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做个有文化的人,从文学的角度来读书法的各类法贴
研习书法当“根植传统”,以历代经典法书为本。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有言:“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师法古代先贤,精读其经典碑帖,是学习与传承其笔墨精神尤其关键之处。
怎样读帖,是深入学习法帖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精读古代碑帖,从文学角度去阅读尤其重要且难能可贵。孙过庭在《书谱》中曰:“书契之作,适以记言。”又言:“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明确了书法作品具有记事功能的原始初衷。
因此,如果从文学的视角来阅读古代碑帖,其文本显然是值得研究与欣赏的佳文——它们既可以称为客观历史资料、优美文学作品,又可称为抽象理论的精辟阐述、生活社交的实用工具等。试想,若书家学习古代碑帖仅仅为了书写技巧,只从文字字形、结构和整体章法的取法态度把文字割裂为艺术对象而忽视其文学体裁的学术价值,缺乏对经典碑帖的诞生背景、文章内容的重视,笔者认为实在有失偏颇。
首先,了解《白氏草堂记》诞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与作者的主观态度,很有必要。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第二年,白居易游历庐山,独爱香炉峰下、遗爱寺旁的一处胜景,便在那里修筑一草堂。元和十二年草堂落成,他写了一篇散文,即《庐山草堂记》。该文因作者之名又称《白氏草堂记》。清嘉庆甲子年(1804年),即邓石如谢世前一年,其时62岁,该年五月初六(即蒲节后一日)邓石如在扬州为挚友阳湖(常州)左辅(仲甫)作篆书六条屏以赠。该书作的文章内容节录于白居易《白氏草堂记》中一小段,共计91字。
其次,要通篇阅读文本,谙熟文意。黄惇先生讲到:“伟大书法作品,其背后还站着一位伟大的人,这就是所谓之字如其人”。熟读文本,不但可以领略古代佳作之文辞飞扬,更能加强记忆碑帖字形特点与篇章结构。若能背诵全文,则乃背临之必需,尤其难能可贵。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正文曰:“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橦尌,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北据层岩,积石嵌空,奇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其款识为:“嘉庆甲子蒲节后一日书奉仲甫先生教书,完白山民邓石如。”
通读该文,可知其文章内容乃白居易对草堂周围自然景物进行的非常细致的描绘:往南行,就到石涧,石涧两侧长有古松与老杉,树之腰身几乎都要十个人才抱得住,树之高不知几百尺,修长的树枝可触摸白云,低垂的枝条轻拂潭水,像旌旗般地直立,像雨伞般地张开,像龙蛇一样游走。古松下多灌木丛,茑萝枝叶蔓生,交错遮荫,以至于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草堂)北依靠着层岩,积石空凹处嵌着(土堆和矮墙),各种树木、奇花、异草覆盖在上面,绿色枝叶繁密迷蒙,红色果实多得纷披四垂,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四季都是如此。
如果将该段文字“化整为零”从“南抵”“ 松下”和“北据”三个关键词处切断,分为40字、19字、42字三小段,分别理解各小段要旨,并发挥有“诗情画意”之想象,在脑海里就会浮现古树参天、绿潭掩映,层岩环抱,夹涧幽暗、灌木丛生的优美画面。如此精读碑帖文本,增加形象理解记忆,想在短时间内通篇背诵也就易如拾芥了。
学习古典碑帖,从文学层面读帖,不可偏废。其基本要求为通篇阅读与理解其意,达至背诵,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