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工作中和领导同事起冲突,从而陷入自己的情绪内耗?
大家好,我是刘sir。
这两天在和职业精英研修班教研组的老师们开会时,我们发现很多学员在工作当中都会遇到一种情况:
就是领导安排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并不认同领导的安排和做法,但因为是领导安排的,所以即使自己心里面抱有情绪,无奈之下还是执行了。
时间长了,你发现领导安排了很多事情,你都不是很认同,但是你终究还是或情愿或不情愿的去做。
日积月累,你觉得自己足够的包容了领导,但是领导却一点都不理解你,这样,你的情绪变成了抱怨,日积月累,恶性循环。
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事情的本质并不是你在包容领导那么简单。它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一个职业人对“职业性”的认知问题,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
当领导安排了一个事情给你做的时候,你可能忘记了面对事物的边界,把人情和问题混为一谈,把应有的职业态度和人情世故画上了等号。
虽然你按照领导的方式做了,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心里积压了一堆的情绪。
你不断的把自己的聚焦点放在领导的不妥当与不合理之上,希望不断的通过自以为的事实来证明领导是错的,这样好宽慰自己的无辜与无奈。
你忘了积极的去提出问题和正面问题,而当领导对你的工作表示不满意时,你还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好地包容了领导,可领导却没有理由去领你的这个情。
工作当中太多的人经常因此陷入到情绪内耗当中,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
大家如果有什么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可以扫码添加我们文章底部学习顾问的微信,通过她向我提问,还能进入我们的互动成长社群,领取成长资料,或许你的问题解答还会出现在我下一期节目当中。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是因为你没有把人情和事分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跟领导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决策者,你是执行者,在领导发出决策指令的时候,如果你不认同,那你就应该想办法提出自己的积极的建议。
从批判走向建设,而不是回避建设光自我内心批判。
当你提出建议之后,你的建议可能会被领导采纳,也可能不会被领导采纳。但是不管他是否采纳,你作为一个执行者提出问题,本身是一种职业化的表现。
当你有不理解,不了解,不认同的时候,你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一种职业化的表现。
因为你作为具体的执行者,有必要表达自己的不认同,有义务给领导提示风险,提示风险是执行者的第一要务。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领导的决策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不管对和错,其实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因为你在问题的一开始就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执行的过程中就不该有太多不情愿的成分而是踏实做事,积极的态度保质保量的严格执行,这就是执行者职业性很重要的第二点。
领导不是神,你要学会理解领导,每个人都有有犯错的可能,领导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你做到了事前提示风险事后给出建议,领导的修复能力只会比你更强。
除了上面两点之外的第三点是什么?就是你不应该有情绪。你不能够把一件本身是一件执行的事情,上升到自己在包容领导,或者把人情和做事搅和在一起。
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认为自己是在包容领导,但实际上是你执行态度有问题。 执行过程中一旦出了情绪,就容易被其他人感知,被放大,不但影响到执行的结果,也无形中在组织当中传递了一种负面能量。
好的员工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提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可能的风险,确认事情之后,无条件的去执行,并且在组织当中传递高效执行的作风和正面能量的扩散。
另外,除了在执行领导的决策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和同事相处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身边的同事不给力,就好比你在安排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告诉你的同事什么时间要交付你东西。
无论是配合的同事,还是其他部门的同事,尤其是跨部门协作的同事,你都提前已经说好了一个时间点要给到的东西。可是对方总是掉链子,这种情况让你很头疼,难免和对方起冲突。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冲突呢?
很多时候冲突的本质,就是你把对方想成是一个坏人,总是在随意刁难你,他做事情不守时,你已经把这件事情做了有罪推论。
但心理学上有个观点叫“证实容易证伪难”,你已经认为对方不守时,刁难你,那你就可以找到很多的线索,越看越觉得对方就是在针对你。
在工作当中,你已经把别人想往坏里面想,那自然就是越想越坏。但是换一个角度讲,你把对方想象成一个好人,你就觉得越看他越像越好人。
所以我们经常在说,要把人往好里面想,才能更积极的推动事情的解决,推动组织的正向发展,这就是我们在职业精英研修班里提到的职业人具备的四个力中的“推动力”。
除此之外,你也要考虑事情本身,需要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冲突在任何时候一定都会有,冲突往往也是暴露问题和解决过往所忽略的问题的契机。
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对方没有按约定的时间给你相应的东西,没有什么,这件事情背后一定有它无法克服的原因,问题出现了,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存在,暴露了事情其他方面的不完善。
比如说流程的漏洞,或者你的沟通方式里面,可能应该提示的部分没有提示到位,或者说对方本身在某些方面确实有所疏忽。
即便最后所有的因素排除了,真的可能是对方对你的态度确实有问题,我们也建议你首先思考的是为什么对方会对你有态度问题?或者怎么做才能减少对方对你的成见?
就如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提到的,向内探寻才是对自己更有意义和建设性的认知。
好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更正向的面对职业,更好的面对职业当中的人和事,更好的成长。
刘sir
个人发展学会会长
《思维的精进》作者
磨铁前首席战略官兼运营副总裁
财经实用成长类图书品牌“黑天鹅图书”创始人
26岁做总经理,29岁当总裁,33岁融资千万创业。他与李开复、时寒冰、宋鸿兵、陈志武、罗振宇、乐嘉、李德林等众多大咖深入合作,带领团队为他们策划出版了《自控力》《拆掉思维里的墙》《人生不设限》《罗辑思维》《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等超级畅销书……是业内公认的“畅销书金牌推手”!
👇
想要
找到个人优势,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搞定高薪有价值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工作能力提升,如何避免无效努力?
职业瓶颈,如何快速突破?
提高个人情商,拯救职业危机?
打破职业倦怠期的魔咒?
— 添加学习顾问,一键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