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冬至,我们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区别
二十四节气对于现在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并没有那么热衷。然而,在古代中国,在那个以农为本、靠天吃饭的年代,这些节气地位却是至高无上的。一方面它指导农时,另一方面也和方方面面的人文相关,比如说即将来到的冬至,曾经有过“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的说法。如果从来没有过冬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没有冬至,最严重的后果是,很有可能二十四节气都不存在!二十四节气,从现在看来,正好是与地球在黄道位置的变换相对应的,每一个节气,正好对应地球黄道轨道上每运动15°的特定位置。但在当时,由于观测水平的限制,完全是先民通过周而复始的每一年中气候、物候的变化而总结的经验。
二十四节气不是一下子就确定的,而是古代先民逐步了解掌握的,据说冬至就是第一个被确定下来的节气。它能作为第一个被人掌握的节气,是因为它的特点明显。它在这一天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也就是说太阳的位置是一年中最偏的。
这个关键特征,被古代先民敏锐地把握,得出了白昼时间最短、太阳最靠南的结论,从而断定此时是阴气最盛,再往后走就是阳气逐渐增加。因此南梁人崔灵恩在《三礼义宗》对冬至作出的定义是:
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其余的历书、农书对此的表述也大同小异。因此,在“冬至一阳生”的理论指导下,才将二十四节气中其它的节气确定下来。如果没有冬至,我们先人可能很难摸到确定节气的关键性切入口,作为一个世代为农业的大国,古中国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种子,减产多少粮食,少养活多少人口。
其次,假如没有冬至,就会有大批的风俗被叫停。在大部分时候,冬至的地位仅次于过年。在古代,这个时候就已经是远行的游子归家之时,在《后汉书》中有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如果没有冬至,恐怕在外漂泊的人,也不能及时回家陪伴亲人。
如果没有冬至,古人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祭祀自己的祖先。中华文明史最重视祭祀的,这就是所谓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唐宋开始,冬至日就是皇家祭祀的日子,皇帝要带领文物百官,去郊外举行祭祀大典,明清两朝,更是以“冬至郊天”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最重要的祭典之一。同时,民间百姓也要在这一天祭祖,不忘创业之艰。如果没有冬至,遗存在华夏儿女血液之中那份亲情会稀薄很多。
如果没有冬至,也许会有很多热气腾腾的场面不复存在。相传饺子就是医圣张仲景在治病救人时发明的,他认为冬至进补“祛寒娇耳汤”,能够浑身发热,防止冻伤。又传说在汉朝的时候,刘邦在冬至日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赞不绝口,因此民间引以为习俗。
如果没有冬至,现在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盛况将不复存在,还有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东南麻糍等等都没法产生。我们围在一起,吃下去的是热气腾腾的食物,留在心中的却是浓浓的亲情。
如果没有冬至,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也不会产生。杜甫不会在《小至》中提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也不会在《冬至》中感叹“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白居易不会写出《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虽说现在如果没有冬至,很多人不会觉得缺了什么,但在古代,没有冬至,就没有完整的文化拼图。在这个极其重要的节气中,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去按照当地习俗好好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