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稿信(散文)

退稿信(散文)

飞翔

青年时我爱上了文学,教书之余喜欢爬格子写写短篇小说,结果石沉大海,心里很郁闷。

我以为会写作文,就会写小说,想得很简单。事实上学会写小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文学素养,需要厚实的生活经历。

北京的教师刘心武写了《班主任》,一鸣惊人,成了红学研究员,之后他再没有发表小说。我的第一篇小说《苦的爱恋》,文字有一万字左右,投给《萌芽》杂志社,不到半月,我收到了一封退稿信,上面说此稿没有采用,希望积极投稿。

由于退稿,我就没有勇气写小说了。那篇小说我送到孝感文化馆,一位熟悉的编辑阅读后,表示采用,但后来发生变化,那篇文稿成了垃圾。

我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的每篇小说就是说清楚一个爱情故事,人物不多,情节不复杂,可是故事很典型,觉得写小说过瘾。

有的作者不怕退稿,毅力很大,坚持到了最后,终于写出了可以发表的小说。贾平凹就是那样的人。

会编故事就能学写小说。莫言说过,写小说就是编故事。他写的《红高粱》,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是山东高密地区,人物主要有余占鳌和九儿。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土匪成为爱国者的典型余占鳌。这样的故事很新鲜,所以小说发表后,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

张贤亮写的短篇小说《灵与肉》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之后改变成电影《牧马人》,后来改变为电视剧《灵与肉》。文学典型是很重要的,你写出了生活里独特的一个人物,有时代性和典型性,那就是一篇成功的小说。

我学写小说的过程中,写过农民,农民干部,供销社职员,学校校长,小学老师等,但始终人云亦云,没有塑造出一个吸引人的文学典型,所以至今还没有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问世。

文学刊物在通信时代,实行退稿制度。如今是网络时代,投给编辑部的文稿,半月内没有采用通知,可以另外投给其它文学社。

我学习文学创作是1985年,学校是《人民文学创作函授学校》,为期一年,方法是每月给辅导老师寄去两篇稿件,老师阅读后寄来阅读看法,给学员提出奋斗方向。我那时异想天开,巴不得成为一名会写小说的作者。可是失败了,是文学天赋不够啊!

用钢笔写作,写完一篇万字小说,手写疼了,脑写僵了,心里很累。怪不得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一气呵成,最后积劳成疾,告别了人世。

退稿让我自知之明,不适合小说,那就写散文。这十几年,我主要攻散文。可是我写散文像记流水账,读者有看法,对比名家作品,文学语言差得远。我必须下功夫学习生活语言,学习构思方法。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外衣,朴素的语言让人觉得你肚子里没有什么货。

为谁而写作?这是道路问题。我写文章不是吹嘘自己,而在反映生活,反映社会的进步。如今好多人说过去走大集体的坏话,是不符合实际的。好多文学作品可以见证,走大集体是有功劳的,集体主义思想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英雄精神就是那个时代的名片。大集体时代国家穷,不是政策问题,而是建设时间太短,国力太差,开放不够。一个政府把一盘散沙的中国实现统一,土地、资源、矿产达到国有化很不容易。国家不提出反剥削反压迫口号,穷苦百姓不可能彻底翻身,献身革命,赴汤蹈火,临死不屈。

现在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富裕起来的人不愿意支援穷苦人走向富裕,那是行不通的。思想问题决定路线问题,路线问题决定社会制度。

我阅读过巴金的《家》、《春》、《秋》,里面的故事写的是富裕人家子弟的人生变化。以前是有钱人的子女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兴旺,宁愿背叛家庭,走革命之路。现在有没有富裕家庭的人为了中国梦,背叛家庭,走光明之路?走帮助他人的阳光大道?一定有的。

文学作品要写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思想,高尚的爱情,高尚的追求。中国文学要为中国事业服务,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中国走向发达社会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