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回应“金点子”|关注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实施“乡村旅游+”资源融合!

“改革创新金点子”持续征集中,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参与方式在本文下方。

01
网友“红李子”的“金点子”:

建议取缔长征街、和平街摆摊算命点

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在全市上下轰轰烈烈地“创文”时,长征街、和平街上的算命摊点依然猖獗,这种行为一方面欺骗群众钱财,另一方面宣扬封建迷信,而且影响市容市貌,给正在开展的“创文”起到了负面影响。如果外地人来到忻州,看到满大街都是打卦算命的,会对忻州的文明形象失望。

市城管执法队回复:

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悉知,并且马上通知管片大队进行了清理。我们会实施长效管理,禁止摆摊算卦人士出现在大街小巷。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天空下,希望大家破除迷信,抵制这种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让封建迷信的思想和行为销声匿迹。感谢您为我市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02
网友“向太阳不低头”的“金点子”:

关注秸秆综合利用

焚烧麦茬不仅会引发森林火灾,还有可能损害套种作物,烧死烧坏路边田间树木,引发各种新的矛盾纠纷。焚烧秸秆还会造成土地肥力资源浪费,浅层土壤结构受损,危及农田林网,污染大气,影响环境,给人民群众生活及安全带来隐患,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一、应切实解决秸杆焚烧的旧观念,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秸秆年年禁烧,为何年年禁不住,究其原因,一是群众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农民在收获后为了赶农时及时复播秋庄稼,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秸秆,无奈之下只好“顶风放火”;有的不愿多在土地上做文章,为省开支和时间,秸秆还田不如“放火了之”,既确保了地里不长杂草,有便于犁地耕作。二是秸秆还田处理成本较高。许多群众有心通过机械深翻灭茬或秸秆粉碎还田,但对于机械开销,舍不得掏这个钱,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就地焚烧了事。三是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多。从目前来看,秸秆除了粉碎还田,还可用于秸秆气化、发电、饲料、燃料等用途,但由于缺乏优惠的政策扶持,技术也不够成熟,相关利用尚未全面推广,这些都导致了焚烧麦秸的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如何为秸秆找到出路,解决由于秸秆焚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变废为宝,已成为全社会都应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彻底摒弃秸秆焚烧的旧观念,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变废为宝,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环境。

二、应从技术角度入手,加快秸秆的综合利用。

建议:一是要加快秸秆在农业上的循环利用。大力推动秸秆就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保护耕地、改良土壤的做法;引导扶持农户自主经营,利用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及编织、固化等投资少、易掌握、见效快的技术发展秸秆副业。二是要积极发展利用机械作业处理秸秆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应加强适应不同耕地条件的秸秆处理新机具、新技术的研发,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应创新秸秆利用的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政策等各个方面鼓励和扶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引导相关企业在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方面做文章、找出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资源化、商品化、便捷化程度,切实使秸秆变废为宝,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

三、多部门联动,大力宣传,引导农民合理解决秸秆困扰。

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农业、土地、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要联合行动,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流动宣传车、农村板报、广播等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明确处罚条例,引导农民合理解决秸杆困扰,让“秸杆用之为宝,废之为害”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参与的秸秆禁烧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考核力度。应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考核体系,将是否发生焚烧秸秆现象与干部管理考核挂钩,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于大块土地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将秸秆还田的农户,小块土地将秸秆移至地外适当处理的农户,都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或在下一年可免费收庄稼,以此提高群众禁烧秸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杜绝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

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焚烧麦秆。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达到防治农田风沙扬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可以减少作业环节,节省农时,提高土地出产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一是应抓好保护性耕作宣传培训和现场演示,提高农民认知程度。要改变几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必须要农民看到效果,得到效益。将示范基地建设与强化技术培训相结合起来,让农民知道如何做,怎样干,全面提高其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宣传和科普教育,加速项目的推广。二是应建立健全服务体系。要把农机服务体系视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重要支撑力量,有选择地发展一批农机服务大户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作业补贴,充分发挥农机户在项目实施中的骨干和带头作用。三是争取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把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建议政府把推广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纳入乡镇一、二把手考核的范畴,把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施面积落实到乡镇,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建议财政部门每年配套资金用于秸秆还田机具购置补贴。

市农业农村局回复: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年我局都会制定实施方案,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具体目标,由各县具体组织实施,2018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市级目标是86%,最终完成87.5%,完成了国家和省要求达到85%的任务。

二、目前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受利用方式、资金和气候的影响,难以达到100%的全量化利用,另外农机部门负责的秸秆深耕还田项目国家已改为机收补贴,导致深耕还田方式变为机收覆盖还田方式。

三、我省、我市财政困难,难以拿出大量资金覆盖所有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我局从2016年开始,争取中央资金在忻、定、原开展了试点示范,探索处理秸秆的模式和途径。2019年,我们将继续争取各级资金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03
网友“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金点子”:

大力实施“乡村旅游+”资源融合

近年来,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在文化旅游部门的积极实施下,忻州市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热了起来。但从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季节性强、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经营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全等问题。

围绕这些问题,从“乡村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角度,建议:一是乡村旅游与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充分展示乡村的原真性;二是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相结合,为乡村旅游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三是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发展相结合,为乡村旅游注入丰富文化内涵;四是乡村旅游与传统手工艺产业相结合,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五是乡村旅游与市场发展相结合,为农村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希望各级政府引导规划指导,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加大对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在食、住、行等方面适应城镇居民对卫生、安全的要求,为本地农业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市文化和旅游局回复:

近年来,我市以书记视察山西和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落实全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工作部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一是全域旅游规划引领,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先行;二是各级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逐年改善;三是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宣传,品牌节庆活动影响力提升;四是组织参加乡村旅游培训,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五是注重业态融合,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为我市三农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市农业和农村局回复:

近年来,忻州市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忻州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向集聚化、景区化、生态化、品质化、乡土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发展到100多个,观光旅游农业收入达到6亿多元。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点1个、省级示范点13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1个、四星级企业2个、三星级企业3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个。

主要工作:

1、按省农业厅、省旅发委、省扶贫办文件积极申报“山西农家示范户”和“省级精品采摘园”(其中:申报“山西农家示范户”:(共6个)定襄县1个,代县2个,宁武县1个,静乐县1个,河曲县1个;申报“省级精品采摘园”:(共9个):忻府区1个,定襄县1个,原平市1个,五台县1个,代县1个,宁武县2个,神池县1个,河曲县1个。)

2、下达休闲农业项目资金30万(其中:五台县10万元,宁武县10万元,静乐县10万元),用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

3、积极组织忻府区(奇村、顿村、北合索村温泉)、静乐县(天柱山景区)、神池县(国家级登山步道)参加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布推介活动。

4、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忻州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立足全市山水生态资源和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制定了忻州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三年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

5、配合市旅发委印发《忻州市旅游扶贫示范村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