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哪些意义非凡的文物?
2020-06-14 15:04
西汉海昏侯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废帝刘贺。刘弗陵青年去世,后继无人,权臣霍光推刘贺登基。但是二十七天后刘贺就被众臣弹劾“不理朝政,荒淫无度”而被废,史称“汉废帝”。
刘贺未登基前是昌邑王,被废为庶人,汉宣帝时期又被册封为海昏侯,定居在今天的江西南昌。
海昏侯墓从2011年开始被发掘,至今为止不断更新进展。其有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和一个陪葬坑。虽然,现在的发掘工程刚刚从主墓过渡到夫人墓,但是面世的文物已经能够让史学界大饱眼福。今天,我挑了几件意义非凡的讲解:
一:刘贺私人印章
在刚刚开发海昏侯墓的时候,考古专家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猜测,但是并没有实物证据证明它就是西汉刘贺的墓。直到墓主人的棺椁被打开,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着一枚印章,上刻“刘贺”二字,这才得以确定墓主人身份。印章的顶端是一个鸟,外形酷似“枭鸟”但实际上,是“凤鸟”。鸟的一个翅膀伸展仿佛要一飞冲天,而另一翅膀依旧盘踞在身旁,终是没有飞起来。不知道刘贺配一个这样的私印,是不是想寓意自己的人生。刘贺印的非凡意义在于它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二:刘贺的牙齿
两千多年前一个人的牙齿还可以被现人见到,研究,想想都很神奇。刘贺的牙齿是从遗骸面罩下找到的。古人下葬有带面罩和玉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用玉将眼耳口鼻堵住,真气不外泄,尸体也长期不腐烂。虽然,古人想当然了,但是正因如此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考古文物。尤其在达官贵人的墓葬中更容易发现陪葬玉,它们或者塞满眼耳口鼻,或者包裹尸体。只是,对于海昏侯墓来说,玉虽然珍贵,刘贺的牙齿则更加难得。从牙齿可以推测刘贺生前的饮食习惯,并且可以提取DNA。我国目前有储存属于百家姓氏的DNA数据库,上可追溯千年。但是在刘姓数据库中,我们还不能够知道哪一个是刘邦和汉武帝延续下来的血统,而刘贺的牙齿在这方面帮助不小。(数据库这个事情我的研究不多,只读过两篇论文,大概是有利有弊,并不能保证单个人寻亲的精确性,因为每个人的DNA来自于父亲母亲,一代代传下来,旁系很多。但是考古学家说刘贺的牙齿有帮助,一定有其中道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至于上文说到“刘邦汉武帝一脉”,同姓未必是一个家族,源头也未必是一个血统,我相信大家懂,解释一下避免疑问)
笔者手头海昏侯墓书籍里的一张图
三,书刀
与出土的价值连城的玉,黄金,琉璃等物件比起来,我更愿意提一下“书刀”,这样它仿佛可以代表了刘贺生前的一些行为习惯,或将动摇史书对他的评价。 所谓“书刀”指的是古人用来修改竹简上错别字的文具,类似于橡皮。刘贺的书刀就放在腰间非常显眼的位置,而腰的另一侧佩戴的是他生前喜爱的“剑”。除此之外,在刘贺身边还有一组精美配饰,配饰之中又有一把书刀,只不过这一把是用珍贵的玉做成,刀刃锋利,身形小巧,既美观又实用。考古学家还在墓室内发现了大量简读,还有孔子衣镜,种种迹象都表明刘贺绝对不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相反很有学问,没准还是一个儒学大家。
《汉书》记载,西汉有一个儒学大师叫做王式,门生无数,刘贺就是他的学生之一。只不过由于人们对他“汉废帝”的形象先入为主,再加上被废的原因正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的弹劾,以至于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一无是处的草包。可是出土文物仿佛一下子将众人拉回了那个年代,让我看见了个陌生的刘贺:喜好儒学,喜好写字,出口成章。那么他在政治上的“不作为”是真是假呢?也许还有其他可能。
以上文物,我选取的都是看上去不太显眼,可是却意义非凡的小物件。其实,在考古阶段还发现一篇《论语》,里面有一章名为《知道》。根据史书记载,《知道》从汉末到晋朝年间就已经丢失,后来失传,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或许可以首次为现代人恢复其原貌。虽然已经2018年,但是相关考古工作还在继续,海昏侯墓的研究发掘也在不断公布,笔者会跟踪学习,总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