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哀怨凄婉的宋词,第一句就语出惊人,别人模仿都是东施效颦
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宋词又是文化的一个高峰。在宋词之中,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婉约派的词中,寄予离愁别绪感情色彩的也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悲愤出诗人,经历了感情的创伤,就告别了小儿女卿卿我我的思绪,流露出哀怨惆怅的心境。
李清照就是这样的一位词人,她的前半生,是在众星捧月之中成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仅如此,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风流人物,与她琴瑟相和。这段生活,让李清照无忧无虑,因此她才能写出“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此情调的词句。
然而,一系列的变故却伴随而来。首先是她与丈夫赵明诚的关系逐渐不和,虽然双方是一对才子佳人的绝配,但毕竟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赵明诚也学着宋代文人雅士一样蓄养侍妾。另外,赵明诚和李清照多年无子,他与其她女子也无子,但在封建社会之中,很容易将责任推卸给弱势的女性一方。因此年过三十以后,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关系并不和睦。
其次是国家发生了重大的悲剧,靖康之乱爆发,北方沦落于金人之手。赵明诚和李清照以前收藏了大量的金石古玩,珍贵书籍,此时却只能被迫迁往南方,一路上遗失了不少。国家政局不稳,经济上也受到沉重打击,更为要命的是,自己的丈夫赵明诚在南渡后不久就去世了,这让一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后来,李清照又在孤独无依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叫做赵汝舟的人。然而此人不过是偷觑她的财产,婚后发现李清照并没有太多钱后,恼羞成怒,竟然拳脚相向。最后,李清照在忍无可忍之后,拿到赵汝舟贪污的证据,向官府报案离婚。
就是在这种生活境遇的巨大反差之下,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心情感的孤独落寞和心灵受到的创伤,被她诉诸与诗文之中。一首千古以来广为流传,被认为是最哀怨凄婉的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在这时写成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无需更多的翻译,那只会破坏原有的韵律和美感。读完全诗,只会让人陷入词人一样的思绪之中。也许我们没有经历过李清照那么艰难的岁月,没有感受过如此冷暖的两重天。但是,词人会在我们内心之中最为柔软的地方,深深拷问着愁滋味。
更绝的是,这首词的第一句太不寻常。它创造性使用了七组叠词,在词中从未出现过,在诗中曲中也从未有过。一般来讲,宋词讲究平仄,叠词的使用都非常慎重。清代孙致弥在《词鹄·凡例》就曾说过:“须戒重叠。字面前后相犯,虽绝妙好词,毕竟不妥,万不得已用之。”然而,李清照的这七组叠词,不仅没有破坏韵脚,而且还有一种凄婉动人的音乐感,让人感觉如同在低吟浅唱,彷徨迷茫。
读来后,总觉得词人的思绪反复在齿间回味,韵味无穷无尽,难以消除。更为惊奇的是,无论别人怎么模仿,这七组叠词已经毫无破绽,已经没有任何辞藻可以取代。就如同明茅映在《词的》中所说:
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