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 徐永斌:《明清江南人士治生研究》
《明清江南文士治生研究》,徐永斌著,中华书局2019年3月版。
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本地或外地的文士在此从事治生活动,较之过去更为普遍,特别是运河沿岸城镇和毗邻运河的地区,文士治生现象尤为明显,这显示出运河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吸附力。
“江南”的概念和区域范围,古今论者众说纷纭,拙著所论及的“江南”限于江浙地区、上海和徽州地区;“文士”的概念虽起源于古时的“士”,但与后者又有所不同,今人论述颇多,本书所论及的“文士”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文士,还包括曾习儒业后因各种原因从事治生或经商的阶层。本书拟选取明清时期江南文士治生为研究对象。
全文分为上、下两篇和余论:
上篇将江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文士的治生情况,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察和论述文士的治生途径。文士的治生途径主要有:
(一)、参与教育市场,如通过授徒和就职于书院获得修金、通过操选政获得报酬。
(二)、参与艺术市场,如通过为人作书画获得酬谢,或涉足古玩、词曲、园林建筑等市场,他们凭借着一些艺术才能,将其作品化为商品,参与其制作或贩卖活动。
(三)、通过为人作文获得润笔,文士作文受谢所得,主要有银钱、实物和钱物并收三大类。对润笔的索取除了被动接受外,一些文士还采取主动索取的形式。
(四)、从事刻书业,有的甚至自编、自选、自刻、自销,以文士兼书商的特点活跃于明清出版界。
(五)、文士游食,或馆于势要之家,或客游于公卿之门,或行医问卜,或游幕佐政等等。
(六)、通过从事行医问卜、农事及其它杂作以治生。
(七)、经商,文士经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如盐业、木业、茶业、典业、放贷业等。晚清时,一些文士还投身于近代工商业、矿业、运输业等,并出现了买办、通事等具有近代化特色的新职业,从商的方式主要有佐人经商和独立经商两大类。
(八)、两种或多种治生手段交互运用:或以一种治生途径为主,兼及其它治生手段,或在不同时段运用不同的治生手段,或在同一时段多种治生手段同时并举。
第二部分探析文士治生的用途。文士从事治生,其用途各有不同,或用于赡养父母,维持自身或家中生活用度,或用于交游,或用于收购书画、古玩等艺术品,或修治园亭,或用于奢侈挥霍,或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等等。
第三部分探析文士治生的原因。江南的文士从事治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贫、父母早亡或年老而家中缺少治生之人,或因破家或家道中落,或为继承父业,或为身体状况、战乱、为父母治病、科举未售、绝意仕途、“纳监”政策和赋税制度的影响,也有些是因思想观念的变化,其中一些官员从事治生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如好利、穷困、丁内艰等。
下篇主要考察和探讨明清文士在江南的六个重要区域所进行的治生活动,这六个重要区域为南京、扬州、苏州、杭州、上海五个中心都市和明清时期颇具影响的徽州地区,其中就上海而言,着重考察文士在晚清时期的治生活动,而把徽州地区的文士弃儒治生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这六个重要区域多集中在运河沿岸或运河毗邻地区,显示出运河与江南文士治生的密切关系。
余论部分主要考察文士治生与明清通俗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的关系,并以“二拍”、《红楼梦》、《儒林外史》三部小说为例加以佐证。
文士治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明清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无论在题材、艺术特色上,还是在思想文化内容上,都超越前代,迎来了明清文学艺术的辉煌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文士治生,特别是对运河沿岸城镇和毗邻运河的明清江南文士治生状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侧面关照明清文学艺术的发展面貌。
序一
序二
上篇 文士治生的途径、用途和原因
第一章 文士治生的途径
第一节 文士与教育市场
第二节 文士与艺术市场
第三节 文士与作文受谢
第四节 文士从事刻书业
第五节 文士游食
第六节 文士与医卜、农事及杂作
第七节 文士经商
第八节 两种或多种治生手段交互运用
第二章 文士的治生用途
第一节 家庭生计所需
第二节 交游所需
第三节 收藏、筑园或奢侈用度等所需
第四节 社会慈善、公益活动所需
第三章 文士的治生原因
第一节 家庭原因
第二节 自身原因
第三节 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时局的影响
第五节 官员从事治生的原因
小结
下篇 文士治生的重要地域
第一章 明清时期文士在南京的治生状况
第一节 坐馆以治生
第二节 书院治生
第三节 以游幕、业农、经商或其他杂业为生
第二章 明清时期文士在扬州的治生状况
第一节 扬州的区位优势
第二节 依靠自身的一技之长治生自养
第三节 寄迹或依托于豪门富室
第四节 文士经商
第三章 明清时期文士在苏州的治生状况
第一节 以教授生徒为生
第二节 书院治生
第三节 以卖文为生
第四节 出售书画以治生
第五节 游幕为生
第六节 以刻书或撰稿治生
第七节 从事医卜、农耕或其他杂业以治生
第八节 文士经商与多种治生手段的交互使用
第四章 明清时期文士在杭州的治生状况
第一节 授徒以治生
第二节 谋职于书院
第三节 通过卖文、为人抄书、出售书画作品以治生
第四节 通过游幕、医卜、刻书、业农、杂业以治生
第五节 文士经商及多种治生手段互用
第五章 晚清时期文士在上海的治生状况
第一节 文士治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文士治生的途径
第三节 文士经商与多种治生手段的交互运用
第六章 明清时期徽州文士的治生状况
第一节 以一技以自养
第二节 文士弃儒经商及多种治生手段互用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完稿之际,回思本课题研究历程,感慨良多。
自1997年9月我忝列恩师范金民教授门墙研习明清史至今,已历时20年。记得那时意气风发,对自己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读研感到由衷的高兴。恩师范金民教授是著名的明清史研究专家,他的研究成果蜚声海内外,能拜范先生为师研习明清史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我的荣幸。
作者近照
我家中的父亲、哥哥都是学中文的,弟、妹也是学的文科专业。我自小喜欢读历史演义和其他小说,可惜阴差阳错,我上大学所学专业是地质勘探,尽管如此,我一直喜欢文史,上大学和矿山工作期间,闲余时间我阅读的书籍也常常以文史方面的居多。
读研期间,研习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中,许多是来自贫寒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为了解决生活之忧以顺利完成学业,一些研究生通过从事家教和为出版社校对来获得微薄的报酬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
学校周围家教中心遍布,生意火爆,每逢晚上或节假日,常常是这些学子们忙碌的时刻,尽管收入极其微薄,不过诸学子们乐而忘疲。
我虽出身于教师家庭,无奈家中兄、弟、妹和我接连读大学,其后兄、弟、妹又相继结婚成家,为此家中经济一时陷入窘境。我亦不得不加入做家教和校对的行列,只是后因致力于考博,做家教和校对的时间较为短暂。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也是陈式太极拳名家杨杰人父女来此授拳的主要地点,南大的一些学子及周边的一些人慕名前来学拳。其中一些来学拳的学子因长期营养不良,加之运动量较大,导致少数学子晕倒。
一位来学拳名叫陈文的女士,苏州人,后定居南京,一心向佛,心地特别善良,看到一些学子面露菜色,于是常常邀其到她家中改善一下生活,我也是经常去她家“打牙祭”中的一员。
《话说李汝珍》
硕士毕业之际,花费会比往常为多,这也是众多学子为之犯难之处,研究生阶段已是成人阶段,尤其是我,虽以前工作六年,但工资低微,无什积蓄,这时更不好向家中父母开口,只能向经济较为宽裕的师友讨借以应一时之需。
当时在东南大学读研的付予光先生在我到杭州考博之前,赠我衣服;我的高中同学郑升发在我赴杭州考博和读博期间多次借我学费,他们的慷慨解囊解了我腹饥之忧和学费之难。
2000年9月,我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师从徐朔方教授读博,报到期间,因费用不够只好向陈文女士求援,陈文女士慷慨应允,在当时在南大地质系读博的陈荣博士的陪同下,连夜冒雨驱车到南京车站等候,我赶到南京车站时已是凌晨一点多,等我从她手中接过比我要借的2000元钱款数目多出1000元时,令我感动莫名。
进入浙大中文系读博期间,尤其是我和拙荆结婚后,境况有所好转,而且那时的一些高考阅卷、自考阅卷多是在浙大校园进行,给我们这些研究生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虽然阅卷工作繁累,但比起做家教和校对工作来,不仅时间较短,而且收入对研究生来说也比较可观。
每逢这种机会,众研究生奔走相告,竞相报名,以免错失机会;另一项可以勤工俭学的工作,就是参加公务员阅卷,公务员阅卷工作的收入较之高考、自考阅卷的收入高一些,而且阅卷过程比高考阅卷也较为宽松,况且还有免费午餐可以享用,这也是诸位研究生比较喜欢的用来勤工俭学的工作。
我的博士论文虽是研究凌濛初家世生平和文学作品考证方面的,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文士治生的资料,引起我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明清时期江南下层文士,特别是未仕文士是如何生存的?他们治生所得主要用于何处,他们为何治生?
结合自己所见的诸位研究生为解决生计和完成学业而去勤工俭学的现象,我遂决定探究这一文化现象,并有意识地搜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
博士毕业后,我继续追随恩师范金民教授读博士后,并与恩师谈及自己的这一打算,范教授对此表示支持,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对我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最终研究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其后直至现在,我一直不间断地致力于明清江南文士治生这一课题的研究,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最终使本书完稿。在我的书稿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之前,我曾携书稿专程到恩师范金民先生府上请其提提相关建议,范金民先生慨然俯允,可以说范先生为本书的最后完善定稿付出了许多心血。
在本书付梓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徐朔方、范金民两位恩师的教导,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和教导,我就不能由此踏上自己喜爱的文史研究之路,更谈不上本书的完稿。
非常感谢陈文女士对我的援助和关心,在南京、杭州求学期间,屡受陈文女士的恩惠,她心怀善念,怜贫惜弱,经常为我和其他学子慷慨解囊以解决我们的腹饥之忧。
另外诸多师友在我研究这一课题期间,给予我许多帮助和指导,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萧相恺研究员、王学钧研究员、姜建研究员、皮后锋研究员、王裕明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廖可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陈书录教授、南京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冯保善教授等。
非常感谢为我的书稿评审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评审意见为我修改和完善书稿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思路,感谢冯保善教授为拙著出版前校对付出的心血,感谢中华书局吴爱兰编审为拙作的顺利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徐永斌撰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