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气息浓厚的梓树,现在的你还认识吗?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梓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曾和桑树一道,以“桑梓”的组合作为家乡的代称!

到了当代,这个词都很少出现在生活中了。提起梓树好多人可能没什么印象,但说起它的俗称花楸、水桐、河楸、臭梧桐,你才会恍然大悟,梓树原来就是这植物啊。

梓树是紫葳科梓属乔木,高可达15米,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多栽培于村庄附近及公路两旁,现今野生者已不可见。

为什么在文学作品中桑梓被当做家乡的代表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结构。虽然,商业文明在我国出现的也挺早,但大多数的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靠自给来满足的。

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

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名为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美材。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

在以前,长江黄河流域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栽上几棵提供生活所需,所以这两类树种在当时极为常见。

两地的游子在远行之后看到别人家的桑树就想到自家门口的了。

加上各种典籍及文学作品的流传,梓树代指家乡也就成约定成俗的事实了。

时隔多年梓树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洋气”不再是我们进行工程机设计的主要标准。

加上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引导,乡土树种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毕竟乡土树种是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历经长期的优胜劣汰和自然选择留存下来的,不管是从结构还是外貌来看,均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能够很好地抵御当地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有着稳定的生态结构,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通俗地讲是因为此类树种因为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成活率较高,而且就地取材运输成本也低的原因,而且非常契合当地的文化气息!

梓树作为我国传统的,有文化气息的乡土树种代表之一,近年来,越发受市场喜爱了。

因其树姿优美,叶片浓密,生长迅速,快速成荫,越来越多的地方将他行道树、庭荫树来使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