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温冷香:我拿你当恩客,你却想喊我丈母娘

在沈复的一生中,除了妻子芸娘,似乎再没有其他可以称得上爱情的感情,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他活得就像个铁憨憨,虚荣心,好胜心,还没有情商跟智商。

本是不学无术之辈,却极其热爱吟诗作对,活脱脱的一个穷酸书生形象。

在那个年代,文人们不仅喜欢吟诗作对还喜欢喝酒赏花,这些在如今看来是毛病的东西,在当时深得“高层次”之人的追捧。

从沈复和温冷香的相识就能看得出,温冷香是浙江的一个名妓,会写诗作对,这就引得不少想要寻求存在感和优越感的“才子”们前去结交。

在外人看起来纯属胡闹,在他们自己心里却是才子佳人的文采切磋,很是值得炫耀。

之所以认识温冷香,是因为她住在苏州的时候曾写过咏柳絮的四首律诗,为此引得不少人前去写和诗,沈复有一个叫张闲憨的朋友对温冷香很是欣赏,又清楚沈复比较喜欢吟诗作对,于是带了温冷香的诗过来找沈复给出和诗。

就这样,沈复夫妇和温冷香算是认识了,当时芸娘十分不喜欢温冷香,但既然自己老公喜欢对诗,便也没有进行过多阻拦。

到了第二年的秋天,芸娘的姑母也是她的婆婆,沈复的母亲要带着儿媳妇去虎丘秋游,这个时候那个张闲憨又出现了,他说:“真巧啊,我也打算去虎丘秋游。”随后又悄咪咪地告诉沈复,那个会写诗的温冷香也去,到时候要制造一场浪漫的偶遇,需要沈复“打配合”当个探花使者。

沈复这家伙也是个贪玩的,朋友一约就答应了,找了个理由叫老娘和媳妇先出发,等她们走远,便跟着那张闲憨直奔温冷香的寓所,见到温冷香的时候她已是半老徐娘,很明显沈复没看上温冷香,却将注意力放在了人家女儿身上。

大女儿名叫憨园,亭亭玉立,长相清雅,并且从言谈举止中就能看得出,这姑娘有些学识。小女儿文园,年龄还很小。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的原话这么说:“我此时并无任何想法。”由此可见,后来是有所想法的,当时之所以没想法并不是不喜欢而是自卑,因为自己太穷,所以觉得好有张闲憨是用佳人来戏耍自己的。

不难想象,这两个文人和一对拥有特殊身份的母女凑在一起叙谈喝酒是怎样的目的,虽然沈复当时感到尴尬,但多少内心还是怀揣着满足的小刺激。

再后来这四人游玩的船只和沈家老太太以及沈三太太游玩的船相遇,沈复便让憨园到自己船上去拜见亲妈和老婆。

这一点很值得关注,明明一行四个人,碰到家人时却偏偏只叫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前去拜见打招呼,若说温冷香的身份不适合拜见沈老太太,但那个同行的张闲憨好友,见了长辈也不露面,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

具体为什么芸娘第一次见憨园就像老友见面一样拉着手表示非常喜欢,一路让憨园陪着游玩到最后,这个情况的出现还是很好解释的。

在当时,但凡是大户人家的男人,都不可能只娶一房老婆的,纳妾可以说是标配,特别是当时芸娘还身体不太好,沈老太太必然是想着给儿子再找妾室,好开枝散叶。

芸娘也不是傻子,她自然清楚为人媳妇的难处,既然是沈复喊过来的姑娘,必然是有所欣赏的,倒不如顺水推舟卖个人情。

芸娘一个劲地夸憨园是个有韵味有才华的女子,还转脸就跟沈复表态:“你放心,我会替你求她做妾。”

为了与憨园交好,芸娘甚至送出了自己一直戴在手臂上的翡翠钏,果然是个聪慧的狠人,但结局却并没能遂其所愿,有时候,舍得了孩子也不一定就能套得着狼。

憨园听明白了芸娘的意思,也收了芸娘的财物,最终却另嫁旁人,原因很简单,另一家更有钱。

不得不说,这个憨园年龄不大,心眼还挺多,在听明白芸娘的意思后,马上说:“承蒙夫人抬举,我若是能嫁过来可真是高攀了,但我妈希望我能嫁入豪门,所以这个事儿,我现在没办法允诺。”

芸娘一听,不就是要自家证明财力嘛,很简单,当即就把自己手上的翡翠钏脱了下来递给憨园,并一再明示:“这玉代表坚定,还有团圆的意思,妹妹你拿着。”

这姑娘得了首饰马上就松了口:“既然这样,那咱们姐俩能不能成为一家人,团团圆圆就全看姐姐的了。”言下之意就是我都可,就看姐姐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不成想,芸娘以为一个翡翠钏就能换来一个妾室,而对方却只把它当成了定金,迟迟不见“彩礼”送来,自然是要改奔他人。

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温冷香虽然肚子里有些墨水,但终究是“商人”的思想,她所带出的女儿终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以为攀上沈家人傻钱多,却没想到钱多不多不清楚,人可是真的傻,道上的规矩都不清楚,还想空手纳妾。

于温冷香而言,自己卖的是才艺和笑脸,不是人情,白嫖,不可能!


-唯晨陪你细数时光-

(0)

相关推荐

  • 懒蛾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懒蛾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寄芸娘的天真 近日总是提笔忘言,小筑姐妹们的<浮生六记>读得热闹,虽然卿们对我不作催促,我自也不好太 ...

  • 词话特刊 · 冷香、清雪诗词专辑

    冷香菊花诗 忆菊 常逢月下寄幽思,百艳争消霜降时. 篱下秋园双枕梦,案台墨笔一行诗. 它年曾是多愁客,此际无非枉作痴. 慢启轩窗看去雁,黄花待等有无迟? 访菊 楼台远眺半坡金,杯酒倾斜移步临. 可是霜 ...

  • 温如香║母亲节

    昨天是母亲节,每个孩子都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记得去年的母亲节,我还转账给家里亲戚帮我换现金转交给母亲,电话里还能听到她大嗓门的声音,今年一想到节日就内心一紧,酸酸的痛痛的,母亲已经去逝了! 虽然安慰 ...

  • 一枚冷香丸,无限心机汤

    原创作者:卓语 冷香丸一直被拥钗派津津乐道.薛宝钗原本跟花儿啊.粉儿啊无缘,没有女子气息,冷香丸似乎填补了这个空缺.它让宝钗跟花儿挂上了钩,更披上了神秘高贵的光环. 初次读红楼时我年纪还很小,对宝黛的 ...

  • 国画红梅小品《蕊冷香寒影疏斜》50*50

    国画红梅小品<蕊冷香寒影疏斜> 尺寸:50cmx50cm( 2.25平尺 ) 名章:廖又蓉 此画创作时间:2021.5.16 材裱:未装裱 白生熟宣纸 装框场景效果图 [廖又蓉]艺术简介. ...

  • “林黛玉”的生命精华,被抽出制成冷香丸,被薛宝钗吃了下去?

    趣侃红楼23:刘姥姥拿钱离开荣国府,薛宝钗有意详说冷香丸 刘姥姥带着王熙凤给她的二十两银子,心满意足地回家了.未来的一年她有这二十两银子,加上地里所产,足够一家人过得富足.兜里有钱心中不慌,生活要舒心 ...

  • 虎丘景区 无关春色冷香阁

    林语堂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 国学大师金松岑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民国七年(1918)的元宵节,金松岑领着两个儿子骑驴踏雪来虎丘赏景,看不到一颗梅树的他,失望之余,见状元鸿钧所建的 ...

  • 冷香丸的秘密:装入老旧磁坛埋进地下,薛宝钗吃的还是药么?

    冷香丸有一个细节让人细思极恐.薛宝钗说平时需要埋在花根底下,吃的时候取出来.盛放冷香丸的器皿,还是"老旧的磁坛".这就有点意思了. (第七回)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 ...

  • 薛宝钗的冷香丸配方,有哪些神奇之处?曹雪芹藏了许多深意在里面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红楼梦>讲述的是贾府的兴盛衰败的故事,是贾宝玉与一众女子的恩怨纠葛.而在故事之中,薛 ...

  • 清  吴穀祥《冷香摘句图》册欣赏

    吴穀祥|冷香摘句图 吴谷祥,清代画家.原名祥,字秋农,初字蓉甫,别号瓶山画隐,晚号秋圃老农,浙江嘉兴人.山水远宗文.沈,近法戴熙,亦善花卉.仕女,用笔苍劲,设色清丽.俞曲园评其画为"神品&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