳了大部分的居住功能。中间的四个区块,对于方正的格网进行了错动。既丰富了空间形态,也使社区道路不是一通到底,有利于降低车速。
最北侧的区块内,沿街布置了一栋办公楼,形成门面和屏障。办公楼南面则规划为高级干部的居所,被四周拱卫。
再往下一个区块,是整个百万庄的中心。张开济向左右各扩张了一片,分别安置了商业和小学,二者之间则为一大片公共绿地。绿地、小学、商业,都是辐射整个社区的重要公共设施,安置在正中央,从社区内哪一点去都很方便。住区的核心是居民的公共活动,这也符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百万庄住宅区设计模型
中心区域最南面两个区块,主要作为后续建设的储备用地。以绿化相隔,区块北侧是拟建的人民文化宫,南侧沿街预先考虑了建设高层建筑的可能。
经过设计部的日夜奋战,一张秩序井然的规划图终于出现在了图桌上。张开济别出心裁地给每个区块都起了名字——以地支为名,自左上角开始,逆时针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中间的部长住宅则为申区——方正的区块,对称的布局,严谨的轴线——秩序!秩序!
百万庄住宅区建成外景
区划格网完成了,每一项功能也都被妥善安置在了特定区块内。接下来的难题是,采用什么样的建筑形态呢?
有两种类型可选:一种是“行列式”。所有楼栋都一排排平行布置,清一色的南北朝向。好处是日照通风俱佳,坏处是整体形态过于死板。
另一种是“周边式”。建筑沿基地周边围合,形成院落。这样一来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东西朝向的户型,舒适性上会比南北朝向的户型差很多。
不过,周边式布局也有诸多好处。它提高了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围合院落利于促进居民交往;同时也避免了行列式的单调感。
申区住宅建成外景
张开济最终坚定地了采用周边式布局。在百万庄这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样板项目里,他渴望达到一种严谨而富于美感的秩序。他时常翻看案头那本1951年出版的俄文译著《苏联工人住宅区设计》。书中的例图,那种周边式的布局特别具有一种严谨宏大的秩序美感。
于是,在后来报给都市计划委员会审批的图纸上,我们看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的普通干部住宅,清一色为三层坡顶小楼,沿区块周边镶了一圈,又延伸进区块内部再绕一圈。这种“双周边”的模式,对于场地的利用更为充分。
只有被拱卫的高级干部住宅区——申区,采用了二层联排坡顶小楼的形式。这一小规模的行列式,被藏在了小区中间,并不影响整体的规划结构。北侧为入口,南侧为花园,住宅全部呈南北向。意在以这种更高规格的居住形式,与其他区块区别开来,形成级别的差异性。
不断生长
1955至1956年,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先后住了进来。他们是首都的新移民,被从全中国抽调到北京,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组成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通了暖气的宽敞明亮的两居室,东北红松木做的大窗户,家具是公家统一配给的。这样的住房条件,在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不到五平米的时代,足以令无数人羡慕。
百万庄东西靠外侧的八个区,清一色为三层坡顶小楼,它们大多曾是新中国成立后部委普通干部职工的住宅
再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唐山大地震后的结构加固,百万庄中里小区的建设,北侧原先的办公小楼,变成了如同一面高墙的核建大厦,周围三个批发市场的建立,带来大量生意人涌入,以及一轮又一轮的拆迁风云……六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改变数不胜数,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百万庄的大结构一直没有变,所有的变化,都被限制在张开济当年规划的区块网格之中,只是换了局部“填充”,而没有伤到整体“骨架”。
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被纷纷抽调到北京,成为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
百万庄是中国近代住宅规划设计史上,在初始时期做出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探索和实践,有人称它是“新中国第一住宅区”。所言不虚。作为西方“邻里单位”理论在中国的早期实践,百万庄在一个社区里完整地安置了居民所需的各项功能,如同一个小小的城市。现如今各种时髦小区的噱头越来越多,但是在浮夸的外表下,一个居住区所应固有的内核,反而越来越缺失。
百万庄作为一个宏大的居住实验的活样本,由其衍生的建筑智慧,早已超越了经济与美学方面的思考,触及了更加艰难的课题——我们该如何对待身边这些承载了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的珍贵遗产?我们该如何重新建构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居住社区的内核?

原来荒凉的北京西郊,已经逐渐被辐射扩散的城市包了进去,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地段。百万庄周围的建筑,也是一派现代化的气象。唯独百万庄小区,仍像一个城市中的异质物,一片高楼群落中的“洼地”,保留住了一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容貌

(作者陈瞰,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现为成都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本文发表于《中华遗产》杂志2016年第10期,略有删节。)

延伸阅读

百万庄小区一甲子

唤醒一代人记忆

作者:王海燕、丁晓辰


建成初期的百万庄(资料照片)  

  作为新中国首批自主设计的住宅小区,百万庄小区是中国居住区建筑规划史上“活”的教科书,也是北京一个甲子以来城市建设的缩影。
“子丑寅卯”
小区命名独一无二
  地处西二环外、车公庄大街南的百万庄小区,占地面积约21公顷,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竣工于1956年,是当时地质部、重工业部等中央部委家属区。
  和现在的居民小区楼房布局截然不同,百万庄小区有九个组团,每个组团都呈现出独特的回纹形布局。并且每个组团都以传统的十二地支的前九位命名,自北向南逆时针分别命名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区。
  “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居民楼的编序,百万庄是独一无二的。”与展览路街道共同策划这次展览的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百万庄一景(绘画:陈瞰)
  百万庄小区的设计离不开建筑大师张开济的贡献。这位设计过天安门观礼台、钓鱼台国宾馆等首都地标式建筑的大师,被称为“设计了半个北京城的人”。在百万庄小区的设计中,他和其他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北方地区的特点,建筑以南北朝向为主,保留了四合院的院落意境,采用九宫格和四合院布局结构,从而形成了回纹形布局。
  呼应整体的回纹形布局,回纹装饰在百万庄小区里处处可见。在展出的照片中,深红色的楼门上,居民楼大门的玻璃窗格上,楼梯木扶手的底座上,临街阳台的栏板上,很多都镶刻着醒目的回纹装饰,寓意着回归平安、延绵不断。
绿荫深处(绘画:陈瞰)
开放小区
60年前就已先行
  没有围墙,也没有小区大门,楼房建筑沿道路布置,内部道路四通八达。今年年初,国务院提出新建小区要推广街区制,其实60年前建成的百万庄正是这样的开放式小区。
  “实际上,它还是国际前沿规划理念——‘邻里单位’在中国创新实践的历史见证。”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工作人员介绍,“邻里单位”的设计理念最早由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上世纪50年代,被苏联专家带到中国。它强调居住小区的邻里感,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内外交通动静分离。
  建成初期的百万庄小区,每个小区组团由居民楼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包括绿地、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菜站等公共设施,好比一个公共客厅,给居民提供便利。
  这种亲切的邻里氛围,不仅仅体现在建筑设计理念上,更珍藏在百万庄居民的温暖记忆里。
  特地赶来参观“百万庄60年”主题展览的居民钟白羚回忆,“门前的很多行道树是我们种的,我们屋后的公共食堂里举办了不知多少场集体婚礼和周末舞会。”
  唐山大地震时战胜困难、邻里合用过的煤油灯、60年前小学生毕业典礼的合影……“百万庄60年”主题展览展出了近百张百万庄的老照片,勾起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人们浓浓思乡记忆。“就在12月28日,还有上百人专门来这儿举办同学聚会。还有留言寻街坊、寻发小儿的,封藏了几十年的记忆一下被唤醒了。”工作人员介绍。
百万庄的菜摊(作者:陈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