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东路纪事
唐 亮
父亲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他生前留下的20多本日记本和两本影册,记载着他的人生历程。一页页日记、一张张照片,虽然纸片已发黄,相片已有斑点,但那逝去的光影清晰地投射进脑海,就像电影胶片投到银幕上一样。我一直珍藏着,时不时地翻看着,此时仿佛我正面对着父亲,听他讲述经历过的往事。
我的目光停留在了木东路开通的照片上。木东路就是木渎到东山的那条公路,现在已经成为一条主干道,每天来往的各色车辆把两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吴中大地上历史名胜与太湖风光相联结的一条风景线。
黑白照片上,一辆客车从东山汽车站缓缓开出,那是1956年11月6日,东山通向外界的第一条公路——木东路正式通车。当时的苏州地区副专员黄葆忱专程前来东山主持了通车仪式,震泽县(当时东山是震泽县委的所在地)县长戚同德、县委副书记季兆甫和人武部、交通局的领导,以及74位来宾、23位筑路模范和各农业社代表300余人参加了通车仪式。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可见这条公路对东山有多重要。
东山物产丰富,碧螺春茶、枇杷、橘子、杨梅、白果等,还有太湖的渔业资源,迫切需要通过运输与外界流通,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水路,最早以木帐船为主,通往苏州、上海、南浔等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开始,出现招商内河轮船局“飞虎”号轮船,往返于苏州与东山之间;民国三十五年(1946)东山人郑鹏南等筹组东海旅运商行有限公司,租到轮船一艘,开辟了上海与东山的航班。当然水路往往受制于天气,遇到风浪就只能停航,因此早在民国九年就有人倡议修一条公路通往外界。
倡议很得民心,但却一直没有实施,主要是经费问题。谁来出钱筑路呢?当时的政府根本无力出资,所以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直到抗战时期,终于有点希望了,有人开始计划设计。抗战胜利后,由江苏省公路管理局进行测量,不过资金问题仍然存在,那时国民经济太薄弱了,只能寄希望于外援。于是特聘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席德炯担任木东路筹建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洞庭东山旅沪同乡会也设立了公路筹建委员会,由叶乐天、席鸣九担任主任,还凑集了3000万元经费供测量、绘图、预算之用,初期预算这条公路的筑成需要资金13.95亿元,然而那时物价飞涨,几乎是一天一个价,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三月,所需资金已上升到100亿元。由于筹资困难,工程只能搁浅了。可想而知,当时的政府建一条公路是多么困难,从倡议到计划,二十多年了,都没有动工。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东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东山人民多年的愿望,在当时的震泽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筹建木东路被提上了日程。1956年2月,开始发动群众兴筑公路,挑土的、打夯的、碎石的,日投劳力708个,总共投了26.77万个劳力,用去大块土石1.55万吨,各类石块5500吨,接砂2200吨。11月,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全长27公里的木东公路全部建成,这条路在东山境内约5公里。
这条公路对木渎也是意义重大。尽管木渎早在1935年就建成了通往苏州的公路,俗称苏福路,但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木渎每年都要从东山运入很多物产,每季的时鲜水果、作物、太湖水产,都是木渎经济的动脉。因此木东公路的通车,同样也为木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木渎的第二条公路。1982年到1983年,这条公路由原来的沙石路面全部铺成了柏油路面,1992年又进行了一次改造,不但把单车道改成了双车道,还全部改成了混凝土钢化路面,使它成为一条高等级的公路。
每次去木渎、东山,汽车经过木东路时,我都喜欢坐在窗口看着窗外的风景,真是感慨万千。六十多年过去了,这条路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记载着人民生活的变化,记载着父辈那代人的奉献。当年父亲作为《震泽报》记者,记录了木东路开通的情形,如果他还活着,看到如今的变化,肯定会拿起笔,再次记录木东路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