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这位老农,变废为宝,一个爱好坚持了30年,如今一年赚8万!
图文:红艳
刘尊远今年60岁,是丰县师寨镇刘小营村的一个农民,30年前,自从他初次接触根雕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年,他努力创作,已经积累了五百余件根雕作品,堪称当地的“民间艺术家”。
眼前的刘尊远,看上去淳朴厚道,也不善于言谈,他告诉我,之所以钟情于根雕,还是三十年前,那天他去村里一户人家喝酒,看到他家的院子里放着一个造型奇特的树根,看上去像一个憨态可掬的老人,当时一下子被震撼了,原来树根也可以如此美丽,于是,他向村人讨走了树根,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根雕之举。
在刘尊远的家门口,放着很多造型各异的树根。这些枯木,将在他的手下一个个获得“重生”。刘尊远说,这些木头和树根,大多是自己到各个村庄买来的,有的是自己刨来的,对他而言,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但因为热爱,所有的劳累都无足挂齿。
看似笨拙可爱的蟾蜍、多彩多姿的花儿、羽翼怒张的孔雀、老谋深算故作深沉的猴子……一件件根雕作品,容万千景物于方寸,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走进刘尊远老人的家中,观赏这些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根雕作品,让人有行云流水、“别有洞天”的感觉。
一件闲置或并不起眼的树根,在他的手下,被赋予了灵感和情感。巧妙构思,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副悦目的作品。
七枝八杈,形体复杂的树根。是一件件精美作品的原身,也是化腐朽为力量的传奇。
刘尊远坦言:“我很喜欢农夫山泉里的一句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其实,对根雕也是如此,保持原汁原味的气息才是根雕之魂,树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我只要稍作画龙点睛的加工,就是一件令人震撼的作品。”
一根简单无比的木桩,人物也被他雕琢的栩栩如生。
刘尊远的作品中,无不横溢着质朴、粗犷、原生态的个性美。
刘尊远老人说,根雕其实就是一个“发掘”的艺术,犹如“星探”一样,从一个人身上,找到他的价值。根雕也是如此,把一个树根摆放在面前,然后,根据它的原貌,再配上自己的构思和想象,让它变成一件赏心悦目的作品,那是一件特别令人兴奋的事情。
一件闲置或并不起眼的树根,在他的手下,被赋予了灵感和情感。巧妙构思,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副悦目的作品。
眼前的“孔雀开屏”,真的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在发现和制作根雕的过程中,他通过反复揣摩,潜心探索、精心制作,获得一个根中精品时,自己也会受到磨炼,开启心智。
这个盛开的牡丹,是刘尊远老人花费了三天的时间,才打造完成的。
刘尊远告诉我,根雕是个耐心活,中间万一某个地方出现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前功尽弃。
从选材到立意再到动手制作,都是经过无数次推敲雕琢才能完成的,之后经过浸泡、蒸煮、剥皮、打磨、雕琢、上光等多种工序,过程非常繁琐。直到把这些平平无奇的朽木,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这颗大白菜,简直惟妙惟肖,连细节都如此细致入微,真是精美绝伦。
最初,村里人都认为他这样是“不务正业”,时间在改变着一切,慢慢的,大家都欣然接受了他和他的作品。老伴十分也支持他。在2018年,刘尊远老人在自家屋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放置自己的根雕作品,吸引周边不少村民来参观,也吸引了一些外地慕名而来的客人。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买去了不少。
刘尊远说,2019年售卖根雕的收入,已经达到8万元。这是最初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目前,刘先生的作品已经销售往新疆,苏州,杭州,南通等各大城市,也陆续进入一些饭店和酒店里。
如今,根雕已经成了他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很累很繁琐,但他乐在其中。
在此,他也希望更多的人到他的“根雕展览馆”参观,以此结识更多的爱好根雕的朋友。