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贵晨:《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

笔者曾著文把“三顾茅庐”(《三国演义》)、“三打祝家庄”(《水浒传》)、“三调芭蕉扇”(《西游记》)一类小说情节模式称之为“三复情节”,并论列明清小说章回标目有“三复情节”的“共66部95次,应当还有遗漏。

《“三”与三国演义》

此外,不曾有回目标明而实际暗用这一模式的也还不少”,然后举到《醒世姻缘传》《好逑传》《歧路灯》《红楼梦》诸书暗用“三复情节”的例子[1]。

名著中当时忽略了《儒林外史》,以为是个例外。近日重读,乃知向来习焉不察,此书非但不乏暗用“三复情节”,而且不止一处;某些堪称经典的描写片段,正赖“三复情节”的表现而熠熠生辉;另从“三复情节”的角度看,《儒林外史》有的经典性描写可得新解。特拈出与学人共赏。

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写周进升了御史,钦点了广东学道,自想“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广东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就有范进应试:

连环画《周进与范进》封面

落后点进来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

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的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点名册,问那童生……[2]

这里范进形象的描写,意在表现他正如周进当年,“在这里面吃苦久了”。

这引起早就“主意定了”的周进曾是同病而相怜。所以先是“周学道看在心里”,接着是“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云云,两番写他见了范进后感慨平生的心理变化,一次比一次动情。

连环画《周进发迹》封面

作者藏锋不露,却入骨三分,画出周进“校士”貌似公正,实已于不自觉中掺入私情的隐衷,尽管这与一般官场的徇私不同,甚至是可以观过知仁的。

应是为了确认范进是否真如自己当年一样“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周进加意问过,范进连现年54岁虚报为30岁、考过二十多次都照实说了,并自认连年未取“总因学生文字荒谬”。

而周进已有个“看在心里”的初念,却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如果范进善解人意,当知学道已有个要照应他的念头横在心中。但是,小说接下来写道: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

这是周进第一次评阅范进的试卷,虽是“用心用意看了”,却“心里不喜”,只能“丢过一边”不取。

《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

但是,这与周进“看在心里”的初念和亲对范进说过他“文字荒谬”是“未必尽然”的意向不合,所以,他当是心有未甘。小说接下写道:

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还是“可怜他苦志”的念头使周进有第二次阅范进之卷,竟“觉得有些意思”了。眼见得要“柳暗花明”,“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

这上来交卷的童生是魏好古。小说略作交待之后接写道: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邮票《范进中举》

以上周学道拔取范进生员三阅卷的描写,明是演绎旧时读书知人“三覆乃见作者用心”的套语,但在这里却构成不露声色的讽刺:

乍读之下,好象周进果然是在尽职“校士拔真才”;而细加寻味,方知使周进阅卷三遍的出发点和动力,并不是为国家悉心品士,而是他从范进身上看到、想到自己当年淹蹇场屋之苦,“可怜他苦志”。

这个同病相怜,与第六回的写妾生的汤知县和有妾的府尊,驳了严贡生的呈文,回护已故严监生由小妾扶正的夫人赵氏,是同一逻辑。所以张文虎评语有云:“恐怕别人做试官,不肯看第三遍。”

当然也有凑巧“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的机缘。否则,范进这“英才”多半又被“屈煞了”。这自然是地道的“三复情节”。

但是,由于作者用笔深微精细,作许多铺垫,委曲写来,匠心不露,读者唯觉其妙,却不大想到这妙笔的曲折跌宕,有赖于“三复情节”模式。即清人诸家评点,也未见有人指出过。

连环画《范进中举》封面

同回写范进中举喜报到,邻居去集市上寻他回家:

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

这一节文字写邻居一再说他“中了举”,而范进不信;第三次便动手不动口,拉他回家。这动手不动口,乃是以手代口。

连环画《范进中举》

所以,实际描写是邻居三复相告,而范进到底不信,只待到家看了报帖才信。这里“三复情节”的运用起到加强范进困窘之状和绝望心态描写的作用,使后文范进喜极而疯如水到渠成。

同回接写范进看报帖后,喜极而疯: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疯了。”

这里写范进“笑了一声道”“大笑道”“笑着”,三次写“笑”,加以堕入泥塘而不顾的反常行径,然后由众人给他下一个结论:“原来新贵人疯了。”就写照传神,自然贴切地完成了范进由极度压抑的常态到喜极疯狂的精神转变。

吕超然绘范进中举

这同样是笔者所谓“三复情节”具体而微的表现,于刻划人物的效果大有作用。试想,如果写他拍着手一笑跌倒醒来之后,就谓之“疯了”,固然不合常理;即“又拍着手大笑”之后,若不再一次提及“笑着”,也觉笔力未至于畅达,文气未至于充足。

所以,这里三写范进之“笑”及相关动作,画出其“疯”态,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

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至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所写严监生临死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的情节,论者一般只注意到它讽刺的效果,却往往忽略了这效果产生的过程:

严监生……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只有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根灯草……”

邮票《两根灯草》

这一情节虽然据考袭自前人记载,但经《儒林外史》点化,才堪称经典。

它写严监生弥留之际不改吝啬本性,显然因三问之后,才由赵氏说破,而得到了强调。否则,一问而知,便成了俗笔;二问而知,也欠精彩。必三问之后,由赵氏说破,才使情节的反讽意味达到极致。

所以,这一情节能成为古代小说描写的经典片断,除所写将死之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与两根灯草的强烈反差外,基于“三复情节”原理的三问,也起了重要作用。

以上两回书有四处“三复情节”的用例,频繁而集中。但是,由于作者能从生活实际出发,第一例作了应有的较长的铺垫,并轻巧而合理地利用了“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和“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等描写空间。

其他三例又几乎是细节,似信手拈来,绝无《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一类用法的引人嘱目,更不带模仿前人的痕迹,如山光水影,不显突兀和累赘,唯见其自然从容,从而读者浑然不觉。这在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发展的历史上是明显的进步。

刘凌沧绘《三顾茅庐》

但是,《儒林外史》对“三复情节”的运用还有更进一步创造性的表现。

第十四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马秀才山洞遇神仙》,写马二先生游西湖,历时三天。

第一天的描写最为精彩。此节文字,读者向以传统眼光囫囵来看,大都以为作者若无安排,顺笔直寻,随意挥洒,不过写马二先生西湖上一路游来,只是渴饿得紧,满眼吃食之物,而于西湖景致全无会心,等等;或者只以“迂腐”二字概括了事。

但是,此节文字却不可囫囵去看。它写马二先生一天游程,中间“又羡慕了一番”——“又”字其实提醒读者照应前面的“喉咙里咽吐沫”看,因知作者于此节文字用笔实具匠心,内部颇有安排。试以马二先生不时吃喝起坐为律,分述如下:

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

一顿饭时,就来了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

邮票《马二先生游西湖》

这是第一段。写马二先生刚出门来到西湖之上,并不看那“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而是吃茶、看女人。因为看得是“乡下妇女”,“礼不下庶人”,可以放胆去看;又因为那些妇女模样平平,装束土气,所以能不动心地看,以至于“看了一遍,不在意里”[3]。

小说接下写道: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盛着滚热的蹄子……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吐沫……

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

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环,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当当的响。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

程十发绘《马二先生游西湖》

这是第二段。写马二先生在西湖上“走了里把多路”后,又是吃喝、看女人。

这一回看的是马二先生心所向往之富贵人家的“女客”,单是心艳“富贵”,就有些“在意里”了,何况客又是“女”的。但对这一类“女客”要讲“礼”,当其“缓步上岸”来得且近,就不便看了。

同时还大约为其珠光宝气所慑,“腰里带了几个钱”的马二先生不免羞涩,只好“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似灭了“人欲”,而实际因为“心艳功名富贵”而感到了比看“乡下妇女”更大的刺激。

接下插写马二先生礼拜宋仁宗的御书,然后写道:

拜毕起来,照旧在茶桌上坐下。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腾腾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出来过了雷峰,……

(到了净慈寺)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都穿的是锦绣衣服,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扑人鼻子。马二先生……只管在人窝子里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前前后后跑了一交,又出来坐在那茶亭内……不论好歹,吃了一饱。

连环画《马二先生》

这是第三段。仍然是吃喝、看女人。

这一回又都是“富贵人家的女客”,所以“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他也不看女人”,是“人窝子里”离得太近,连“身上的香”都闻到了,于“礼”上更不便看。而以为更不便看,心中也还不是没有“女人”,所以也是一种“看”[4]。或者就那“身上的香”一句说,是视觉转移于嗅觉的一种“看”。

至此结束第一天游程,“马二先生也倦了,……到了下处关门睡了”。

如上分说,便可清楚看到,本节文字看似撒漫散淡,其实中心突出地再三写了马二先生吃喝和看女人,强调了他不免“食色性也”的人欲。

这也是暗用“三复情节”的模式。只是作者手法又见高明,比较前述四例用得更为灵活和不露声色,可说是入了化境。

本节文字从“三复情节”角度看,作者不厌繁复而层层深入的描写所要显示的,就不只是马二先生的迂腐,更画出了这位讲理学的八股文选家,在“食色”面前情不自禁,而又终不能直任性情的困窘相,显示《孟子》所谓“食色性也”,特别是“男女之际,人之大欲存焉”的普遍性。

连环画《马二先生》

这里,作者用笔更为深微。他写马二先生囊中羞涩,于充口腹之欲能做到的只是吃茶、吃面,“不论好歹,吃了一饱”,却绝不能吃好,禁不住望屠门而大嚼,先是“喉咙里咽吐沫”,后来“又羡慕了一番”;于性的欲求,却只限于“看”和不敢看的“看”。而敢不敢“看”和“看”的方式,既因着对象身份不同,又因着距离远近有异。

总之是要保证自己不因“看女人”,尤其是近看那“富贵人家的女客”而有失“君子”风度,在人面前不好看。这样三复描写,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反,都着意在马二先生“食色”之人性和他穷窘作富贵之想、理欲内搏的灵肉之苦刻划,从来小说写人性之深入腠里,而又举重若轻,反复披览,没有这样大手笔,即后来《红楼梦》中也难得几见。

这一节文字,从“食色”角度写马二先生,旧时评点家似已有所觉察。张文虎于“一船一船乡下妇女……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下评曰:“马二先生实不曾看,休要冤他。”

于“……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下评曰:“此则马二先生眼睛里、心坎里没齿不忘。”

宝文阁刊本《儒林外史评》

于三位女客来前之际,“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下评曰:“可知以前亦不曾看。”

于“风吹起来,(女客)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人鼻子”下评曰:“此香作者曾闻之,看书者曾闻之,当时马二先生实未闻之也。”

于“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下评曰:“好看!看书的又看女人,又看马二先生。”

这里张文虎所谓“不曾看”“亦不曾看”一类都是调侃的反话,是知张文虎对作者欲揭马二先生心中八股学问无奈饥渴,又眼中不看女人而心中实有女人的讽刺之意有所会心。

但是,他没能总体考察这一节文字用笔技巧,不知其看似顺笔写来,纯用白描,不求理路,其实暗设机关,用了“三复情节”模式作了艺术上的强调,有浑若天成之妙;同时,他对于作者用孟子“食色性也”之教以反理学虚伪的用心,也还没有具体深入的认识。

《儒林外史》中虽然也有“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的话(第六回),但全书并无正面提到《三国演义》等“奇书”的地方。

而且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一般认为这部书在题材、构思、艺术手法及语言运用上较少受到“四大奇书”的影响;又,以上《儒林外史》暗用“三复情节”诸例中,邻居三次告诉而范进不信已经中举和范进看报帖后三笑而疯似出于作者无意,诸人三问严监生乃有所本。

邮票《两根灯草》

读者也许因此以为吴敬梓未必是自觉地应用“三复情节”模式,这可能是往往对《儒林外史》中这一现象有所忽略的根本原因。

其实这是一个错觉。我们看作者写周进阅卷,一阅再阅之后,插入魏好古之事;马二先生第一天游西湖的描写,一再吃喝和看女人以后,插入礼拜宋仁宗御书之事,诚如闲斋老人评曰:“于阅范进文时,即顺手夹出一个魏好古,文字始有波折。”便知这插入他事的写法,是作者有意隔断以成文章波折,乃自觉运用“三复情节”;而逆想上述并无隔断处,也应同样是有意运用“三复情节”的表现,而非偶合。

这有无隔断两种用笔,正是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之文,妙在一连写去;三气周瑜之文,妙在断续写来”之法。

但是,《儒林外史》“三复情节”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诸书有明暗和规模大小的不同,更有具体内容上英雄传奇、神怪色彩和日常细故的不同,差异颇大。

所以,我们既然没有资料可以实证《儒林外史》“三复情节”的运用主要是继承和发扬前代小说的传统,那就应该想到这可能更多地来自中国古代的思想和风俗的影响。

《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

笔者曾经指出,“三复情节”的思想渊源是古代“三才”思想发展为重数字“三”的观念,进而发展为“礼以三为成”和“事不过三”等习俗影响的结果[4]

吴敬梓于博览群经,又“晚年好治经”。《儒林外史》中他写过范进中举后报录的一起三个人,而且一报之后“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第三回),蘧公子赴府署与王太守交代“换了三遍茶”(第八回),鲁编修请女婿蘧公孙回家“来过三次人了”(第十一回),庄绍光面君三次(第35回)、“祭泰伯祠”三献(第37回),都是关于“礼以三为成”制度的描写。

另外,梅三相公、胡三公子、邹三、娄三、潘三、唐三痰等等的命名,也显示作者似乎对“三”之为用情有独钟,就可以知道上述诸例《儒林外史》中“三复情节”的运用,或许不无前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影响,而更多地还应当是古代礼数观念和社会上“事不过三”等重“三”的世俗风习潜移默化的结果。

连环画《严氏兄弟》

当然,这一切又都最后附丽于吴敬梓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天才,从而成就《儒林外史》运用“三复情节”的卓越的叙事技巧。

总之,《儒林外史》自觉地暗用“三复情节”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且不止一端,并能变化出奇,以之构造佳境,深化文心,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它在这方面的成功,可以从其运用“三复情节”之处都属于全书描写的最佳部分并使之格外增色而得到初步的证明,也可以从它“似花还似非花”(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艺术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证明。

其所深藏作者的艺术匠心隐微,使包括笔者本人在内,以往读者研究者的忽略已经说不上是多大的缺陷,而只是还欠深入的表现而已。但是,却生动说明伟大文学名著可以常读常新。

《儒林外史会校会评》

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儒林外史》“三复情节”的运用及其内涵和表现特点,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这部名著会有些微帮助;在期待引起更具洞察力和更为周到细致的思想艺术探讨的同时,笔者自以为关于儒林外史》的这一发现,使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普遍性获得了新的证明,也使 “三复情节”概念对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得到了加强。

这后一点对于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民族特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也应当能有所帮助,故拈出此义,以就正于方家。文中用例未必全面,还可能偶有近于时贤所论者未一一注出,非敢掠美,请谅我读书未遍可也。

本文草成之明日2001年元旦,已当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谨以此对这位“伟大而永久”的小说家表示诚挚的纪念。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注释
[1]见杜贵晨《古代数字“三”的观念与小说的“三复”情节》《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意义》,《齐鲁学刊》1997年第5 期。
[2] [清]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本文引此书均据此本,说明或括注回数。
[3]与同回第三天游西湖的描写“马二先生正走着,见茶铺子里一个油头粉面的女人招呼他吃茶。马二先生别转头就走”情景相参观,可知马二先生对“乡下”女人“不在意里”,对市井女人却怀有抗拒之心,大约怕污了他的“君子”行。前后联系来看,乃知作者写马二先生心中有女人,是这一人物形象性格刻划的一个重要侧面。
[4]关于“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的分析,请与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下册第540页)的论述相参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