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王海青
从高中起,便结交了一些文学世界的朋友。我称他们为“朋友”,有些一厢情愿,他们并不知我是何许人,姓甚名谁。这有什么关系呢?世界上就有这样的缘分,让一颗心不再孤独。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它可以穿越时空,走进一个个心灵,给人温暖、勇气、抚慰。我最初接触的是那个给人以潇洒形象的徐志摩,读过他的《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集》中的大部分。后来,又接触到新月派的另一位诗人闻一多,读过他的《红烛》、《死水》。这也是我最初的文学尝试从诗开始的原因。可惜在诗的土地上,一直没种出好的花草。薄弱的很,发展的缓慢。至今在数量上屈指可数,在质量上也没多少高度与深度。只能做一棵干巴黄瘦的小草了。也通过朋友春清“认识”了一些作家。是朋友的朋友,也就成为我的朋友。如史铁生、贾平凹等。朋友欣赏他们的文章,谈及他们,在我心里种下友谊的种子。此后,在报刊、书籍上看到他们的文字,格外留意,一般是要读读的。这就是因人看文。熟人的作品,往往优先阅读。但我们的友谊多年来未加深(他们的作品读的少,无法吸引我),缘分只能顺其自然,不可勉强。我有时想,相对别人介绍的朋友,还是自己亲自结交的朋友,更走心。在所有朋友中,与我关系较深的,是鲁迅先生。二十年来,断断续续,读了他大量的作品,他的小说,他的杂文,他的散文,百读不厌。我的读并不系统,完全凭一时的感兴。只要读,那就猛读。有的篇目,读好几遍。有的地方,不太明白,也不深入了解,直接跳过去。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实际并非读书之道。读就应沉下身子,深入进去,理解透彻,领悟精髓。才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让自己的精神积淀更深厚。读书最忌走马观花,最忌浅尝辄止。近几年,给我较大影响的朋友,是李木生老师、鲁先圣老师、逄春阶老师。他们的作品给了我文学的诸多启示,让我逐步成长起来。我从李木生老师处,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为文要真。写文章要写真实,真相,真话。真是文的生命力之所在。真诚的文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从鲁先圣老师处,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为文要勤奋、努力,作文要肯定人的精神,给人鼓舞,促人奋进。我从逄春阶老师处,受到的启发,是如何组织语言,怎样表达。(还真是不好说。找不到更贴切的表述。受到潜侈默化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最近数月,与“朋友”汪曾祺、孙犁交往较多。所谓交往,不过是闲暇之时,多读两位之文。我手头有汪曾祺全集(每看到此书,就想起刘永远兄长赠书的厚谊)与孙犁的《曲终集》、《无为集》、《远道集》。多年前,即与两位有或深或浅的缘分(看过其文),如今又可常常拜访。真是乐在其中。早晚探访,不管多少,自当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我还会结识更多的朋友。比如古代的、国外的。有不少,只闻其名,没读过其文,这是我的短板,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还有地方史这一块,也要好好补一补。吸收更多的营养,让自己丰富起来。让自己站的高一些,走的远一些。
作者简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小学教师。济宁散文学会理事。济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山东教育》、《快乐写作》、《山东文学》、《崛起》、《大运河文学》等刊物。作品受到多个公众号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