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驭典 言简义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编者按】怀古诗词多“用典”,可使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义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同时,怀古诗词也因多用典故,造成了鉴赏的难度。沈阳四中赵晶老师的这节课,以分析典故为重要抓手,深入剖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深厚内涵,并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以用典为切入点深入领会两首词作的思想情感和豪放词风,领略两首经典之作的艺术魅力。

(赵晶,沈阳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铁西区高中语文工作室成员,曾荣获全国高中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辽宁省示范课一等奖、辽宁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以情驭典  言简义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沈阳市第四中学 赵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涵咏词意,内化作者用世报国的情怀,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2、依托作品中“用典”与“表情达意”间的关系,窥见豪放词风一斑。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词作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领会辛词慷慨悲壮的艺术风格。

2、教学难点

比较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用典的异同,深入领会两首词作的豪放词风。

三、教法设计

诵读中感悟,讨论中探究。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怀”指心有所感;“古”,指眼前能触动情怀机关的古迹和与古迹、情怀密切相关的古人古事;“怀古”,即因古而生怀,寄情怀于古。

触动辛弃疾情怀的古迹是哪里?“京口”是今天江苏镇江,“北固亭”是京口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象,辛弃疾面对锦绣江山,定有很多感慨存储心中,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着笔写下这首《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注重节拍、声调、韵脚、平仄)

(三)析词作用典  感词人情怀

1、从全词看,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哪些古人古事?请结合注解(及南宋时代背景)简要概括。

(1)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

(2)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

(3)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

(4)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

(5)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刘义隆到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

(6)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

2、在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是什么表现手法?

用典。

3、(1)请同学们齐读典故1所关涉的词句。

(2)“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置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终成雄壮开阔之境。兼有对英雄业绩的仰慕和感慨今昔之情,。

因典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

4、(1)请同学们齐读典故2所关涉的词句。

(2)典故2所表达的情感与典故1是否相同?

作者仰慕宋武帝刘裕北伐如虹的气势,“人道”“想当年”说明只能在闲谈中回忆英雄人物,抒发了现世无英雄的感慨。也就是说只求苟且偷安、忍辱忘仇的南宋统治者,不是可以稳定时势、开创历史的英雄人物。

5、(1)请同学们齐读典故3与典故4关涉的词句。

(2)为什么要引用霍去病的典故?

表达诗人抗金报国的慷慨壮志;

(3)为什么注解5中说诗人用“元嘉北伐”告诫南宋朝廷要汲取历史教训。

对南宋朝廷草率出兵的暗讽。

6、(1)请同学们齐读典故5所关涉的词句。

(2)侵略者拓拔焘当年的行宫佛狸祠在什么位置?

长江北岸。京口在长江南岸,作者恰恰与它隔江相望。

(3)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

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了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

有同学会问,这已经是南宋了,而不是刘宋了,有何不可?可是,要知道,如今长江北岸已经被金人占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已逐渐麻木。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

(5)有作者于望中不想见的景象,亦有作者于望中想见而不得的景象,你看到了吗?

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抗金的烽火。

可见,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样,辛弃疾于慷慨中流露出失望。

7、(1)请同学们齐读典故6所关涉的词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联系作者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

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

(2)赵王想要重用廉颇,而因郭开的迫害,廉颇不得重用,那么辛弃疾真的竟连问一问的人都没有吗?

此时,辛弃疾已被起用,任镇江知府。

(3)为什么还喟叹英雄无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虽起用,但没有被委以驰骋沙场、恢复失地的重任。

壮志难酬的悲愤。

(4)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说,辛弃疾南归后的40年里,有20年被闲置,在被使用的20年里经历了37次调任。请大家结合幻灯片中辛弃疾生命末期的多次沉浮进一步体会他壮志难酬的悲愤。

8、小组合作探究:有人认为,辛弃疾这首词典故过多,有“掉书袋”之嫌,你同意吗?结合全词看,这些典故有哪些特点?

(1)以情驭典,各有侧重。表达的情感丰富,并能以忠心报国的情怀贯串其中,抒情脉络完整而清晰。

(2)质量兼备,意境互动。用典与形象、意境、情感有机结合,精炼含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重要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语评“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指辛弃疾的词出自至性真情,能创造阔大的意境.能表现高洁的襟怀和远大的志向。《京口北固亭怀古》很好地诠释了王国维的评语。

9、我们诵读时,词作的情感基调应如何把握?是低回、叹息、无奈吗?

不是。悲而能壮,哀而不伤;英雄失路而壮心不已。

让我们齐读这首词,读出辛词的慷慨悲壮。

(四)课堂练习:

结合对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学习,比较两首诗用典的特点,从词作意境和作者襟怀方面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诗风。

(1)用典:

同——以典塑人、因典生境、以情驭典;

异——苏词用典少,铺叙多,诗境开阔明朗;辛词用典多,曲尽其意,诗境曲折隐晦。

(2)襟怀:苏轼词感慨年华渐去,壮志难酬,却能超脱的乐观旷达;辛弃疾的词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意境:均雄浑壮阔。

六、课后作业:1、背诵这首词。

2、运用“用典”的手法,尝试创作一首诗词。

板书设计:

 

辛词

苏词

曲尽其意

铺叙多

诗境曲折隐晦

诗境开阔明朗

以典塑人

因典生境

以情驭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