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故事只是讽刺说谎吗?有没有发现它和“理发师悖论”很像?
“自相矛盾”的故事每个小学生都能讲上来:从前有个人卖矛和盾,他先说:我的矛能刺穿天下所有的盾;又说:我的盾能防住天下所有的矛。于是有人就问他,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这个人一下子哑口无言了。我们一般在成语和寓言故事书上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小段,看完之后,会感到这个故事讽刺的就是那些爱说谎话,或者说大话的人。他们的话经不住追问,一问下去就对不上茬子了。
搜图编辑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单看这段似乎跟我们在儿童故事书上看到的也差不多,就是在讽刺不说实话的人。一旦说谎,就终归有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
搜图编辑然而,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明了吗?为什么我感觉这其实是一个数学话题呢?也许这个卖兵器的人并没有说假话,而只是陈述了他认为的某个“事实”呢。只要我们把他的话稍微改动一下,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数学问题了。他说:我的盾可以挡住天下所有盾都挡不住的矛。或者说:我的矛可以刺穿天下所有矛都刺不穿的盾。这两句话大致也和“盾之坚,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差不多。此时,再有观众追问他就会发现他并不是在说谎,而是掉进了一个语言的大漩涡里。
搜图编辑如果他的矛刺穿了他的盾,那么他的盾就不是天下所有矛都刺不穿的盾,所以他只需要找新的盾即可,同时还说明他的矛确实非常锋利,他并没有说谎;如果他的矛没有刺穿他的盾,那正好说明他的矛就是天下所有矛之一,他依然没有说谎。所以,这个人只是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而不能说明,他是一个说谎话和说大话的人。这与西方数学史上的“理发师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付费版权图片
搜图编辑在某个小村子里有位技艺高超的理发师,他在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我不给本村所有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个话看似没毛病,但有人问他:你是否给自己理发?按照他的广告语,假如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假如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要给自己理发。(理发师没疯,讲这个故事的人快疯了)
搜图编辑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是著名数学家罗素在1907年提出的,所以又叫“罗素悖论”。这个悖论在数学史上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导致了著名的第三次数学危机。它不仅动摇了被人们认为坚不可摧的数学大厦,还波及到了逻辑学领域。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言:“一个科学家所碰到的最倒霉的事,莫过于是在他的工作即将完成时, 却发现所干的工作的基础崩溃了”。简单地说,“理发师悖论”是一个涉及集合论的悖论。我们发现,问题似乎出在理发师定规矩时把某个“集合”(理发的人群)的概念定义不合理,如果他改一下规矩,比如把自己排除在一个“集合”之外,或许就不会遇到麻烦了。针对“理发师”悖论,数学家们做了极为复杂的理论探索,重新丰富完善了集合论的理论,以消除矛盾,化解危机,引发了一场数学革命。如,策梅洛和罗素等人各自给出了方案,对以往的“康托定理”进行完善,以消除可能的“理发师悖论”。
搜图编辑回头再看“自相矛盾”的故事,是不是发现那个卖兵器的楚国人和理发师犯了同样的错,也是对一个集合的定义出现了偏差。所以说,“自相矛盾”故事的存在,是在昭示我们:春秋战国时代的韩非曾经思考了与罗素相似的问题。它和“理发师悖论”异曲同工,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思想实验”。不过,二人却沿着不同的方向走了下去,韩非借着这个思想实验,进一步完善他的法家哲学;而罗素和他的小伙伴们则在抽象的数理世界中一头扎了进去……以上只是对一个著名古代小故事的拓展想象,只做读书笔记之用,班门弄斧,贻笑方家,莫怪。【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