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霞:金融管理体系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
中小企业融资难,旧经济产业如何消化债务风险,企业债爆雷,国企债务违约站C位,此起彼伏的金融风险释放,所有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搞得投资人如坐针毡、胆战心惊。
投资界流行一句话:不出清,无机会。我不反对债务出清,但我反对注册制。出清的前提是已经建立了有安全感的新的金融体系,如果新的路没建好,就把旧的路给拆了,金融风险只会越出越多,将产生永远释放不完的金融风险。注册制取代审批制,只是把更多的风险推给了投资人,而不是减少了风险。
当下中国金融市场的气场是,投资者人人自危,中国四大银行的平均市净率只有0.5就是明证。四大银行的估值告诉我们,过去6年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值得重新审视。
我正在撰写的第二本书“人民金融”,试图对重建内外两个循环的金融体系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下面就是书中引言的一小段。
金融管理体系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书试图提出全方位的金融管理的框架设计方案。金融治理离不开产业管理的支持,产业管理当然也离不开金融治理的引领。我们要通过金融治理来推动产业管理,从而达到产业链自主升级,摆脱工业产业链的高端还被欧美龙头企业掌控的被动局面,进而形成内循环支持外循环、外循环反哺内循环的的完整自主的产业和金融管理体系。
构建新的金融管理体系,我们首先要转变思维体系,接受欧美金融体系失败的教训。西方的金融制度设计是为大资本服务的,要在这套资本主义理论框架下找到治疗资本主义病的药方,纯粹是幻想。只有更换大脑中的操作程序,我们才能找到金融为人民服务的出路。以下是我的金融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1)金融管理的第一原则: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用制度性方案来解除企业家、金融家、投资人、消费者对不确定性的担忧。不确定性越小,经营成本越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消费者越得到实惠。政府参与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尽量消除不确定性,追求风险有限、可预期。风险可预期是设计金融管理体系的纲,纲举目张。
2)预防系统性金融危机是金融顶层设计的宗旨。预防风险的最佳方案,就是在构建金融体系时,预先设计好风险释放的出口,并且由国家亲自监督和管理这些风险释放的通道。这样不仅能达到金融管理“治未病”的效果,走出周期性金融危机的魔咒,还能有效地建立良性的全民信用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所以,金融框架设计的原则,首先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性,就要为风险预留释放的出口。银行有了风险释放的出口,才能走出当铺经营模式,走出不会雪中送碳、只会雪上加霜的经营模式,真正做到金融工具为人民服务,为创业者服务,为中国梦服务。
3)产业管理的原则是把产业科学分类,分而治之,也就是不同产业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案。产业管理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我们应该根据产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产业分类,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在国有资本手中。国民经济四梁八柱的产业都可以打造成固定收益类产业,这样,这部分产业的经营管理也就实现了模式化管理。在西方,电力、环保、垃圾处理、水处理等产业都是固定收益类产业;而在我的设计中,国有银行都可以成为固定收益类产业。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相互配合,就可以打造坚固的固定收益类产业,而这些固定收益类产业将成为机构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标的。所有这些举措,都将大大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而稳定的金融市场必然带来实体经济的全面繁荣。实现了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蒸蒸日上。
4) 在做好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就可以参考固定收益类产业的管理原则,建立企业和个人的分类编码,建立全方位的金融数字库,为科学的货币政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有了完整的大数据,金融政策才能做到精准滴灌。金融不仅要为实业服务,还要为国家的产业政策服务,为国家五年计划的落地服务。有了金融管理和产业管理的大数据,党领导金融就有了抓手,这时金融才会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最重要的经济手段。
5)金融市场要配合产业分类来做金融管理分类,对上市企业不仅要按产业分类,还要按盈利模型分类。这样,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才能制度化、程序化。银行的经营方式模式化了,才能根本医治金融腐败的顽疾。
6)遵循经济规律,敬畏金融数学,为世界元的落地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总之,本书以经济和金融问题为导向,从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了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目的只有一个:打造在岸和离岸两个良性循环的金融体系,让中国乃至世界元所覆盖的经济体都形成这样的经济新环境——企业家安心办企业;科技人员搞科研有资金保障;金融家想法设法服务实体经济;年轻人有机会通过创业来实现梦想。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内外良性经济循环体系,经济全球化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才有实现的可能。
顺便说一下,我的每一项框架设计都有具体的落地方案,欢迎有识之士去公号留言,与我私信讨论。
马霞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