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涵养体现在一场报告里
听专家报告是多数人都不陌生的事情,也是多数人不太喜欢的事情。究其原因,多数是专家们太专,普通人听不懂;还有专家们太像专家,稳稳地坐在主席台上,语言乏味,声调单一;或者专家太严肃,很有权威。这样的报告体现不出专家的涵养,只是某方面知识的传递。
今天上午的一场报告却让我看到了演讲嘉宾的涵养,并深深地折服。
专家姓何,博士学位。主持人不知道是疏忽还是故意夸大嘉宾身份,告诉听众何博士是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在就职于商务印书馆。何博士开讲之前,给大家浅浅地鞠了一躬,纠正道自己不是北京大学博士,而是中间加上师范两字的博士。
何博士卡其色的长裤,浅蓝色的长袖衬衣,扣子只留了最上面一枚,很清爽的雅士感觉。刚上来时对电子笔使用得不是很熟练,PPT忽前忽后,他连连给大家说“抱歉”。中间,偶尔会翻过,他会请工作人员帮忙,语气非常谦和。
他一直站着和大家交流,声音柔和,语速适中,听着很是舒服。他既不会停顿太久,给人忘词的错觉;也不会语速太快,像赶时间,他就那样不急不缓地讲着,胸有成竹地自信。
就在再一次PPT翻动太多时,他亲自走下了主席台,和工作人员交流。就在这时,主持人给他耳语了一句话。他小声问到“太低吗?”工作人员应该得到了指示,已经把话筒调高了音量。何博士显然不太习惯如此大的声响,他反复问了三遍,”这不太大吗?” 他又接着说抱歉 。
一个人的涵养首先体现他的声调上,我个人认为是对的。太高或者太低都是不尊重对方,都是没有涵养的体现。刺耳的尖声不是每个人都能受用的。
PPT中出现了个别名人的名字,他对听众说最好不要拍照,这会牵涉到个人的事情,放在PPT上,只是内容的需要。
演讲接着进行,不知道什么时候两边的电子屏上更换了主题,变成了何教授专家报告的字样。何博士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稍中断了报告。他说:对不起,我现在没有在学校任职,不是教授身边,虽然挂着陕西师大的硕士生导师,但不是教授,请换一下。我已经不只是欣赏,更是一种尊重,尊重他对自己名声的重视,他不想虚夸或者抬高自己。这正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模样,严谨、尊重事实,温文尔雅。
11点50分了,很多听众已陆陆续续离席,各有自己的原因。何博士并没有受影响,我翻看了日程安排,报告持续到12点。他一直悠然地讲到最后一秒,没有浪费主办方纳税人的一分钱。最后,总结说到:“肯定报告中有不适当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给我提宝贵意见,给我批评指正”这样的话虽然听过太多遍,但这是唯一一次听到有诚意的“请批评指正”。
这场报告自始至终,何博士都温文尔雅,表情自然,既不激动,也不做作,给我如沐春风的享受。他的善良和谦虚让我真正见识了中国真正学者的平和和谦和,不失大家风范。他的为人虽然不能完全体现,但已经足以让人相信他的涵养。
同时,坐在我附近的一个外校老师,因为身体特殊的味道,让我几近窒息。我不得不尽量拉开与他的距离。
我深信,一个令人愉悦的体味应该是最高的涵养。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涵养还应该体现在他的一致性。本场的女主持人妆容精致,声音甜美,仪态大方,尤其在主席台上主持活动时。但是,报告人在做报告时,或许主持人认为和她无关,她蜷缩在一个窗台上,一会佝偻着腰,一会儿眯眼打盹儿,完全失去了舞台上的优雅和端庄。她的确不是专业的主持人,或许这几天太疲惫,但是,我个人认为,既然是上午的主持,就应该一直保持这种身份,不应该有半刻的慵懒。想起董卿主持节目时,为了让化妆师多休息,她会提前化好妆;又怕把礼服弄皱影响舞台效果,她有时会跪在地上很久。这是一种对主持职业的尊重,更是对观众朋友的尊重,更是一个人内化在心的涵养。
一场报告应该体现出的涵养,我认为,应该有:良好的形象(与自然美丑无关)、温和的声调、适中的语速、与观众或者听众的眼神交流、对观众的尊重、对报告内容的严谨求实态度,对时间的很好把控,一个让人愉悦的体味,以及整个阶段内的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