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读者问】经方大师江尔逊讲透桂枝汤
|江尔逊(1917-1999)江老系四川省夹江县人。受业于蜀中名医陈鼎三,后又师从陈逊斋及针灸大家承淡安。于中医经典及内、外、妇、儿科及针灸学,悉得真传。江老崇尚仲景学说,尤以善用仲景学说治疗疑难重证享有盛誉,曾作为四川中医代表,参加具有国际意义的全国首次仲景学术会议,得到海内外与会学者交口称赞,衷心悦服,被医界誉为不可多得的“伤寒临床家”。
此两图为前文《各种汗症陈老这样诊断》中读者阅读“卫强营弱,营卫不和的自汗可用桂枝汤”后所提问题,确实属于桂枝汤学习时的疑难点,今日小编引用四川经方大家江尔逊著作《桂枝汤类方证应用研究》中的内容给予解答。
1、“卫强营弱”释疑
首先此概念来源于伤寒论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江尔逊:“桂枝汤证的基本病理,确切地说,为营弱卫强。
所谓卫强的含义有二:
一、因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肌表为卫气巡行顾护之部,若风寒并于肌表,则邪罹卫表而致卫分邪气强;
二、风寒束于肌表,人体正气为了祛邪外出而重新分布,卫气趋表抗邪,此时较生理状况下敷布于分肉的卫气,相对集中,呈病理性亢奋现象。
但须指出,卫强主要是指壅遏于肌表卫分之邪气强,决无生理性卫气充盈强旺之意,若生理性卫气强盛当御邪有力,邪莫能害而体安无病,否则怎样解释卫气充沛反而会病表虚不固之太阳中风证呢?况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肌表受邪,也恰恰是卫气薄弱,不能卫外为固的表现,所以卫分邪强的反面,实含卫气不足之义。
所谓荣弱亦有二义:
一、指肌表受邪,卫气受损,难以护荣而荣弱;
二、指汗出营损而营弱。
总之,所谓荣弱卫强,以邪气言,则肌表卫分邪气强,以正气言,不只是营气弱,实则营气卫气俱弱,即正虚邪实之谓也。
陈潮祖:“发热是卫阳强的表现,汗出是营阴弱的表现。”
2、什么样的营卫不和可以用桂枝汤?
陈潮祖:发热汗出是营卫不和的辨证要点。兼见舌淡,或项强,恶风,即可确定为营卫不和,投此(桂枝汤)可获良效。
江尔逊:对于“太阳病,发热汗出者……宜桂枝汤”(95)之论,历代医家的看法亦有分鼓。有的认为,单凭发热汗出症,不可轻易施用桂枝汤,必须结合第2条、12条、13条等原文,而并见头痛、恶风、畏寒、脉浮缓等脉症者方可应用,文中未予明言,系因本条重在突出桂枝汤证的病机为荣弱卫强,故详于病机而略于述症。亦有人认为,95条所述是不典型的桂枝汤证,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意。我们认为,两种见解对本条皆有阐发,可并存以资借鉴。因为对于述证典型的太阳中风证,施以桂枝汤;自不待言。而于不典型的桂枝汤证,临床并非少见,但其辨识颇费思虑。
根据我们临证体验,对不典型桂枝汤证的识别,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①有太阳表证病史;
②经过一定治疗,头痛、恶风寒等症已罢,尚遗发热汗出之症,且热势不高,汗出不甚者;
③病者无烦躁,脉不数急,且无阳明、少阳见证。
如此则知,该发热汗出,因于荣弱卫强,从而选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解肌却邪,自然可收热平汗止之效。
对于太阳病营卫不和这一病理概念,古今医家认识尚未统一,主要有两种见解。
一是以成无己所述“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之说为据,以营卫不和这一概念,全面解释太阳中风、伤寒证候的形成。
二是以柯琴《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把营卫不和限制在桂枝汤证病机的解释,而不用以分析整个太阳表证的病机。柯氏的看法影响深远,近代一些名家,如陆渊雷、承谈安、任应秋,乃至全国中医学院教材《伤寒论讲义》,皆宗其说。
我们鉴于:①在《伤寒论》原文中,仲景把营卫失调的种种提法,均限用于对桂枝汤证病机的阐述,似可认为,仲师旨在突出桂枝汤证的病理变化是营卫不和。②柯氏之说,影响极深,可以认为,目前在中医界只要一提到太阳病营卫不和这个术语,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这是桂枝汤证的病机,宜用桂枝汤治之。说明太阳病营卫不和这一概念,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已被置于一特定环境,并被赋与了特定的内容,而有效地指导着临来实践。③应当承认,目前对营卫不和的实质性内容,尚未获得全面的研究资料,要使营卫不和这一概念完全明确清楚,还有一个艰苦努力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本书中,暂不以太阳病营卫不和作为太阳表证的共同病机,仍以之局限于荣弱卫强,只作为桂枝汤证的病机来讨论。
(编者按:此处回答了第二张图中读者所提问题)
3、桂枝汤用于内伤杂病,营卫不和的自汗
此处涉及两条伤寒重要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江尔逊:
一、内伤杂病阴阳失调,致荣卫不和原理
营气和卫气,虽有清浊之分,且其运行,又有脉中脉外之别,但是二者之间却是互相为用,不可割裂的。张景岳指出:“卫主气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主血而在内,然亦何尝无气。但行于内者,便谓之营,行于外者,便谓之卫,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而巳。”他对营卫气血的功用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作了高度的概括。《难经·三十二难》说:“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这就更明确指出,卫者气之属,营者血之类,言气血则谓其定位之体,言营卫则谓其流行之用。又人身之始,禀于阴阳,气缘于阳,血本于阴,故营卫者,亦阴阳也。所以,就生理来说,小而言之谓之营卫气血,大而言之则名曰阴阳。
以病理论,则营卫之病言其浅,气血之病言其深,若病损及脏腑阴阳,则为病之甚矣。
在生理状况下,营卫之间相辅相成,和谐协调,阴平阳秘,病无由生。若人失养慎,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因于外感者,前述之太阳病营卫不和是也。起于内伤者,缘由甚多,有因先天禀薄,阴阳偏衰者;有由后天失于调摄,或饮食无节,或七情失和,酒色过度,妄于作劳者,凡此种种皆可损阴耗阳,而致阴阳偏颇致病。阴阳者,营卫之本,营卫者,阴阳之标,故阴阳气血失调于内,可致营卫不和于外,而营卫不和实即阴阳气血失衡之机先,不过病势尚较轻浅已。
二、内伤杂病之营卫不和自汗的特点
内伤杂病之营卫不和,多以常自汗出、时发热自汗出为主要表现。
此类营卫不和的病理关键,多在于卫气首先受病。其形成原由,乃因卫气为荣之使,营气所以能内守以滋营;恒赖卫气为之温胞固密。若人养护失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卫气耗伤,与营失谐,遂难尽温养肌肤、固护腠理之职,汗孔疏松,则营难内守,渗漏外泄而汗常自出,且营不滋卫则卫不恋营,卫气浮散于外遂现发热。实际上,汗出日久,阴律必伤,营气也会随之而病的。
那么,为什么(53条文)又说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呢?亦是因为经文所谓“荣气和”,只是就病变初期而言,因发病之始,首先表现为卫气受损、膜理不密,而营气暂未受伤,功能尚无明显障碍,故仲景强调“此为荣气和”、“此卫气不和也”,以明内伤杂病营卫不和有始于卫气先病者,且明此证症结在卫气不和。但是,若病程延久,由卫及营,营气亦耗,遂致卫气营气俱病矣。
内伤杂病营卫不和之时发热自汗出,其相似证候颇多,如身无大热、汗出而喘之肺热壅盛证(63),身热汗自出之阳明外证(187),大汗出、热不去之四逆汤证(352),以及伤寒先厥后发热、反汗出之厥阴病(334)等。故临证之际,对发热汗出之侯,须详察精审,若病员确无上述肺热内壅、阳明积热、少阴厥阴等他脏病证时,方可断其属于卫气不和之内伤杂病营卫不和证,而用桂枝汤调和之。反之,若脏有他病,则不属于桂枝汤证。
三、与不典型太阳中风证的发热汗出鉴别
此外,内伤杂病营卫不和之时发热自汗出,与97条所述之不典型太阳中风证之发热汗出极为相似,且均宜桂枝汤治之,然二者之证治机理,却有明显不同。第97条述证,多系太阳表证,经过治疗,余邪留连,而仍为卫分邪强,营分不足之候,故治须桂枝汤解肌却邪,调和营卫,使卫分邪去而不强,营分阴复而不弱,自然营卫之气归于平和而热息汗止,此时之治要在逐邪,即所谓“救邪风”。而营卫不和之属内伤杂病者,乃因人失调摄,阴阳伤损,失却平衡,营卫不和可为早期表现。若卫气先亏,营失护密,外渗为汗,营阴漏溢则卫失所恋,浮散于外而时现发热。因阴阳未致大伤,故营卫时能自和,其发热与汗出亦时作时止,更兼内伤杂病营卫不和之病程多长,且无太阳表病和解表治疗史,故与太阳中风之热势持续、汗出不已,且有表证及其治疗史者有别。
四、为什么内伤杂病的自汗也用桂枝汤?
这是因为桂枝汤中桂枝、姜、草辛甘相合,化生卫阳,芍药、枣、草酸甘合化,滋充营阴,且桂枝汤和理中州,以开营卫化源,待卫气兴旺则营阴得护,营阴充足则卫有所恋,卫不浮散而热平,营不外溢而汗收,此时之治要在扶正,益其不足则阴阳和而营卫调,故徐忠可所说“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之论,可谓深得要领。正因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以疗内证,故其所治不止于发热自汗之侯,如柯琴就以之治盗汗、虚疟、虚痢,常随手取效。近代应用,更趋广泛,诸如内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中的多种疾病,凡病机属阴阳气血失调于内,营卫不和形之于外者,均可使用本方或略予增损而获效。所以,切不可以桂枝汤但能调和营卫、解肌达邪,仅为太阳中风证之专方而作茧自缚也。
似此以辛甘温之桂枝汤治时发热自汗出,与甘温之小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衄……手足烦热,咽于口燥”,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属热因热用,实开后世甘温除热法之先河。
仲景之书,辞简义深,故先哲每人当于无字中求字。第53条说“复发其汗”者,乃言病本“常自汗出”,而又再施汗法之故。但自汗与发汗意义迥异,因为自汗是荣卫相离所致,发汗可以促使荣卫相合,自汗损伤正气,发汗驱逐邪气,因其自汗而更用发汗之法,则荣卫得以谐和而自汗反止。第54条说“先其时发汗”者,系指应于未发热汗出之时服药发汗,因此时阴阳营卫较为平稳,调之则易于恢复和谐,且可避免于汗液方泄时服药,致汗如水洗,而大伤正气之弊。如刘少轩氏曾治一自汗病员,见证如桂枝汤证,前医亦用桂枝汤治疗,然却了无寸效竟至迁延经年。最后经按先其时发汗之法,仍用桂枝汤,竞得三剂而愈。由此可证,仲景之书,确非虚语,皆经验之谈。
|编者按:感谢此位昵称“Apple tree”的读者热心提出的问题,在此应该已基本回答完全,江尔逊老师论理深刻通透,持论之平允,临床结合之紧密相信大家也应该能通过此篇文章有所体会,江老对仲景学说可谓融汇贯通,亲著仅有《桂枝汤类方证研究》一书,值得阅读学习,此书年代久远,实书难寻,但可通过新浪微盘等搜索下载pdf电子版以供参阅,还可通过中医畅销书余国俊著《中医师承实录》江长康著《经方大师传教录》来学习江老学术思想与经验。
申明:本文主要内容摘自《桂枝汤类方证研究》《治法与方剂》
编辑| 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