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随笔(四)

编者按:

《王老师的故事》受到读者的喜爱,现推出姐妹篇《王老师的随笔》。这些随笔正如作者本人在前言中所说的,记录了一个理科生对文科知识的理解与思考,行文清新质朴,幽默风趣,看似随手拈来,实则精心运筹,可供细嚼慢品。

王老师的随笔(四)

文/王静江

前言:

一个理科生眼中的文科知识

鹳雀楼在哪里?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讲解诗不难,但问鹳雀楼在哪里?费一番功夫,查历史,查地理,也还可以知道是在山西蒲州黄河边。

具体旧址呢?得从诗中寻:何为白日?当然是白天的太阳,或者中午的太阳,因为早晚的太阳是红的。

为什么白天的太阳会落下山呢?我是在去江山大峦口初中教学调研时忽然明白的。学校建在山坳里,南面就是高山,下午2点,太阳只略向西斜,便被大山遮住了(那是冬天)。

以此推想,鹳雀楼建在黄河南岸,楼的南边是高山。

王之涣登的鹳雀楼建于北周,毁于成吉思汗的战火。由于黄河改道,无法找到原址。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苍海已成桑田”。

现在新建的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所以登现在的鹳雀楼,已经无法看到“白日依山尽”了。有感于此,赋诗一首:

《也登鹳雀楼》

已无白日依山尽,

仍有黄河入海流。

欲睹江山千里秀,

何需更上一层楼。

研读杜甫的《绝句》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研读,就是有钻研地认真思考地读。说出好在哪里?

1、这是非常工整的对仗诗。一对两,白对黄,青天对翠柳,门对窗,西对东,万里对千秋。数字对数字,量词对量词,颜色对颜色,物件对物件。上下两句的每个字或词都对得工整。

2、诗很美,就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黄鹂鸟在柳枝上鸣唱,白鹭群在青天翱翔,窗外是连绵待化的雪山,门前有繁忙装卸的船帆。

3、“窗含”二字真用得好。大千世界尽入视野,却以窗含表述。其实,眼即是窗,岂不闻“眼是心灵之窗”乎?

“窗”字,由“穴”和“囱”组成,为形声字,其声母从“囱”ch。其形为洞“穴”中开一有木格的“囱”板,白天将此木格板推开和支撑,晚上放下关闭,冬天糊上纸挡风。此为“窗”之解字,以便孩子记忆。

再说说怎么学习这个“含”字。“今”表示现在,现在有东西在口里,就是含。东西经过口而下去,谓之“咽”。

“含”是一种有爱意的动作,表现的是美,表达的是喜欢,热爱。如“含着微笑”、“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果与英语联系,含表示吃的现在进行时。

4、诗言志,诗示情。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如果你认为这首诗只是表达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喜悦心情,那是亵渎了杜甫“诗圣”的称号。因为柳枝发芽,鸟儿鸣唱有什么值得大人喜悦?

杜甫生活的年代,正经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在通航了,万里之遥的东吴能行船过来了,说明天下太平了。

这是多么欣悦的心情!这种把心情隐藏在图画里的表现形式称之为“隐喻”(metaphor)。这便是诗圣的高明之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