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本文共计6164字,“刻意练习”。

这是智远的第0129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你就是行业里面的TOP者。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PR(媒体公关)的,几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问过我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至今记忆犹新,他当时说:媒体公关到底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自己转行,以后会不会和我做运营一样,只能做着枯燥的数据分析。
我几年前告诉他的原话:“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机会,不要去追风,坚持长期有耐心,把基本功的打牢,在领域做深,你就有机会”。
当时我也很年轻,尽管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还是把我的导师分享的话说给了他听,没想到他居然相信后傻傻的坚持了4年多。
前段时间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偶然遇见,寒暄几句询问彼此最近发展怎么样,得知他现在自己已经创业了,在做“公关自媒体”,运营了5个行业垂直大号,自己是公众号的主笔。
关注他的自媒体后,顺便添加了商务的联系方式,当他们团队给我发送报价单的时候才知道,他亲自撰写产业观察稿件的费用已经涨到了单篇2万的价格。
那一刻让我瞬间想起了几年前对话的场景,原来每个小有成就的人背后,都是通过大量的学习与刻意练习,将自己的某项技能做到了极致,自然也就脱颖而出。

01

“关于有效的学习”。

无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成什么样的事,几乎没有一件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你大脑够灵光,情商不算太低,愿意躬身入局,找到做事的方法论,踏踏实实去努力,总能为自己减少一些阻力和障碍。

而相反的越是浮躁,越是放纵自己,就会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每天进步一点点,你离目标也就近一点点。

不得不说,现在的95后的确有很多很努力,但是得到的结果始终令人不太满意。

甚至于身边的90后也是一样,回顾职业生涯的几年,有的人自己创业做的风生水起。

有的人在大厂做起了高管,有的人依旧每个人几千元的工资早上挤着地铁,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回家的路上,想跳槽连溢价的能力有没有。

我身边0-3岁的职场人,经常会问我这样的一句话:领导,“到底怎么样的学习,我才能在自身的岗位上比别人优秀”。

我通常会反问他们三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吗”,阶段性规划有吗?“你心中有想成为的那个人的画像吗”?

如果没有,那就不要思考超越同龄人的问题,如果有,它大概长成什么样?你不妨在脑中幻想下,先找到阶段性目标是个人成长的开始。

我从来都不会告诉身边的人你要“赶紧学习”,你要去听哪位老师的课程,我一般都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找到自己的阶段性想要的目标,比盲目的学习更加重要。

目标是个人前进的动力,光有目标是不行,而且要找到有效学习的方法,那么何为“有效的学习”呢?

搜索引擎给出的定义是:帮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一知十”,同时有效的学习不是刻苦学习,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找到“体系”,进行刻意练习。

我把“有效学习”简单定义为:

找到某件事情背后的方法论,然后刻意练习,不断地迭代升级,打磨,最后形成标准化的动作,减少后辈人摸索的时间。

在互联网信息泛滥的今天,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碎片化的东西,而是偏体系的知识结构。

当了解一个学科完善的知识结构的时候,然后找到结构底层的规律,再进行学习,复盘,刻意练习,才能达到想要的理想状态。

我想可能有人经常会遇到这几类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很短时间掌握一门技能,自己学的时候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人写篇文章轻轻松松,自己却如此的平庸不堪。

为什么有的人在某个技能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却还是不如身边的小白,为什么有的人玩了一辈子斗地主,最后还是打不过一个年轻人。

而这一切核心原因的核心在于“套路”,如果运用专业术语我称之为“方法论”“体系”,当自己积累方法论足够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如此轻松的事情。

什么是知识体系呢?

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方法论是一种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里面包含对问题的拆解,分析等技巧,然后做一些列的方法研究,最后总结形成的一般性原则。

知识体系是指把大量不同的碎片化的内容,单个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有序,指向性明确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结构。

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某些问题,解决某些问题,而和体系相对的则是“碎片化的知识”

比如你看到一篇“社群运营的文章”写的特别好,你就会明白怎么做,这是属于方法论,然而,也仅限如此。

因为一篇文章观点相对比较单一,里面最多赘述几个观点,我们学会后忘掉也会很快,不能从点到面的让自己掌握全部体系。

也就是说体系的东西更像一张蜘蛛网,能把各种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塑造我们看到问题。

就算当中的某个模块缺失,我们也能因此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自己继续工作和完善流程。

我通常会这样说,做事情要有“框架思维”“上帝视角”,以更好的以为维度去思考现在所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窘状态。

如果你理解我上述所说的,找到个人阶段目标,理解有效学习,寻找垂直学科的专业体系,理解体系,刻意练习形成自己的,那么相信你的成长速度将是倍增状态。


02

“如何构建方法论”。

很多人不了解方法论,他们在工作中很辛苦,但是最后还是碌碌无为,做事没有结果,多数人对方法论有两个方面的极端现象:
一种是无知而导致的非常崇拜方法论,觉得方法论就是最高的理论。
一种是一知半解而导致轻视,认为方法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工作中的技巧而已。
上述我有说到方法论是什么,那么对于没有方法论的人来说,遇到事情应该先找“方法”,在找“技巧”就相对容易些。
方法很容易理解,达到某件事情想要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比如我要写套PPT,那么首先我需要找到模板,其次做好内容,再者进行套用。
你看这就是简单的“方法”,相对于方法论而言,方法注重的是小过程,小MVP,技巧更关注的是细小程度,例如涉及到PPT当中的图片使用,风格统一,字体大小标准化等。
如果按照方法论的学习,复杂度进行区分的话:
方法论 > 套路 > 技巧 > 方法,定义虽然如此,但从使用角度,区别还是很大。
那么为什么是先找方法,再找技巧呢?
因为方法是基于目标拆解的最小单元,在最小单元中对应的是障碍也比较小。
基础障碍容易解决,解决基础障碍不要闷头去思考,要寻找“前辈的经验”。
前辈经验往往是,“我告诉你”,就这么做是对的”,就像那句话所述,我们遇到的问题,百分之90%都已经有人解决了,只是我们没有学会运用。
就像做PPT而言,我是怎么学会运用前辈经验的,除了直接询问上级外,大概还有这4个步骤:
1.针对于问题的最小单元进行搜索引擎搜索。
2.找到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
3.匹配所有方案(PPT模板)中最合适的那个。
4.自己亲自去按照方法修改。
有了别人的方法后,我们才能去实践,实践中也就提炼出来了技巧,当技巧熟能生巧后,自己就能找到当中固定的套路。
就像出租车司机开车打方向盘一样,当遇到红绿灯他不需要太多思考,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点油门,打方向,踩离合等组合动作,这就是熟练的程度。
当然还有另一套寻找方法论的逻辑,当下属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就会采用这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
一方面是定义了遇到问题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另一方面清晰了解障碍的过程。
为什么:
下属基本上会阐述出问题形成的因果关系,把目的意义做了简单阐述。
怎么办?
通过是一种反推式引导,帮助下属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方案,有效的提问,可以细致完成逻辑链,反映出事物的整体结构。
比如我还会问更细节的一些问题,你最终想达到什么样的状况?满足什么需求?制定哪些目标和行动计划,你需要哪方面支持,实现目标的步骤和行动有哪些?
和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新来的同事经常在做策划案的时候无从下手,但是从部门内部会议的交谈中,他新颖的想法特别多,比如展会要怎么布置,现场怎么好看,线上找明星合作,怎么传播等等,可是一旦落地的时候就写不出来了,怎么办?
我通常就帮他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场景去罗列。
首先我会带着同事,我提问,你来答,你要做什么,做的东西是什么?做的时间是什么?做的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核心指标?这么做需要什么资源,哪些资源,一一罗列出来,线上还是线下,线上有哪些,线下有哪些?那该怎么办?
先写方案,有没有一些方案可以参考?没有了要去哪里找?付费社群?朋友?网络等等。
如果没有按照上述盘点的内容素材,自己能不能先出一个简单的brief(工作简报),然后学会用工作简报找到核心思路,围绕核心思路再去找“模板”。
你会发现这一系列完善的过程,就是找“方法论”的过程,中间一系列的问题,都有相对应的答案,这些答案就是小的方法。
当把每个像珍珠一样的方法串联的时候,自己动手做一遍,也就形成了“方法论”。
下次遇到相似的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按照既定的“套路”完成标准化的动作,在动作进行中会越来越顺,思维也会越来越敏捷,效率也就越来越高。
这一套体系,同样适合工作中的多个场景,比如写作,写产品规划,写营销方案等等,你只有归纳了每个“小点”的特征,用线串联,就能找到方法论。

03

“如何构建体系”。

在我看来,体系等于框架和逻辑的有效融合,框架很好理解,每个事物都有一个范围和边界,是由各分类的部分,层次组合而成。
比如写一篇品牌的传播稿,首先不是做内容,而是起好标题做好基础基础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在构思细小的知识部分,那么构建体系是什么样的呢?
它就像每本书的目录部分一样,有完善的单元,每个单元有不同的文章,每篇文章又有不同的观点,而书中的观点,目录,小单元都是围绕书名进行的,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体系。
我们再换个角度看体系结构:
大家看一本书,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快速了解一本书,和打通这本书的架构,有一个共同的过程,那就是先看这本书的框架,也就是目录。
一本书的目录清晰的为我们展示了这本书包含哪些章节的模块,哪些模块大致讲什么,这个阶段如果自己有框架思维,就比较容易进入作者的思考中去。
而我们阅读一本书的过程,就是将书中的体系慢慢融入自己大脑架构的过程,本质就是将别人的体系重新建模在自己脑中,吸收有用的章节,补充成为自己的架构。
如何构建,特别是建立属于自己的新体系,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知识就可以实现的,自己从新建立体系是很难的过程,非厚积薄发不能达。
我大概总结了几个部分:
1.分版块的的阅读
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最基础的认知是要有大量且准确的知识点定义,层级清楚,才能把地基打牢固,并且集中精力先从一个版块开始。
好比“社群运营一样”,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几百万种说法,但如果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关于定义也就几句话就能把“核心”说清晰。
这一步,不难的在于大量阅读,难的在于提炼和扎实功底,很多模棱两可的定义都需要去花时间验证和考究,缺少这一步就会导致根基不牢,后续整个体系的大厦搭建就容易“自我瘫倒”。
2.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点
每个知识版块相互之间都是有链接的,比如社群运营,社群营销,社群增长,这一步也是比较难的环节,因为知识点众多,也就意味着关联性有很多种。
不仅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甚至于三者,四者之间的连贯性,这一步没有充足的基本功和逻辑思维相对就很难完成,那么如何搭建自己的逻辑链条呢?
最简单的方式是先找到两者的关系,甚至于从岗位之间发现,比如你在公司做社群运营,隔壁负责营销,你看看他的工作和你做的有什么不同,能不能融合。
当自己思考到这一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开始学会寻找两者之间的核心关系,逻辑链条关系不完整,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就容易被别人推倒,无法形成壁垒。
3.分层次的归类
知识是一个系统,系统是需要各种要素完成的,归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将众多知识点分层不同的层面,这样就可以可视化的看到不同的结构。
思维导图也是分解问题有效的方式,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从是什么,为什么,要什么就能给他拆分。
我通常采用的归类方式是“归纳法”,把相同的知识点放到一个枝干中,比如经常看到很多文章“这几种运营方法要掌握”,“3种运营方式助力你工作晋升”,我都统一为“运营”。
最后会发现,在运营层面会归属到很多问题和解决方案,但需要注意一定不要跨“小学科”,从社群运营跨度到APP运营,那可能就会出现思维混乱。
体系是基于“方法论”之上,方法论是基于套路,方法之上,三者处于螺旋循环的状态。当自己大脑中积累了大量的方法,也就意味建立体系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没有框架就无法做到知识串联,没有方法论就无法建立体系,另外,通过写作让自己内化,也是建立体系不错的方式。

04

“刻意练习什么”。

刻意练习并非大量的重复无用的动作,而是在每次重复的时候做好有效的反馈机制,我通常称之为“复盘”,只有复盘,才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
如果自己不是管理型人才,刻意练习什么?才能让一个人成为领域的专家,智远总结认为,练习技能加上杠杆,比如写作。
技能的本身是自己生存的能力,比如你会写代码,你懂市场营销,你做咨询,这些都是每个人都会的东西,即使你花3-5年一直重复的做,每次都复盘,它还是没有高壁垒性。
建立壁垒的核心就是学会给“技能”加上杠杆,我也称之为放大器。
你把工作的方法论,体系通过内化写作的方式输出出来,它会形成一种复利,无形之中就放大了自身的能力,并且能收获用户关注,甚至坚持下去,还能做一些商业化的动作。
10000个小时定律在某些技能下确实可以让人成为专家,但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给技能加上可以展现的场景,那也就埋没了才华。
刻意练习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为什么也做不到呢?
因为所有的刻意练习都是越过了“舒适区”,会让自己很不舒服,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长时间的辛苦付出,会反人性。
因此,练习什么是第一步,刻意练习是第二步,我给刻意练习加上了5个标准动作:
1.明确的目标。
例如“每天练琴”这不是目标,连续三次不犯错误,是适当的速度弹奏钢琴曲,这是目标,每周打一次高尔夫,这不是目标,每周将差点降至五杆,这是目标。
2.一定要专注。
专注和聚焦一个技能,心无旁鹫的去AII-in,在心理学中,这也是锻炼心性的过程。
3.找个老师。
有一个导师或者教练,甚至于对手非常的重要,如果找不到,你也可以从内心给自己树立一个形象,他就是我的目标,倒逼着自己去进步。
4.一定要复盘。
不论是从工作中找方法论为了提高实效角度,还是给自己大脑储备知识体系角度,没有复盘的刻意练习不如不做,每一次的复盘是一次修正的机会。
5.保持动机。
着手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的坚持,一定要强化自己继续下去的理由,或者弱化下自己不能坚持的理由,动机是打心底让自己前行的支柱。
6.建立模型。
所有的练习本质都是为了建立模型,比如写作,跳舞,唱歌,朗诵,敲代码,你想做的很好,就要在练习中找到架构,套路,形成自己的模型,然后把这个模型形成自动化。
王兴在饭否上有句经典的话: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真的不多。
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多半是刻意练习的高手,比如我开场那位做公关朋友的写作,相信从来都不是一天练成的,很多人的成功不过是找对了方法赶上了风口加上长期的投入,你也可以。
写在最后:
光靠努力是不够,方法很重要,当你把方法论精进到极致之后,再加上刻意练习,一切就成了自己的增长飞轮。
《在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圈子》

《智远·幸会社》:

(0)

相关推荐

  • 如何快速搭建你的知识框架体系?

    昨天是写作营第一课"框架式写作"的提问接龙环节,大家都很积极,提问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相关讨论. 那什么是框架式写作?又如何快速搭建你的知识框架体系? 以此内容延伸写了今天这篇推文, ...

  • 天睿:如何快速熟悉一个陌生的领域?

    天睿每日一篇文章的目的  助你快速构建自己强大的知识体系 今天是天睿持续第11个月25天坚持每日一篇文章 前几天从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问的是如何快速熟悉一个陌生的领域. 我感觉这个问题非常的有趣. ...

  • 方法管理:颠覆知识管理,利用方法管理构建个人方法系统(附57页文件下载)

    重要说明: 1.写作基础:我们目前已经整理了500多套思维方法,横跨三大领域.本文的写作基础来源于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2.思维方法:我们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大家常说的思维框架.思维 ...

  • “教的曲子唱不得”:消极积极,一念之转,需要刻意训练

    之前连续涂鸦谈论积极心理学,提出三个积极理念,即积极关注.积极归因.积极行动.这些理念,说出来容易做到很难,检验标准就是从小事情做起来做到它. 举生活例子. 朋友询问车子年检事宜,帮助搜索了附近车检场 ...

  • 《人生感悟荟萃:真正好的爱情,不需要刻意讨好》

    真正好的爱情,就是"不费力".不需要刻意讨好.努力经营,两个人已是顺其自然的舒服.如果一段情.一个人,得让你耗费巨大精力来取悦,这已注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后的缘分了.最爱你的人,不会舍得你如此辛苦. 年轻 ...

  • 放不下一个人,不用刻意断了联系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曾出现过一个刻骨铭心的人,他(她)或许会成为我们的伴侣,然后因为有缘无分而分开. 又或许是惊鸿一瞥之后的再难忘怀,一生都无法泯灭这段记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那个喜欢的人只能是可望 ...

  • 4个方法帮你控制食欲,不用刻意节食,也能慢慢瘦下来!

    很多人发胖是因为胃口太好,吃得太多.只有控制住你的食欲,你的食量就会下降,选对低热量食材,你一天的热量摄入就会大幅度下降,身体就会产生热量缺口,身材自然会慢慢瘦下来. 因此,我们只需要想方法降低食欲, ...

  • 命运给你的东西不要轻易闪躲,命运让你失去的东西不要刻意挽回

    干宝在<搜神记>这样说: 中原多圣人,这是和顺之气互相交汇的结果:偏远.交通闭塞的地方多怪物,这是奇异之气产生的后果.如果禀受了某种气质,就一定有某种形体:有了某种形体,就一定会产生某种性 ...

  • 茶语馆 | 无须精心,不必刻意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贪一时之悦,而刻意地逢迎,悦而致苦闷,逞一时之快,而刻意地计较,快而生烦躁.有心去赏花,却一夜急地,只得枝头凝露,满地落英,随心去踏青,却漫山遍野, ...

  • 修行无需太刻意 | 济语

    修行无需太刻意 但对有些人来讲 又要很刻意 管不住自己的人 要刻意一点 对自己狠一点 勇猛精进 如果已经很刻苦用功了 就放松一点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有的人性情软弱 容易犹豫不决.徘徊不定 就要果敢一 ...

  • 如何实现人生逆袭?教你科学有效的刻意练习方法。尽心整理精华

    一.两个重要概念 书本介绍两个重要概念 : "心理表征"和"刻意练习".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 ...

  • 缘,没有刻意的安排, 也没有无故的离开

    缘,没有刻意的安排, 也没有无故的离开, 有缘,不请自来, 无缘,留也没用. 心和心要靠近,才能暖, 人和人要真诚,才能信. 人需要沟通,心需要包容, 沟通,能化解冲突, 包容,能稳固感情. 缘分万千 ...

  • 5月底,哪怕孤独到老,也不刻意讨好的生肖,旧情伤感,刻骨铭心

    5月底,哪怕孤独到老,也不刻意讨好,旧情伤感,刻骨铭心的生肖猪. 生肖猪的人个性随和,擅长于结交朋友,同时他们心地善良,做人做事有很多的讲究,并且从不希望会在一些关系里滋生矛盾,产生麻烦,对于他们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