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通过科举当官,学生是不是只读书,不休假?

在当今社会,一边是各方奔走呼吁要给孩子们减轻负担,另一方面是各种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下,学生成为了压力最大的群体。其实,在中国古代,读书历来受到重视,学生的日子也很苦,动不动就以“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尤其到了科举制之后,读书成绩直接与能不能做官挂钩,这就更苦了学生们。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假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将不同事情的学生区分开来。在隋唐之前,选拔官员采用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等,要么主观因素大,要么天生就注定的。所以在当时读书只是博得名声的手段,直到科举制出现后,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完善后,“一考定终身”的巨大压力下,学生的假期就大大缩减了。

古代学生和我们一样,都在端午、中秋、新年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享有假期。但是在宋朝之前的学生,却还多了三个特别的假。

这是在汉朝设立了太学之后,后来改为国子监、国子学等名字。学生每隔十天可以休息一天,叫做常假,又叫做旬假。因为学校设置在京师,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很难回家,一般也就在京城附近游历或者应酬。

另外,当时学生还有一个“田假”。古代中国以农为本,农业在当时占据首要的地位。一般是在五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就是让学生回去务农。更为人性化的是,在京城200里以外的学生,路途上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内的。

大部分学生都要老老实实去做农活,但还是有少量的学生要么家中是经商或做官,要么家境殷实,也不需要他亲自劳动,所以这个时间就纯粹属于他私人的甜蜜假期。

其实在解放之后,我国也曾在农村的乡镇学校实施过麦假,其实也是类似的。

除此之外,在古代还有一个贴心的“授衣假”。俗话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的时候天气逐渐转凉,太学允许学生们回家去取衣服过冬。与田假一样,这个假期也是一个月,而且也不算路程时间。

这是在明朝之前,到了明朝之后,学生读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经过长期的发展,学生读书也不止国家的事情,各地都有私塾教育,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反倒是很少了。

不过,这却意味着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更大,读书彻底成为了苦差事。当时明朝的官员是没有假的,学生则在初一和十五休息两天,相比旬假已经缩减了。

因为大部分学生所读的都是本地的私塾,所以那种田假、授衣假就不存在了。他们只有一个年假,那是私塾在每年的十二月十五关门,第二年的正月十六开学。这个假期就是为了学生过新年的,这也是明清时的学生唯一一个长假。

除此之外,那就只有一些传统节日有假期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七月十四的孟兰节,还有九月初九重阳节都有一天假期。中秋、七夕有半天假期,清明节是古代中国比较重要的节日,要去祖宗坟前祭扫,所以有三天假期。

如果说还有一个咱们现代人没有的假期,那就是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的诞辰。私塾不但有专门的纪念活动,而且还会根据不同情况放一至三天的假,也算是对文化开创者的尊敬。

看起来这些假期并不多,但由于科举考试的压力,很多学生都会自觉选择放弃。毕竟当时的考试,是这些学生的头等大事。为了鲤鱼跳龙门,牺牲休假时间不算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