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连载】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九)
【文献连载】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九)
〔民国〕胡清濂纂辑 〔共和国〕向家舟点校
点校者注:以下内容为婚俗。
〔纳庚〕
男女结亲,媒人两家说合,定期纳庚,不必双媒人,不发草八字。男家备正式红庚书一套,请媒人于期先一日,将庚书、双笔、双墨及写庚封筒,盛于拜匣,一并安放衣饰盒内,送至女家,点交一切衣饰、礼物。次晨,女家祀神毕,父兄亲书,或请先生代,写女之年月日时八字于庚书右幅,上方横书“坤造”二字,并出对字后半联。书就,媒人携回男家道喜。祀神毕,男父兄请明白先生代填男之年月日时于庚书左幅,上方书“乾造”二字,并对对字前半联。填就,置之神前。是为“纳庚”。
△古“纳庚”习俗(图片来自网络)
礼成,请客陪媒,女家曰“发八字”,男家曰“纳八字”。而装盒颇费,贫家往往有结不起亲者。盒内,饼、面、衣饰外,肉一大块为方,蹄一大只为肘,至少须十余斤,酒二壶,至少须十斤。好名者,全猪、全牛一半,酒五十斤一桶,为边猪边酒,盒内麻饼百元,细面至少十二盒。衣服四件,早年视女之大小为衣之短长,近年一律用成人衣服。丝棉纱洋,虽说量家,然总是勉强要好。首饰银簪银环,间有好名用金玉者。包头、脚缠缺一不可。女家回盒,针凿、帽鞋、纸笔、书砚而已。长阳下乡(注:指长阳东半县,以下同。)不装盒,不花钱,只用拜匣庚帖。近两年来,四区亦有慕下乡脱俗,只用拜匣庚帖,对于女家,只以茶食视敬者。由奢入俭,可风也。
〔送年节〕
近巴东、五峰高荒一带,更有陋俗须除者:男家于将接媳之前三年,每至腊月,须送女新衣一套或两套,至少必送一年,否则女家说话(注:长阳西部方言,指提意见或不满。)。闻近年亦渐少矣。名为“送年节”。
〔求肯〕
将婚之年正月初旬,请媒率婿,至岳家拜年,名为“求肯”,只用茶食,或猪羊肘,但不装盒。女家允,则回以针凿各件,预备报期完婚。否则已。
〔报期〕
报期,用端午日,或六月六,或中秋,只用媒人,不必女婿亲往。酒肉衣饰,装盒略与纳庚同,但不如纳庚之多且备,首饰可全不用。由媒人请示接人,要何样衣,要何样饰,撘问用若干人迎嫁妆,送亲“上客”几人。女家一一吩示,即如上“铜板册”(注:长阳方言,意指“金科玉律”。),不办不依,甚有闹口角者。然亦间有明理之女家,寄语亲家总办总好(注:长阳西部方言,意为怎么办怎么好、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以为无论如何,完全系在男家穿戴,娘家只落看得一眼,何必苛求多费□,令女婿负债,一并累女。此等明识快语,人人了解,惜人人弗能实行耳。
〔取亲〕
喜期先一日,男家请席陪媒,并请一礼房先生押盒,名为“押礼”,督带人夫轿马,偕同媒人往女家取亲。乡不亲迎,故女婿不亲往。是夜,女家请“十姊妹”伴女,祭告祖宗,拜别父母、哥嫂、姑舅姨、三亲六党。父母亲眷相向泣,或钱或衣料首饰,竞相馈赐,富家有盈箱累箧者。名为“陪姑”。
△过去盛行于武陵山区土家族等民族的“陪十姊妹”风俗。(图片来自网络)
男家于是夜,接“十兄弟”陪新郎。于堂前设长筵,由知客请祖父母、父母、伯叔、姆婶、哥嫂、姑姨舅、三党亲戚,受新郎拜揖,上席斟酒。受拜者以次饮酒受拜,新郎以次拜揖。赏钱赐鞋,无白手受拜者。富家或亲戚多,有赐钱数十千、数百千,堆鞋满筵者。名为“伴郎”,又名为“作揖”。书礼之家,则必接礼生告祖,行加冠礼,命字升匾,行令歌祠,更为热闹。乡间不先期过礼,不先送嫁奁。
〔迎亲 拜堂 交盒 讨新妇〕
正期清早,女家发亲,媒人、礼房、送亲人同护妆奁。男家先时鼓乐旗伞,接于途间。亲将到,媒人、礼房先进门道贺,预备新人拜堂。
△长阳迎亲古俗(图片来自上世纪90年代编印的《中国长阳》画册)
新人拜堂入房合卺毕,乃出,迎“上亲”客,接“三道风”。不先用女送亲看房。新郎、新娘合卺交杯毕,女送亲入房认新郎,并慰新妇。
夜间,送亲人请亲翁、亲母(注:长阳方言,男女两方亲人对对方父母的称呼。)行礼交盒,新妇所做之鞋,以次敬交。先进门时,送亲人行礼,只请看盒。至夜乃交,名为“大交盒”。虚文套话,来送亲之女客出口成章,而男家又必选一专门虚套之“女博士”开盒,与来客旗鼓相当,往往相持数小时不下,实在令人肉麻。现亦将打消矣。
新妇备有饼子、针线,平辈、晚辈诸幼孩,相率入房,索饼子,讨针线,猾者辄以一人讨索几次。新姑腼腆,漫应而已,但不喜闹房。下乡闹房恶习,翁伯亦许入房,甚或谓“三天无大小”,太不雅观。我乡曲无此也。
〔敬茶 祭祖 见大小 陪客〕
黎明起,新妇随新郎,谒翁姑塌前敬茶,名为“吃纠脑壳茶”。新人祭告祖宗,以次拜父母伯叔亲党,略如古“庙见礼”,名为“见大小”。新妇来时,娘家皆备有鸡蛋、茶果,由知客请诸姻眷及各客吃“鸡蛋茶”,尊亲之鞋未交者,亦即于席间面交。除受鞋者重赐外,吃蛋喝茶之客,各向衣袋中掏钱,向碗中高掷,震碗有声,积少成多,有至数十千者。富家儿女原不贵此,寒微之家新妇,即可资为纺绩基金,莫谓无裨益也。
送亲人名为“上亲”,主人留上亲住者,早餐便席打发普通客,选留陪上亲者数十人,于晚间盛筵陪之,名为“陪客”。安席送菜各仪节,各乡曲渐亦娴之,海味杯盘,亦复不让市肆。惜相习成风,恐难为继耳。
△民国《重修长阳县志四区采访册》书影(向家舟摄)
〔回门〕
次日客散,除父母月须满月回门外,新妇、新郎即偕同送亲人回门。婿见岳父,直呼为“爹”,见岳母直呼为“妈”,不复如前此但呼“亲爷”“亲娘”也。未知别区如何称呼法?
〔书礼之家告祖 加冠 名字〕
书礼之家,将婚子,于正期先一晚,请老先生四人为礼生。乐工、鞭炮咸具,行告祖礼,为子加冠、命字,仪节作三次举行。初告祖,次三加,又次合享。祝文、歌词,有前清诸大老先生遗稿在。歌《绕堂词》,歌《三加官词》;三献〔礼〕,歌《关雎》《桃夭》《雀巢》诸诗词。字句铿锵,音调清雅,听之能令妇孺怡然欢、肃然敬,足见礼之足以入人也。古调独弹,恐徒贻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