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庄子论名利之:仁义为本
仁义为本
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天道》
【译解】:君子不仁就不能成其功名,不义就不能立身于社会。真正的人就必须讲仁义,不然还有什么好讲的呢?心正无私,与万物同乐,这就是仁义的内容。
我们知道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在特定地历史环境下演绎“生而为人”的人“生”的过程而留给后人的精彩。其目光的高度,比冰峰犀利,生命在寂静中抵达永恒。
庄子曰:“物物而不物于物”,其实是一种做人方略,既立于现实(“物物”)而又超于现实(“不物于物”),真可谓辩证的统一。如何做到这辩证的统一,其实就是一个心态问题。无论一个什么样的人,活着的心态尤为关键━━它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心态是水,水既可载舟,亦可覆舟;心态是水,水既可洗去人身上的污垢,亦可把人淹死于水中;心态是水,盛于桶里是圆的,盛于池里是方的,这要看被装在什么样的容器中。
有人说:“只有庄子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有人说:“他要的就是没有一句赞叹、没有一个喝彩的送他退场,两千年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要我们看淡名利,不要被虚名所累。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选择“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步履一双,山河自在”,可以选择“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可以选择“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这种出世的淡定与旷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这句著名的话除了具有“有限胜无限”的寓意外,还告诉我们另处一个道理:无涯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全知之人是神奇的。但又怎能成为全知之人呢?任何人都只能做极有限的事,而人短暂的一生就在无休止的做事中死去。因此,人应该做更有限的事,从而腾出心力来反观自身,于静处品味流星消失后依然不变的天与地。庄子曾经做过漆园吏,只是个小官。但庄子志在逍遥,不因做小官而气短,用非常心做平常事。从平凡上见功夫,立求不凡,帮助漆园人民发家致富,推广养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深受老百姓们的爱戴。然而,平凡的生活中有的人总感觉活得太累太重,其因何在?我们认为就是缺少了一颗平常心。
庄子提出“至德之世”之说,大意是:没有贵贱尊卑的隔阂,没有仁义礼乐的束缚,没有功名利禄的争逐,人人过着无忧无虑、安闲自在的平等生活,身心获得完全的自由。也可以选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选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入世的胸襟与气魄。无论选择那种生活方式,其实在我看来,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限,入世与出世并不矛盾,它们是相容相通的,或许是构成人格理想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我们内心深处永远会存在一个坐标,那就是活在真实里,在生活中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有所感悟,有所超越!是庄子精神的火炬引领我走出情感的沼泽,痛苦、无奈、孤独、寂寞竟都在谈笑间“灰飞烟灭”。没有什么大不了,坦然面对。 庄子“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观点,基于现实而又超于现实,是说人应当主宰外物而又不被外物所主宰。人生,只有练就了不为外物所主宰而能动地去主宰外物的精神境界,才能抵制各种外物的诱惑,才能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才能在“有所为”方面,作一番奋斗、一番贡献,使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小传 :刘勇,男,本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庄子研究会常务理事。蒙城县政协常委、县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全国小小说高研班辅导老师。先后在《小说月刊》、《青春阅读》、《山西文学》、《文学港》等期刊上发表散文、小说1000多篇,著作品集《折子戏》、《寂寞心船》、《情语漆园》、《清廉庄子》《亲爱的寂寞花开》等。多篇散文、小小说入选《值得中学生珍藏100篇散文》、《中学生喜爱散文全集》《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成长小小说》、《情感读本》、《语文同步辅导读本》、《中外经典小说大系》等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